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傲不可長欲不可縱)
2023-11-30 11:43:43 2
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禮記-曲禮上》曰:「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短短十六個字,道理深刻,寓意長遠,意猶未競,實值回味敖同傲傲慢,驕橫,驕傲,傲氣長,產生,滋生,萌發,生長欲,欲望,淫慾從同縱,放縱意思是傲慢驕橫的念頭不可產生,難填的欲望不可放縱,志向不可自滿,享樂不可到了極點,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禮記-曲禮上》曰:「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短短十六個字,道理深刻,寓意長遠,意猶未競,實值回味。敖同傲。傲慢,驕橫,驕傲,傲氣。長,產生,滋生,萌發,生長。欲,欲望,淫慾。從同縱,放縱。意思是傲慢驕橫的念頭不可產生,難填的欲望不可放縱,志向不可自滿,享樂不可到了極點。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度,在度之內發展是一個量變的過程。不會改變事物的本身,也不會改變事物的本質。這一事物還是該事物,而不是它事物,往往也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也不會改變事物的模樣,不會對現有客觀環境造成破壞,也不會使現有的平衡遭到破壞。但是量變住往會引起質變。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質變。一旦發生了質變,事物的性質就發生了變化,該事物再也不是該事物,該事件再也不是該事件。舊的平衡已被打破,新的體系還未建立。這就造成了人的不適應,這就容易讓人反對,反抗,甚至鬥爭。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一個人如果做到了,不是聖便是賢。即使不聖不賢,也不會使原有的平衡打破,也不會使一事物變為它事物,也不會讓人厭惡,也不會遭人唾棄。也不會讓自己一文不值,也不會讓自己身敗名裂。
《易經》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小惡小而為之。」不要以為是一件小的好事而不去做,不要把舉手之勞就能幫的人而不去幫;不要認為這是一件小的壞事就去做。不是隨口一句損人利己的話就去說。要知道「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太上感應篇》曰:「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福。」
《太上感應篇》開篇曰:「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如果一個人,態度和藹,心平氣和。不傲慢,不驕傲,不粗暴,不無理,人們都說這是和善的人,是一個好人。如果這個人經常做好事,善事,那麼這個人肯定受人尊敬,也肯定會事事如意。
如果一個人能慎獨節慾,身體自會強健,生活自會美好。而如果不能節制欲望,如《黃帝內經》所講:「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不知持真,不知持滿,長久如此,身體自會早哀,身體自不能康健。
不知節制欲望,如《呂氏春秋-仲春季》所言,「危身棄身以徇物。」孰輕孰重,自可明了。現在的人真有損害身體捨棄生命來追求外物,豈不悲哉?《呂氏春秋-仲春季》又言:「欲有情,情有節,聖人修節以止欲,故不過其情也。」意思是欲望產生感情,感情又要有節度。聖人遵循節度以克制欲望,所以不會放縱自己的感情。
《孟子》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中學語文都讀過這篇文章。意思都懂,意即欲望應有取有舍。
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牢記「敖不可長,欲不可從」這句話,讓它成為自己的座右銘,常常警省自己,常常約束自己,使自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