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狼圖騰》觀後感800字
2023-12-05 23:23:16 5
電影《狼圖騰》觀後感
大年初一,終於等到了電影《狼圖騰》的上映,每每讀到小說時,都會被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感情觸動,被自然的魅力震撼,作者將狼的社會性與現實聯繫起來,用深邃的文字引起了人們對社會文明的反思.
導演阿諾來自法國,在《狼圖騰》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後接觸到了這部小說,僅僅60頁,就讓他感覺到與作者姜戎心靈相通,無論是經歷,還是文學,都激發了他對這部小說的興趣,促使他義無反顧的將這部小說拍成電影。
電影《狼圖騰》將狼的社會性、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與人的感情描繪得淋漓盡致,每一個鏡頭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全片有狼的鏡頭1000多個,每一個都有危險性,但是,只有5%的鏡頭帶有特效,阿諾認為,狼是難以馴服的動物,如果用其他動物代替,就不會體現出小說的精髓,所以他用三年的時間馴養了3代20匹蒙古狼,為影片的拍攝奠定基礎。
電影中,所謂的上級下達了打狼的任務,在他們看來,這樣就可以保護羊群、保護國家的財產、保護草原,他們違背了大自然的規律,擾亂了生物鏈,雖然保護了羊群,卻讓過多的羊群破壞了草原;他們不顧當地人的勸阻,將一隻又一隻可愛的小狼崽丟到了懸崖下面,遠處的山頂上,一隻母狼正默默的忍著心痛,看著人類畫出的一道又一道的拋物線,最後悲痛的轉身離開。當人類貪婪的拉走狼的獵物時,遠處的山坡上,依然是一雙雙隱忍的目光,「忍」是狼的天性,當人類無知的破壞它們的家園時,它們也給了人類致命的反擊,電影的高潮部分是在暴風雪中進行的,那一場狼和馬的追逐,在落湖的一剎那再一次讓觀眾們把神經繃緊,這一場戲結束了,人類依舊沒有反思自己破壞自然的行為,所謂的領導包順貴一邊看著湖中的軍馬,一邊指責著馬倌,似乎根本沒有顧忌到剛剛失去丈夫的女子,包順貴在影片中是一個雙面人物,他很敬業,工作起來一絲不苟,有的時候也會表現出一些包容,就像陳陣在收養小狼崽被牧民發現時,他贊同的將小狼崽留在了陳陣身邊,但是,當他開著車馳騁在草原上打狼、當他站在中國最後一片未開發的草原上,將文件付諸於實踐時,卻展現出了他的無知和可恨,不尊重大自然,不了解自然規律,盲目破壞生態,是要遭到懲罰的。阿諾是一位自然環保主義者,他將這種觀念深深的展現在了影片之中。環境對草原、狼對羊的侵襲與人滅狼是對等的,當被追逐的狼寧願跳下懸崖,也不願被剝皮時,狼的尊嚴也完美的得到了升華。
影片中真狼、感情、攝像登峰造極,馮紹峰在影片的最後與小狼重逢,只是遠遠的望著,滿含著眼淚,便勝過千言萬語。《狼圖騰》這部影片體現出了自然之美、動物之美、感情之美,是一部值得留戀的影片。
電影《狼圖騰》觀後感
終於囫圇吞棗的讀完了《狼圖騰》,掩卷長思,被書中蒙古狼的聰明智慧所折服,油然而生敬意。
主人公把我帶到了文革時期的內蒙古大草原。湛藍的天空下,一望無際的油油碧草。成群結隊的草原狼、悠閒自得的旱獺。遠處白色的蒙古包和那嫋嫋炊煙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就是這種環境才有了「人與狼共舞」的壯美之音。
人們敬畏狼。人死後屍體放到天葬廠,讓狼吃掉,靈魂才能升天。才能去見騰格里(天堂)。然而人們又與狼搏鬥。為了生存。就在這打打殺殺中凸現了狼的智慧和人的勇猛。狼的智慧過人,它們為了獵取食物能做出詳細、周密的部署,而且絕對服從頭狼的指揮。有著很好的團隊精神。如,一夜之間羊圈裡的羊全都被狼咬死。人們驚詫了。圍牆很高。狼是爬不進來的。難道「飛狼」來了。人們驚呆了!其實。狼為了吃到羊,狼竟一個踩著一個作成「狼梯」一個一個蹬著它跳進羊圈。回來時亦如此,為了讓最後一隻狼能回來,它們把死羊摞高,讓它跳出來。聰明的狼從不貪心,獵物時只吃個半飽。為了讓自己能夠很快的逃生。狼被獵人的夾子夾住腿,他會自己咬掉腿。逃跑。寧願站著死,不做別人的俘虜……
文中狼群與黃羊群的搏鬥,與馬群的搏鬥,驚心動魄,氣勢磅礴。狼的圍殲戰、持久戰、突擊戰不亞於人類。作者甚至懷疑人的戰略、戰術是從狼身上學來的。
在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與狼鬥的洪流中,草原狼被無情的人們殺絕了。草原的老人痛心的預言:沒有了狼就沒有了草原,沒有了草原就沒有了草原人的命根。狼的存在是為了維持生態平衡。沒有了平衡草原就會退化。30年後,作者從返故地。看到是另一番景象。草原減少,逐漸沙化。狼洞口也結滿蜘蛛網。已沒有了策馬馳騁藍天下的瀟灑。人們在有了美好生活的同時,失去了美麗的大自然。
30年前的草原和草原人、草原狼就讓他永遠留在書中吧。留在讀者的自由想像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