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七子」謝榛簡介 謝榛是怎麼死的?
2023-12-06 18:40:01 2
謝榛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為臨清人氏,出生於公元1495年,去世於公元1576年,字茂秦,號四溟山人,明代文學「後七子」之一。以不義之身,活躍在明朝文壇,並與王世貞、李攀龍等人結為詩社,交遊論詩。
人物檔案
姓名:謝榛
字號:茂秦、四溟山人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明朝中葉
出生地:山東臨清
出生時間:1495年
去世時間:1575年
作品特點:以近體詩成就最高
主要作品:《四溟詩話》
主要成就:後七子代表,倡導復古
謝榛少年成名,文採出眾,引時人嘆服。他本人出身寒微,還瞎了一隻眼睛。自幼喜歡聲樂,十五歲的時候開始跟隨蘇東皋學習作詩,十六歲的時候寫的樂府曲辭,就已經在臨清和德平一帶廣為傳唱。也許是因為謝榛喜愛聲樂的原因,他日後的詩詞主張,也更傾向於對樂府詩的學習。
三十歲左右,謝榛遊歷彰德,在這兒獻詩趙康王朱厚煜。因為謝榛寫的詩十分出眾,文採卓然,與之交遊,侃侃而談。
趙康王本人也是一個有才之人,尤其喜歡與文士才子相交。每有良才,都願意招攬到自己門下。趙康王朱厚煜對他十分欣賞,所以就將他奉為座上賓,謝榛由此成為趙王門下客。在待在彰德的時間中,謝榛所寫的詩大部分主要內容都是當地風光而友人酬答。
謝榛本人喜歡四處遊歷,雖然成為趙王門下客,但是卻也並不耐煩,陪宴湊趣的閒散生活,所以後來以鄴城為中心,開始四處遊歷。
在此後的二十年間,謝榛東奔西走,南下北上,去了不少的地方。遊廬山,到南京,後溯江而上,觀覽荊襄形勝。北上京都,登居庸關、五峰山,留下了不少的詩歌佳作。在這段期間,謝榛還交了不少友人。大部分都是地方官吏、宗室藩王,也有僧侶、隱逸、酒家、學子。
謝榛雖然是布衣,從未入仕,但是卻十分關心時政。嘉靖二十七年,內閣首輔夏言和兵部尚書曾銑,因為反對奸臣嚴嵩,因此被嚴嵩陷害誅殺。他認識的一些友人,也受到此牽連,被貶謫罷官。謝榛不時作詩鼓勵他們,甚至還親自奔走公卿之間,平雪冤獄。濬縣盧柟冤獄,便是多虧了謝榛,才得以平冤昭雪。
嘉靖二十九年,韃靼進攻明朝,直達北京城下。而在這危難時刻,奸相嚴嵩竟然不許將士出擊,以至於京畿之地慘遭虜掠。謝榛親自經歷此事,內心憂憤,作《秋日即事五首》、《哀哉行》、《元夕同李員外於鱗登西北城樓望郊外人家,時經虜後,慨然有賦》等詩,在記錄此事的同時,表達自己憂國憂民的情懷。
萬曆元年,謝榛再次來到彰德,不過這個時候是由趙康王的曾孫穆王朱常清接見。穆王也十分欣賞謝榛,對他以禮相待。而謝榛也感念穆王厚待,所以獻詞作曲以謝。
《明史》記:「盛禮而歸姬於榛。榛遊燕、趙間,至大名,客請賦壽詩百章,成80餘首,投筆而逝。」而這也就是謝榛的人物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