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冠道人張中簡介 張中人物結局
2023-12-06 20:27:56
鐵冠道人張中,是金庸先生所作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之中的人物。在《倚天屠龍記》的設定之中,張無忌所在的明教,最大的是教主,其次是左右光明左使和光明右使,再次是四大護教法王,然後便是五散人。
鐵冠道人張中,便是五散人之一。大家認識到這個人,多數都是通過《倚天屠龍記》,不論是影視劇還是小說。但實際上這個人物,並不是金庸先生原創的,是有真實的歷史原型的。鐵冠道人張中,是元末明初著名道士,善預測旦夕禍福,曾給明太祖朱元璋幫助。他在道教中有一定地位,是鐵管盤的祖師爺。
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張中在江西行中書省撫州路臨川縣出生,字景華、景和,號真常。張中自幼接受教育,學習經史,意圖日後光宗耀祖。然而多次參加考試,卻屢次名落孫山,最後乾脆放棄了科舉,縱情於山水之間。
就是在他寄情山水,放縱玩樂的時候,張中遇見了一位能人異士。此後便算是入了道門,跟著這個人,張中學會了太乙神數,觀察風雲之變,預言旦夕禍福,十分靈驗。
張中行走在世間,為別人算命之時,因為每每都喜歡頭戴鐵冠。所以等他名聲逐漸響亮之後,就有了「鐵冠子」、「鐵冠道人」的稱號。明朝初年,朱元璋想要一統天下,駐軍滁陽。張中在鄧愈的推薦下,受到朱元璋的召見。
朱元璋本人還是比較信玄幻之說的,所以看到這個道士之後,便向他詢問天下計。張中看了朱元璋面相回答:「您龍瞳鳳目,相貌非常,於面相上來說貴不可言,是有大作為的。如今天下大亂,若不是應世命定之主,是很難一統天下的,而您就是那個命定之主。將來您一定會沈光煥發,如風掃雲,登基稱帝。」
朱元璋對張中十分欣賞,於是將他留在軍中。每次有戰爭的時候,張中都能觀察天氣,給朱元璋幫助。
據說鄱陽湖大戰之時,陳友諒被朱元璋打敗,更甚至被流箭射中身亡。當時不管是陳友諒一部,還是朱元璋這邊之人,都不清楚陳友諒已經身亡的消息。除了陳友諒的親信,只有張中觀雲望氣,知道了此事。
張中當即讓朱元璋書一封祭文,寄於陳友諒軍營,朗誦其死因。朱元璋聽從了張中的建議,當真寫了一封祭文到陳友諒部隊。陳友諒一部之人,這時才知道自己的首領已經去世。當即軍中大亂,士氣動搖。
另有言大將軍徐達當初還只是一個小將軍的時候,張中就看過他的面相,並且留下批語。說他目光如火,以後定然前途無限,官至極品。但可惜的是,卻只能活到中年,無法活的更長。
徐達日後果然顯耀,成為明朝開國名將之一,官至魏國公,死後更是被追封為中山王。然而可惜的是,卻只活到中年,享年五十四歲。
另有說法,藍玉曾經去拜訪張中,譏笑張中道:「腳穿芒履迎賓,足下無禮。」張中卻回:「手執椰瓢作盞,尊前不忠!」藍玉後來果然謀反,證實了張中藍玉「不忠」的預言。
明朝統一中國之後,張中在京城住了幾年,沒多久就投水而亡。皇帝下令找他的屍體,卻遍尋不獲。後來又有人言,在張中投水的那天看到鐵冠道人策杖出潼關而去。
還有說法是說戰爭結束之後,張中就像朱元璋告辭,此後逍遙世間,再無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