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精神與中國夢優秀作文
2023-12-03 22:44:21 2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長徵正是在全體軍民同心的努力下,取得的偉大勝利。我的人生也如同長徵,這只是一個起步階段,深刻領悟紅軍長徵內涵,發揚紅軍長徵精神,我要在我的人生長徵路上,走向勝利!下面是相關的作文範文,快來看看吧。
長徵精神與中國夢優秀作文【篇一】
自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在實施戰略轉移的漫漫徵程中,紅軍長驅6.5萬餘裡,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遠徵。中共「五老」之一的謝覺哉《歡迎董老》一詩中對長徵經歷的回憶可謂刻骨銘心:「十年前共徵鞭北,橫斷山雲橋陵月。荒裔深入地不毛,雪嶺高躋天距尺」。當紅軍在鐵路、汽車路、獨輪車路、只能用腳走的路、用腳難走的路之間穿行,經過了包括苗、壯、彝、白、藏、回等少數民族在內的兩億多人口的廣大地區,親身經歷了從工業文明、農業文明、遊牧文明直至原始蒙昧時代的時空轉換,大多數革命者真正懂得了「由於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產生了革命發展的不平衡」,「要把不平衡的狀態變到大體上平衡的狀態,還要經過很長的時間,還要花費很大的氣力」這樣一番道理。
另一方面,長徵之路又涵蓋了若干中華文化的標誌地。舜帝南巡零陵、大禹導引岷江、姜太公垂釣渭濱、諸葛亮渡金沙、唐三藏西天取經、石達開遺恨大渡河……這些史實和傳說,人們並不陌生,但精神漫遊和身臨其境,其收穫不可同日而語。「曬經山巔曬經關,玄奘東還曝經篇。羊腸直上通霄漢,銀星綴臂似遊仙。說大聖,笑語歡。晝夜兩越曬經山」——張愛萍《翻曬經山》,生動表現了在新的軍事方針指引下,紅軍將士跳出敵軍包圍圈後,心中洋溢的積極樂觀情緒。聶榮臻《吾非石達開》,更從大渡河畔石達開部全軍覆滅與72年後紅軍勝利過河的古今對比中,揭示了紅軍超邁前賢的驚天神勇。詩中云:「大渡河流險,吾非石達開。飛兵天際至,歷史不重來!」作為三軍統帥的毛澤東,更從祖國壯麗山河的跋涉徵程中、從現代戰爭奇觀的英明塑造中,獲得了救亡民族、重整河山的強大精神動力。可以看到,從毛澤東《念奴嬌·崑崙》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到其《沁園春·雪》之「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談古論今,縱橫捭闔,字字千鈞,句句鏗鏘。令人深切感受到一代偉人對民族前景的無比自信。
安得倚天抽寶劍——這是一次探求馬列真諦的鑄魂之旅。近代中國的仁人志士經過不懈求索,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救亡民族之經典理論。
伍修權《歷史轉折》中雲「鐵壁合圍難突破,暮色蒼茫別紅都。強渡湘江血如注,三軍今日奔何處?」它描述了紅軍將士在面對軍事失利的慘痛教訓時認識到,照搬照抄洋教條,中國革命就會被徹底葬送。遵義會議之後,毛澤東所堅持的「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走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的戰略思想佔據主導地位。因此,朱德《遵義會議》中言:「群龍得首自騰翔,路線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糾正,天空無限任飛揚」。此後,紅軍卸下思想包袱,擯棄軍事教條,演繹了四渡赤水、彝海會盟、飛奪瀘定橋等一幕幕威武綺麗的戰爭詩篇。長徵歷經驚濤駭浪、一波三折,直至乘風破浪、波瀾壯闊。於是,張宗遜《憶遵義戰役負傷》中言:「澤東路線三軍戴,勝利會師到渭陽。」
而今邁步從頭越——這是一次承啟革命經典的傳薪之旅。任榮《浣溪沙·紀念長徵勝利七十周年》中言:「萬裡鐵流輝史冊,薪傳踵武戰歌洪。」在長徵之前,中外歷史上也曾有過亞歷山大東徵、漢武帝反擊匈奴、蒙古軍隊西徵、玻利瓦爾解放拉美等軍事遠徵。但唯有紅軍的長徵孕育出了如此之多的詩詞佳作,鑄成了永彪史冊的軍旅文化經典,為革命理想教育提供了絕佳教材。
陳毅《三十五歲生日寄懷》中言:「物到極時終必變,天翻地覆五洲紅。」它記敘了在敵人重兵進攻之時、極為惡劣的自然環境之前,紅軍將士始終對黨的領導和革命理性矢志不渝。蕭華《長徵組歌》中有經典詩句——「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更是對紅軍長徵的「煉獄之旅」的真實寫照。
長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我國自古至今的英雄主義經典,有勾踐「臥薪嘗膽」、嶽飛「直搗黃龍」、秋瑾「要將乾坤力挽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為民族振興奮鬥和犧牲。長徵則在民族命運危急的歷史關頭,樹立了曠古未有的精神豐碑——飛奪瀘定橋、轉戰烏蒙山、突破嘉陵江、血戰獨樹鎮等著名戰役所呈現出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戰鬥意志和頑強作風,為之後的全民族抗戰準備了充足精神養料,更為新中國的締造和發展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正如劉瑞龍《破陣子·紅軍長徵五十周年》中言:「圍追堵截成幻夢,鐵流轉戰自英雄,豪氣傲蒼穹。」
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以無產階級戰略家的博大襟懷鄭重指出:「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裡長徵走完了第一步。」長徵從此成為建設人民中國、實現民族復興壯麗徵程的精神原點。新中國成立後的60多年崢嶸歲月,黨和廣大人民一道進行了異乎尋常的艱辛探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使古老的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滄桑巨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人們更加自覺地將實現中國夢的偉大進軍視作紅軍長徵的歷史接續。因為人們堅信,長徵孕育的光榮傳統,就像一支永不熄滅的火炬,激勵一代代民族傳人前赴後繼,取得勝利。長徵開啟了接續奮鬥的圓夢徵程。正如陳毅的《題〈長徵會師圖〉》中言:「長徵英雄此聚會,人民歷史開新端。」
長徵精神與中國夢優秀作文【篇二】
我可以這樣說,我是一名光榮的中學生,也是一名有理想,有抱負的中學生,我知我身擔國家希望。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民以食為天」。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首先發展的就應是糧食問題。雖有歌星,影星無數,而我最敬佩的人卻始終如一,他默默無聞,不求回報,一輩子的心血都灑在了祖國大地上,他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爺爺心繫民生,頂著太陽,蹚著泥水,幾十年如一日,研究出了超級水稻,畝產突破了900公斤,解決了14億人口的吃飯問題。我為他而自豪!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
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一定會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艱苦奮鬥,早日成才,報效祖國。
我想成為一名像袁隆平爺爺一樣的農業科學家,因為現在全世界仍有2億多人口因飢餓而瀕臨死亡。我想我以後會穿著粗布衣服,滿腿泥漿的在田地中行走,一望無垠的綠色海洋在眼前飄蕩,那種感覺,無與倫比。我會看著農民因興奮而通紅的臉龐,述說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人生需要夢想。夢想就像羅盤,引導人生航船的方向,夢想就像船舶,一程一程向前推進,不斷駛向幸福的彼岸。我會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實現我的理想,我的中國夢!
「最初的夢想,絕對會達到,實現了真的渴望,才能算到過了天堂……」我會堅持我所堅持的夢,並為之努力奮鬥,因為那是我的——中國夢!
長徵精神與中國夢優秀作文【篇三】
何為「夢」?何為「中國夢」?習近平主席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現場時告訴所有人——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夢」!為了中國這個夢想,多少代人付出青春,付出生命,拋頭顱灑熱血,鑄就中國夢之雛形
唐宋時期的輝煌歷程在國人心中留下了不滅的印記,那個時代用開明,自信打造出一個完美的國度,中華民族享譽海外,多少人慕名朝拜。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當安逸的日子吞噬警覺,當人們懈怠之時,災禍也悄然而至。
清朝時期專制皇權達到頂峰,利用閉關鎖國政策,盲目排外,夜郎自大,不知清醒,使國家遠遠落後於西方。到了清末,情況愈加嚴重,兩次鴉片戰爭,使我國成為英國的鴉片傾銷地,我國也一步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我國人被西方國家一次次地冠以「東亞病夫」之稱。
在人心潰散之際,出現了一位傳奇式的英雄武術家,他武藝出眾,執仗正義,抱著為國雪恥,振奮民族的強烈願望,用自己的堅強和意志,給了西方國家一記重拳,挫敗英洋力士,為中華民族爭得了無限榮光。令國人揚眉吐氣,不再被永遠地扣上「東亞病夫」這屈辱的稱號。他用自己的青春,用他短暫的一生來書抒寫出他的中國夢,他用自己的生命成就國家的未來,他——霍元甲。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真漢子。
1979年是改革開放政策實行的第一年,全國都在為改革開放而高速運轉,世界在發展,中國在騰飛,在飛躍的這一年,我們幸運得擁有了他,時年22歲的他用手握住的不是筆,而是他的一個中國夢,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賽中,他對準靶心,將每一次射擊都落到實處。在第23屆奧運會上,27歲的他射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塊金牌,也徹徹底底地射掉了壓彎了中華民族脊梁的「東亞病夫」這座大山。許海峰,做任何事情都有一種永不言敗的豪情,他憑藉自己的努力,用他的豪情壯志為後人展現出一生的中國夢。
有許多人如他們一般在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但也許在他們人生的最初,他們沒有豪情壯志,沒有俠肝義膽,有的只有一個小小的夢想,他們為了夢想而不斷堅持、努力,最終將自己推上人生的制高點,並成就國家大愛。
曾將,我不明白什麼是青春,什麼是夢想,得過且過是我的人生信條,我一度肆意地揮霍著我的青春,我不懂青春有多麼珍貴。在之後的日子裡我雖成長,但卻發現與青春卻漸行漸遠……看著周邊的朋友用青春為夢想而奮鬥,在一次次的摔倒中爬起,在一次次的挫折中長大,為了心中的目標燃燒青春的那一刻我驚醒了,我一遍遍地問自己這些年到底錯失了什麼!我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中國夢,但卻不知我的夢在哪裡
直到那一天,在翻閱《少年中國說》時,我看到了這樣一段話——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那一刻,我的青春開始沸騰,我的生命開始燃燒,我找到了要為之而奮鬥的那個夢!我想為這個國家的未來做些什麼
都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未來,「少年」對於有一個國家來說是中堅基石,他們是承載了國家希望的力量,但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我國發展嚴重不平衡,有許多地區的孩子因經濟落後,看不到未來,看不見希望,但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渴望著陽光,他們對生活仍充滿著無限美好的期許,他們缺的只是一個機會,看著這樣的他們,我想為他們做些什麼,我想用我的一生為他們的期許而努力,我無法許他們一個未來,但我想守住他們心中的那抹陽光。
我是一個普通人,我的力量微薄,我能做的只有轉發一張張他們飽含淚花期盼的容顏,為他們募捐一些微薄的錢財,我還不夠強大,但我會以我最誠摯的心,盡我所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在未來,我會努力讓自己更加強大,守住他們最後的希望。
青春是一首永不言敗的詩,青春是一篇樸素自然的詞,多少人用自己的青春熱血抒寫出一個個華彩絢麗的中國夢,有多少人用自己的夢想為中華之崛起搭臺,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這就是青春: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志願,充滿著求知和鬥爭的志向,充滿著希望、信心的青春。」用青春鑄就中國夢,用小夢成就國家的未來。我的青春,我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