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硝煙軼事 有人暗中偷菸草
2023-12-01 17:59:36 1
清王朝統治後期,中國經濟上落後疲弱,軍事上軍備廢弛,政治上腐朽不堪,思想文化方面更是受禁錮嚴重。而最讓人痛心的,還是閉關鎖國政策,造成的中國與世界脫軌,中國人的眼界低矮。
而在此同時,歐洲的資本主義國家卻迅速崛起。特別是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當時最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中國擁有廣闊的土地和龐大的人口數量,是英國資產階級最想要的原料場地和商品市場。
但是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而且還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這對英國資產階級的擴張造成了很大的障礙。而且因為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在歐洲十分受歡迎,並且只收白銀,英國人根本賺不到錢。
中國對英貿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萬兩白銀的優勢,而且貨幣換算為白銀之時,英國人也有著巨大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迫切的想要改變貿易逆差。他們拿出了終極武器——鴉片。
英國將工業革命的紡織品等產物輸往印度,再將印度的鴉片輸往中國,最後將中國的生死生絲、瓷器、茶葉等輸往英國。英國人通過這種三角貿易,從中獲取巨額的利益。
英國人賺的盆缽滿溢,中國的白銀卻大量流失,並且鴉片大大危害中國人的身體素質。在這種情況下,清朝下令禁菸。封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
禁菸運動如火如荼的進行,林則徐以鐵血的手段查禁鴉片、逮捕走私販、懲處與走私犯勾結的官員。
為了表示查禁鴉片的決心,震懾鴉片走私活動,林則徐將收繳的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的鴉片,運到虎門海灘當眾銷毀,歷時二十三天。虎門銷煙,絕對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是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歷史性事件,有著標誌性的意義。
然而在林則徐拿出大勇氣、大毅力、大決心,費盡心機,用盡精力和時間查禁鴉片的時候,卻仍然有人在拖後腿。
鴉片帶來的巨大利益,讓目光短淺的人們,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視民族大義,在虎門銷煙如此大事中,走向了反方向。
晚晴學者吳趼人刊登在《興論時事報》中的《禁鴉片遺事三則》中有一則記到:
「道光間,林文忠公督粵,申鴉片之禁,以茶與外人易煙土焚之,此見諸奏案,舉國皆知者矣。不知當時竟有因是以致富者。當焚煙土時,公親臨監視,至燼滅乃已,所以防盜竊也。聚土而焚,外雖燃而中恐不得爇,則使人以竹槓翻復挑撥之,於是數十役夫,群槓並舉。諸役相約,預去槓中竹節,挑撥時力故譸之,則土盡入竹槓中,一槓滿,復易一槓。事後鴉片價驟昂,凡私售者,皆十倍取值,群役盡成富人。」
燒毀煙土之時,為了防止盜竊,林則徐親自監督鴉片銷毀現場,一直等到鴉片燒毀才走。但是其實焚燒根本不能毀滅煙土,許多外面雖然燃燒,但是裡面卻並沒燒盡,所以需要請人用竹港反覆翻復挑撥。
當時哪些役夫看到其中存在的巨大利益,於是就相約一起,事先將竹節去除。挑撥煙土的時候,故意用力搗,這樣煙土就順勢進入竹槓中。通過這種方法,這些役夫扣下了不少的煙土。等到因為煙土減少,價格倍增之時,將這些煙土賣出。憑著這種交易,這些普通役夫通通都成了富人。
這裡補充一下,用火燒毀鴉片,是林則徐最先採用的方法。後來因為煙土被火燒掉之後,許多進入泥土中。有菸癮者取這些泥土,仍然能提取不少毒品出來。所以林則徐後來,就改為以生石灰和水銷毀鴉片了。
這些暗中扣下鴉片的役夫,為小利而忘大公,實在令人痛心!同時也證明了中國的落後,當時百姓受時代局限的愚昧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