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第一專權宦官王振的故事 王振的威勢到了何種地步
2023-12-07 08:39:16 3
王振是明英宗時期的專權宦官,同時也是明朝第一代專權宦官,宦官掌權在明代自王振起。所以在明朝的宦官中,他雖然並不是最有名的那位,卻也是無法忽視的一位。後世留下了許多與王振有關的故事,可以讓大家看清楚王振的醜惡嘴臉。
王振在最開始的時候,儘管有野心,但是超正大權被太后和「三楊」把持在手裡,而明英宗還未長成。所以他並沒有表示對權利感興趣,反而一副忠心為君的嘴臉。在太后和「三楊」跟前恭謹順從,甚至還專門設計了一出忠心勸諫,匡扶國君上進的戲碼。等到逐漸取得信任之後,他就伸出了自己的野心之手。
太皇太后張氏,雖然將國家放手交給「三楊」打理,卻並不是無知的婦人。王振的攬權和逐漸插手朝政,全部被她看在眼裡。想到前朝宦官專政,而使得國家破亡,她決定站出來點明警醒明英宗。
一天下午,張太后讓宮中女官穿上戎裝,佩好刀劍,守衛在便殿旁邊,肅穆凜然。隨後又將英宗和英國公張輔、大學士楊士奇、楊榮、楊溥以及尚書胡煥等人召到宮中。當著英宗和五大臣的面,張太后嚴肅的說:「這五位大臣是先朝元老,受先皇之命輔佐你治理國家,你有什麼事情,必須與他們商量,如果他們不贊成,切不可去做。」隨後她又厲聲指責王振道:「太祖建國之後,就立下了宦官不得幹政的規矩。如今你侍奉皇帝不守規矩,幹涉朝政,插手政權,哀家依律賜你一死。」
太后話一說完,早在旁邊候著的宮女,就拔出刀劍,架在王振的脖子上。王振嚇的是面無血色,直打哆嗦。明英宗見此,趕忙上前求情。張太后最後應了英宗的請求,但是卻再次告誡王振不可幹政。並且囑咐五大臣,言明皇帝年幼,識人不清。王振日後還得由你們看著,此後不許他幹預國政,如有違犯,定斬不饒。王振聽了可以活命,連忙磕頭求饒。
因為插手政事,王振差點丟了性命,但是卻不知悔改。一邊作出絕不幹涉朝政的樣子,一邊暗中勾結大臣,培植黨羽親信。王振的私黨越多,在朝堂上的影響力也就越大。這些親近王振的大臣,接連在明英宗面前讚譽王振,使得王振進一步取得明英宗的信任和重用。明英宗的進一步重用,又使得王振能有更多看不見的權利和優勢,推動他進一步往上爬。
在張太后和「三楊」接連去世之後,轄制王振的閘刀終於消失。沒有了張太后等人壓制,又得明英宗信任的王振,可以說是如魚得水,迅速的包攬大權,成為明朝第一代專權宦官。
王振包攬大權之後,便開始打壓異己,大肆培植親信。但凡是親近賄賂他的人,都能得到升遷。若是對他表現出一點不滿,甚至彈劾他的人,都會被他出除掉。這種情況下,朝堂上投靠王振的人越來越多,王振的影響力也就越大。不過說實話,真正選擇投靠王振的人,大部分都是奸詐小人。
工部一位叫王佑的郎中,慣是會曲意逢迎,阿諛奉承。早先王振沒有那麼大權利,還是由「三楊」當政的時候,王佑也便老老實實的在工部待著。那個時候想要往上爬,若是沒有功績,便也只能唉聲嘆氣。
後來王振專權之後,王佑立刻就投奔了王振。而且因為他和王振都姓王的關係,甚至於恬不知恥的稱呼王振為「爹!」
有一次王振把鬍子給剃了,前去拜見王振。王振看了十分驚訝,於是問:「王大人你的鬍子怎麼沒有了?」王佑厚顏道:「老爺您都沒有鬍子,做兒子的我又怎麼敢有呢?」王佑這番話,徹底討好了王振,不久就將他提拔為工部侍郎。後來王振又靠著諂媚奉承,被王振提拔為兵部尚書和都御史。
隨意提拔親信,不必在乎他人品性,王振在當時的權利如此之大,也難怪日後為了自己的私利,而禍國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