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貼春聯的作文【優秀】
2023-12-03 20:00:11 1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小編整理了貼春聯的作文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傳統文化貼春聯的作文一: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他還親自題春聯。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餘,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傳統文化貼春聯的作文二:
貼春聯是除夕的一項傳統的風俗。今年的除夕,我不僅親自貼了春聯,而且也親自寫了一副春聯。
除夕的那天早上,我早早地吃完早飯,正座在沙發上看電視。爸爸忽然對我說:「貝貝,咱們出去買點東西。」我疑惑的問:「煙花不是已經買回來了嗎?」爸爸一邊換鞋子一邊說:「去買春聯。」我這才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跟爸爸出去了。
走到小賣部,只見爸爸沒買現成的春聯,而是買了兩張紅色的紙和一盤黃色的顏料。我好奇的問:「爸爸,你說買春聯,怎麼買了兩張紙和顏料?」爸爸笑著對我說:「以前都是我們買別人寫好的春聯,那是別人的東西。今天我們要自己寫,不要別人的東西了。」我聽後愣住了,然後心想:就買了兩張紙,也不給條退路。
回到家裡,爸爸鄭重地拿出爺爺傳給他的那隻70年代價值5塊錢的毛筆,然後擠了一點黃顏料放在調色盤裡,最後用毛筆沾了一點顏料交給了我。此時,我覺得手中的毛筆特別重,重得連我的手都快拿不動了。可是沒辦法,依爸爸的性格,如果我不寫,肯定免不了一頓韻味十足的「教育」。我提起筆認認真真地寫了一個「春」,我這才反應過來春聯還沒選好,我想了一會,「春」字開頭的春聯很多,到底哪一個更好呢?最後,我決定寫「春回大地,福滿人間」,我選它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雖然它的字數少,但蘊含著深厚的寓意。我十分認真的寫著春聯,可老天偏偏有意捉弄我,讓我把一滴墨汁弄在了鮮紅的紙上。我一下子就傻了,十分緊張地看了爸爸一眼,爸爸說:「不要緊,再買一張吧」。我先把另一張寫好了,再把這張紙當作練習紙寫。當我寫好的時候,我對這張紙的字還是很滿意。實在不忍心把它丟掉,正當我看著那滴墨水發愣時,腦子裡突然閃現出一個念頭,隨後我胸有成竹地沾了一下墨汁,把原來那個小點化成一朵小黃花,然後我接著在兩張紙上畫了一些小黃花。終於完成了春聯的製作。
我和爸爸把春聯貼在大門上,望著那凝聚著我心血的春聯,我心裡比吃了蜜還甜,我心裡默默地想:明年我還要寫春聯!
傳統文化貼春聯的作文三:
在市裡,貼春聯很簡單,就是入戶門門口貼一幅。而在農村,大大小小的門口、高高低低的窗子、人住的房動物住的窩都要貼春聯、掛錢。貼春聯是個很費力的活,一幹都得半天。家裡有人去世三年內不能貼春聯掛錢,所以,不管住不住人的院落,過年時都貼上春聯亮堂亮堂,否則路人經過就會口中念念有詞:哦,這家死人了。農村老破的房子在冬天沒有了紅花綠葉的遮擋顯得十分破舊,春聯掛錢一貼,就添了一份喜氣,多了幾許美。一般來說,春聯要在過年的頭一天貼。我覺得,貼春聯純是一種祝願一種祈禱。我家房子已經五六年沒人常住了。雞窩多年沒雞,豬圈多年沒豬,並且由於鐵礦打豎井採礦石,地下水過度開採,井也沒啥水了,但雞窩依然要貼金雞滿架,豬圈門口貼肥豬滿圈,井邊貼井泉水旺。而大小門口等處對聯橫批都是祈盼祝願之類的話。
貼春聯也要有點文化。村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家忙著貼春聯,爹在屋裡塗膠水,兒子在門外貼。其中,本該貼在驢棚門口的橫批「六畜興旺」貼在了人住的屋子門口,正月有人來拜年時才被發現。看來沒文化真的很可怕——貼對聯都能貼成自己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