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徵文2016
2023-12-04 15:07:16 2
因為我們為我們的祖國感到自豪,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必須愛學習愛勞動!小編整理了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徵文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關於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徵文一:
我們所有少年兒童都在爸爸媽媽的百般呵護下快樂地成長著,但從來沒有自己的獨立性、勞動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渴望。今天,我來講一講怎樣讓兒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所有的少年兒童都是因為想要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而勤奮學習與讀書的,就像少年周恩來是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可有些人不是這麼想的,他們認為學習都只是為了其他人而學習,那我就想要問問他們,你們長大了,其他人還能幫你作弊嗎?還能督促你嗎?還能和你是同桌或朋友嗎?我希望你們好好想想,童年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只有一次,它也是樹立你的好品德、好志向和好的價值觀。學習是你之後的支柱、經濟的來源地,所以從小就要愛學習。
在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有一篇課文叫【幸福是什麼】,三位牧童都是因為自己為別人付出,都通過勞動,明白了勞動就是幸福的來源。我們想要創造幸福的途徑,就必須愛勞動。我們的勞動就比如:在街道旁撿撿垃圾、看到老爺爺或老奶奶過馬路去攙扶一下……我們還小,不用做太大的貢獻、太多的勞動,只要你知道勞動是創造幸福唯一的捷徑,能給你帶來快樂。
我們兒童就一定要知道我們的祖國是中國,自己是中國人。我們是祖國的花朵,長大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人。也不可勿忘國恥,當年外來國家是怎樣欺辱、踐踏中國的。現在世界看似和平,可誰又知道外來國家又做出什麼貓膩呢?所以,我們要愛祖國、保護祖國。但現在的中國如此強大,讓我非常驕傲、自豪,因為據新聞報導:中國出軍艦載571名同胞安全撤離,也救了許多外國人。
讓我們愛勞動、愛學習、愛祖國——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吧!
關於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徵文二:
在遼闊的神舟大地上有一個古老的國家——中國。在那裡有那奔騰不息的黃河,有那崇山峻岭的黃山,還有那美麗的桂林山水……古今中外那愛國的人正如那沙灘上的沙子那樣多。
有那誓死不願降元朝的的文天祥,有那抗倭名將戚繼光,還有那在鴉片戰爭中不惜生命與敵人同歸於盡的鄧世昌……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伴隨這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那繁榮的唐朝,他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頂峰。而鑄成這一成就的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必然功不可沒。而就以為它的強盛我已他為豪。
而相比之下的清朝,他所盛行的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落後與世界,乃至中國受到了南京條約等恥辱。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因以她們為恥要勿忘國恥,從而發奮圖強。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我們應該要好好學習,絕不可以沉迷於網絡要時刻準備著為祖國四化建設出一份力,而現在我們所可以做的就是尊重自己的祖國,在國旗下要抱有一種尊敬的態度對待我們的國旗。
還有無論在何處,只要聽見奏國歌,升國旗都要行注目禮。而這些通常被你看為雞毛蒜皮的事卻是愛祖國的體現。
關於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徵文三:
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題記
如果我問你為什麼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我想你們一定有一千種,一萬種的理由。「因為我們為我們的祖國感到自豪,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必須愛學習愛勞動!」「沒有因為什麼,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所以愛祖國,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壯大自己的祖國!」
學習是固本之舉,學習是源頭活水。正如陶淵明所說的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綴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學習是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
從古至今,有哪位為人不愛讀書的。古有鑿壁借光的匡衡、忍辱苦讀的陳平、棄佛從文的陸羽,現代沈雁冰,蕭紅,等等。就說說魯迅先生的故事吧。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我愛我的祖國,就像魚兒愛浪波,無論我走到哪裡,都在我的心窩,我愛我的祖國,就像鳥兒愛巢窩,無論我走到哪裡,都忘不掉可愛的笑窩……」這是我愛祖國的歌詞。在中國,有誰不熱愛自己的祖國?正如周恩來總理說的——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對呀,沒了我們的祖國,哪來的我們?我們哪來的信心?
愛勞動,這是我們每個小學生都該做的,現在的家庭有很多的「小公主」、「小皇帝」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完全沒有勞動意識。他們壓根沒想到世界的另一端的他們早已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撐起了一個家。我覺得我們真的得學學他們,可是有許多人多會說,自己小,什麼都不會。那我想問下,那些孩子們不小嗎?難道他們一生下來就什麼東西會做嗎?不,他們也小,他們一生下來也什麼東不會,就靠著去學,去勞動。
愛學習,讓我們長了更多知識,讓我們懂得更多。為我們以後的生活打好基礎。
愛勞動,會讓我們更加成熟。
愛祖國,會使我們胸懷更廣闊,更加團結。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