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10年走過:漢柏創新研發在前行
2023-12-02 22:28:26 1
「網絡,我們做了10年。」這話乍一聽沒什麼值得炫耀的。單不說在全球知名的一些跨國網絡企業中比比皆是,像思科等這樣擁有10年曆程的企業,人們都會脫口而出,就說在國內的網絡企業中也可如數道來,像華為、中興通訊、H3C是信手捏來。
不過,能夠在10年發展歷程中,海外市場業務佔據95%以上的銷售來源,年複合增長率超過40%,截止2010年全球銷售額累計10億美元,在全球10多個國家設立26個辦事處及分公司的一家中國高科技企業卻屬鳳毛麟角。能夠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行業深度定製化智能網絡廠商,這是漢柏科技(www.opzoon.com )的驕傲與自豪;當然,這一切都源自漢柏在2005年邁入了自主研發道路之遠見卓識。回顧漢柏自主研發的10年之路,漢柏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總經理時培昕頗有感受:「10年間漢柏一直專注於IT信息技術領域,從未停止過探索與革新的步伐,就是要把漢柏打造成為一家技術型公司,厚積而薄發。」
網絡10年,10年創新之路
10年間,漢柏匯集精英,勇於投入,秉持創新,對自主研發的思路堅定不移,推動了漢柏的穩健成長。10年間,漢柏通過在數據通信市場的積累,除了為用戶提供了全面、系統、整合的網絡設備硬體、軟體、客戶服務和全球後勤服務外,還闖出了一條創新的自主研發的發展道路,建立了一套適合自我發展、不斷創新「創新、品質、高效」的研發體系,為確保企業持續發展、不斷滿足用戶需求,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從2000年到2005年,在漢柏的「第一個5年計劃」中,藉助海外業務的高速發展,漢柏已經在數據通信市場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為海外用戶提供了全面、系統整合的網絡設備硬體、軟體、客戶服務、全球後勤服務等。在漢柏支持下,眾多行業合作夥伴很好地實現了自身解決方案和服務的增值,同時漢柏也藉此完成了原始市場的穩健積澱。
2005年至2010年,在漢柏的「第二個5年計劃」伊始,就邁入了自主研發的創新發展之路。他們在北京市海澱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永豐產業基地,大膽地投入3000平方米作為國內研發基地,始終聚焦數據通信領域創新技術,並攻關核心技術,可謂碩果纍纍。他們不僅連續推出了包括多款高端硬體平臺,更創新地將高性能的網絡轉發和全面的安全保障融入自主研發的IronScreen OS多核作業系統中,推出了全球先進臺緊湊型萬兆安全網關,逐年研發了包括防火牆、交換機、流量控制、IP語音的多個系列全線產品,獲得了30多項專利和10多項軟體著作權。
與此同時,漢柏在國內成立了漢柏總部,將銷售與服務網絡覆蓋全國,並斥巨資在天津濱海高科技園區投建22000平方米的辦公樓群,構建漢柏全球研發總部,打造3000人規模的研發航母,採用國際化的全球同步研發體系,與漢柏的美國矽谷和北京研發中心形成聯動和互補,形成漢柏全球三大研發基地。
自主研發,關鍵在於不斷創新
漢柏的自主研發之路,用時培昕的話說:「走的是根植於國內市場,多條腿走路」的技術路線。就研發中心而言,主要負責新產品的調研、分析、實現以及驗證。希望能夠以科學的產品開發理念,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出發,打造效率高和品質高的研發模式,通過對競爭對手的分析、深度挖掘行業應用,並結合對產品趨勢的理解,在現有的產品基礎上進行螺旋式的創新開發。在公司內部,研發中心扮演得更多的是實現的角色,但是「我們希望研發在今後的日子裡,扮演得更多的是技術先鋒和創新的角色,能夠充分把握大的技術趨勢,結合前端對市場的理解,確定新產品規格,交給研發,以高效率和高品質的方式交付。」
漢柏研發中心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擔負起了企業發展的技術支撐後盾,而且還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研發組織結構:採用了效率較高的「平臺+產品」方式,這樣不僅兼顧了效率和創新的需要,而且還將效率和品質作為衡量研發產出的核心標準。研發中心起到的更多作用是技術輸出,據初步統計,漢柏已經有30多項軟/硬體專利和10幾個軟體著作權產品。但是,時培昕還是認為:「相比起一些有實力的競爭對手來說,漢柏的創新能力還遠遠不夠。」
儘管時培昕這麼說,但是漢柏自主研發之路的成功之處,恰恰就在於不斷創新,在於漢柏建立了一套創新的研發體系。
漢柏是一家充滿活躍熱情與探索精神的企業,他們「崇尚大膽創想,自由創新,專業精專,品質精良以及長遠的價值」;創新即是創造,他們「大力倡導創新,創新帶來進步,創新創造價值」。不過,對於創新的理解和詮釋,卻是一個多個層面的創新,也是漢柏一貫倡導的創新。
首先是理念的創新,包括對整個業界發展動態、技術趨勢、行業需求的深挖,形成自己獨特的整體架構理念。比如,漢柏的「業務感知網絡」就是創新理念智慧的結晶。
其次是解決方案的創新,針對不同行業或者各種類型的客戶,深挖客戶需求,具備為用戶提供量身定製解決方案的能力。而這種解決方案可以遠遠地超過網線的連接,指的是真正能夠和用戶的核心需求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新的應用方式,以滿足用戶需求。比如,漢柏的分支機構互聯的高品質語音通信、企信寶等系統的研發就是如此。
然後是產品的創新,在產品本身設計上超越現有的傳統觀念,以最經濟、高效和質量,以最能夠切身滿足用戶需求作為出發點,進行新產品的開發。比如,漢柏推出的全球先進臺1U體積的萬兆防火牆,還有能夠融合安全、應用和高性能交換為一體的SSG等都是產品層面創新的成果。
最後是技術的創新,即產品實現能力的創新。比如,漢柏的IronScreen雙安全作業系統、基於交換架構的安全平臺、多鏈路負載均衡等技術、智能的P2P識別技術,這些創新技術的開發直接形成了漢柏的專利技術,並最終成功應用於現有產品中。
研發體系,創新與用戶需求結合
總結起來,漢柏的研發體系具有鮮明的四個特點,這正是漢柏「創新、高效、品質」之處。
首先,必須要有系統的產品開發理念,閉門造車和追求完美的研發都是不可取的。其中有三個關鍵點必須要把握住:一是前端的產品定義能力,界定了產品做什麼和不做什麼,規格一定要非常清晰,避免後期研發出來」四不像」的產品;二是產品的架構設計,不僅要體現在單獨一款產品功能和性能的好壞上,更要體現在將整條產品線乃至整個研發中心的研發資源能否非常好的效率的調配上;三是平臺和模塊化同樣重要。
其次,研發氛圍非常重要。一個充滿激情的研發團隊和一個沉悶的研發團隊相比較,即使團隊成員能力相同,結果也會相差迥異。同時,開放、輕鬆的研發分為,更容易激勵出更多的創新靈感。
再者,流程固然重要,但是必須結合自身特點,不要刻意僵化,把握好關鍵點,多一些核心人員參與到前期的設計中,這樣能夠少走很多彎路。高品質的產品是設計出來的,每個內部的控制點都嚴格把控交付品質,才能避免後期疲於奔命的救火行為。
最後,小型的研發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它能依賴於一兩位領軍人物就可以有高效的產出,但是當人員規模擴張到100人以上時,效率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這時候就需要有足夠的研發梯隊,能夠將大的任務分解成若干小的任務,並高效地協調在一起。否則,只能是效率和規模成反比。
歸根結底,研發的創新更要與用戶的需求相結合。
為此,漢柏研發中心設置有專門的產品經理和項目經理,他們不但承擔著項目的研發,對於產品的應用和競爭對手的產品分析,也都有著非常深入的理解。「我們號召研發也需要走出去,聆聽用戶的需求,避免閉門造車,並定期舉行來自營銷、技術、產品和研發的技術沙龍,幫助研發人員充分認識到用戶的需求,真正實現能夠將客戶的需求轉換為客戶滿意的產品。」時培昕如此強調,用戶的需求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對產品特性的需求,即對行業用戶深度定製化的需求;對競爭對手的分析需求;對技術趨勢理解的需求;對售後反饋的匯總信息的需求;對供應鏈壓力的需求。產品部門負責收集產品的需求,研發進行可行性分析,並進行充分細緻的市場營銷分析、產品競爭分析、財務分析等,確定立項之後再交由研發中心實現,由產品部門驗證實現的符合程度,最終提供給前端銷售高品質的交付。
再續10年,研發仍走創新路
網絡,漢柏做了10年,可以說也是漢柏不斷創新的10年。在他們進入「第三個5年計劃」之時,下一代網絡架構將成為網絡發展的未來,將更加集中地體現在智能、融合和安全上。他們仍然會堅持走自己的創新技術和研發道路,以行業應用為出發點,貼近行業用戶需求,在多核和性能(包括吞吐量、延遲)、虛擬防火牆和防火牆的虛擬化、應用(包括性能優化和可視化)、帶寬、應用識別、智能的網絡等方面,不斷進取,厚積而薄發。時培昕坦誠:「我們希望把研發做成長遠的事業。」漢柏每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遠遠地超過了行業一般平均水平的10-15%,他們要考慮的是兩年之內這個行業會發展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時培昕打了一個比方說,如果要是做交換機,產品需要投入3年以上才會有產出。如果從3-5年經濟模型來說,實際上是不合適也不應該做這個項目的。但是,站在企業發展戰略意義來說,會對整個企業產生很關鍵的影響。
在未來10年,漢柏科技(www.opzoon.com )會時刻關注全球IT發展趨勢和產業變革,將在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領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探索科技創新,繼續深入地探索出一條適合國內網絡企業發展、創新的自主研發體系。到那時,漢柏更會自豪地說:「網絡,我們做了20年,是自主研發、不斷創新的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