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玉祠聯 她的墳墓在哪兒?
2023-12-06 06:25:01 1
梁紅玉是中國宋朝抗金著名女將,韓世忠之妾。她在史書中的記載其實只有梁氏二字,紅玉只是在她戰死後,人們為她取得名字。因為一說起梁氏,XX氏,人們一想起的便是婦人,依靠男人的婦人,當她有了完整的名字之後,就大不相同了,有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
梁紅玉這個稱呼,首見於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佔籍教坊,東京人也。」也就是說,梁紅玉在嫁給韓世忠之前做過官妓,身為一個妓女,究竟賣沒賣身,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梁紅玉就憑著自己這麼一個卑微的身份,為後世許多人多尊敬。
梁紅玉的祠堂有這麼一對祠聯:青眼識英雄,寒素何嫌,憶當年北虜鴟張,桴鼓親操,半壁河山延宋祚;紅顏摧大敵,鬚眉有愧,看此日東風浩蕩,崇祠重整,千秋令譽仰淮壖。 上聯大概就是說梁紅玉一看見韓世忠,就知道他有一番過人之處,並不嫌棄他當時官位低且貧寒,結成夫妻後,積極支持韓世忠抗金復國大業,金兵進攻鎮江時,她親自擊鼓為宋兵助威,取得大勝,使得南宋半壁江山得以延續下去。下聯說梁紅玉以一女子之身而抗大敵,令許多男子有愧。今日欣逢盛世,重修祠堂,使女英雄流芳千古,供無數人到淮安瞻仰。
諸如此類的詩詞、對聯還有很多,比如說:「胭脂淡抹出京口,志挽天傾戰楚州。金山桴鼓威海內,淮水浮圖歿巾幗。腸流身碎浩氣存,首懸胴曝頑敵羞。一心只懷男兒志,無限家國往來愁。」就連現代也有歌詠她的詩歌:「簾幕低垂,傳出仙音嫋嫋。花燭搖曳,裙帶邊,帶起縷縷幽香。身著戰甲,英姿颯爽。融盡紅塵的嫵媚,侵入心脾的悽蒼。好似一塊美玉,墜落在嫣紅的血汪。密集的箭矢,蹂躪著健美的身軀。顫慄的鼓槌,依然在陣前激蕩。晚來的秋雨,拭不去伊人的珠淚,八千子弟為何而感傷?衰頹的城牆,入塵的朱窗,何人還在低低地吟唱?誰能想到,大宋朝的尾聲,竟被一個女子,斷斷續續地敲響。」
再如小編最喜愛的這首《念奴嬌?詠梁紅玉》:「飄來的浮萍,凝思惋慨,贊紅綃鎧甲,驍騎神弩。猶見當年槌戰鼓,颯颯英姿威武。俠骨柔情,風塵潛玉,不問何出處。生涯戎轡,硝煙瀰漫徵路。勁旅渫血三秋,飛書傳詔,劍指娥眉怒。拍岸驚濤嗚倀鬼,逝水潺潺寒渡。 馬裹屍還,悲嘶戰火,獵獵旌旗舞。哀哉壯烈,香魂一縷千古。」
傳說梁紅玉的墳墓名叫馬拉墳,在今東武村附近,當時金國和宋朝正打得激烈,且南宋佔上風,於是乘勝追擊,戰鬥中梁紅玉的大腿上中了一箭,血流不止,無法隨大部隊一起行動了,只好帶了貼身的女兵留在村裡養傷。卻不料,這時候有一支金軍的殘軍突然出現在村子附近。由於事出突然,村裡的百姓來不及撤退。眼看村子就要被血洗。梁紅玉鎮定自若,一面將村子裡所有的人都組織起來保衛村子,一面派人飛馬去向大部隊求救。
兩天過去,仍然不見援兵。梁紅玉不顧自己重傷未愈,決定帶著貼身的女兵出戰,將敵軍引開。擒賊先擒王,與敵軍首領打了幾個照面之後,就將敵將的兵器擊飛,對方一見此,策馬就跑,梁紅玉窮追不捨,都說窮寇莫追,紅玉犯了兵家大忌,那敵將見紅玉死死追在後面,索性也不跑了,連射數箭,紅玉招架不住,其中有一箭當胸而過,再後面的故事就神話了,敵將破了紅玉的肚子,砍了她的首級,結果生生還是被無頭的梁紅玉所殺。
傳說梁紅玉殺了敵將,將自己的頭從草叢裡拎出來提在手裡,跨上桃花馬,向村子走去。走了一段路,看到路邊有個拾柴火的大爺,就問:「頭已斷,心已碎,腸更流,能活否?」
大爺抬頭一看,是保國衛民的女英雄梁紅玉,於是忍住悲傷說:「發如韭,割復生,頭如雞,割復鳴,怎不得活?」說也奇怪,聽完這話,梁紅玉慘白的人頭就忽然有了點血色。
傳說,這是梁紅玉下山時她的師傅傳給她的保命道法。如果受了致命重傷,只要在一時三刻前問滿一百人這個問題,只要人人都說她不會死,她就能復原。
梁紅玉一路走,一路問。問了九十九人,九十九人都說她能活。眼看離村子不遠,只見路邊又個少婦牽著個三歲的娃娃。梁紅玉又問:「頭已斷,心已碎,腸更流,能活否?」
少婦抬頭一看,是保國衛民的女英雄梁紅玉,剛要回答,身邊的娃娃害怕得接口說道:「我媽說過,人沒有腦袋就死定了。」
聽了這話,梁紅玉的身子搖了三搖,晃了三晃,咕咚一聲跌下馬來,鮮血流了一地。那匹馬受了驚,拖著梁紅玉的屍體就向村裡跑去,一路留下一道長長的血跡。
等到村民把馬截住,梁紅玉的屍體就只剩半個身子還扣在馬鐙裡。大家沿著來路回去,忍著悲痛把梁紅玉散落的屍塊撿回來拼好,安葬了。這就是「馬拉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