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慶:3到5年內重回老聯想贏利水平
2023-12-02 13:02:36
據《第一財經報導》報導,「這兩年在美國,大部分時間只能說英文,真耗精力。」連續視察華中、西南區域後,上周五現身上海的聯想董事長楊元慶,氣色不錯。雖然他更喜歡可以到處說中文的中國,但大部分心思顯然還得放在海外。因為新聯想在中國以外的市場份額實在太小,「除了在印度的份額達到兩位數之外,其他市場都是一位數。」
不過,楊元慶認為,這也正是新聯想未來的增長空間。「所有的市場我們都想要,當然飯得一口一口吃。」他目前的吃法仍是,將中國本土經驗複製到海外。他對聯想目前關係型、交易型構成的「雙業務模式」頗為自得,因為IBMPC、渠道和聯想PC、渠道之間有奇妙的互補性,而且雙業務模式也適合海外市場。
「我們會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去建立新模式。」楊元慶表示,新聯想正全力搶灘印度等新興市場,之後會到發達國家進行試點。他透露,聯想在德國的銷售增長率超過了40%,而美國市場近期也將準備開展新模式。
除了拓展雙業務模式外,楊元慶還表示,聯想海外戰略中還有另一條腿走路——競爭力建設,主要是加強後端供應鏈支持,尤其是針對交易型客戶,如何在當地拓展二級市場,如何布局全球生產、物流等。他透露,為加強協同效應,聯想正準備將自己的IT系統拓展至全球,取代目前的IBM系統。
「這樣,我們就一定能重回併購前的高盈利水平。雖然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可能需要3到5年時間。」楊元慶說,聯想(中國)的最新PC市場份額已達35%。他對聯想大中國區總經理陳紹鵬領導的聯想(中國)確實「一直很放心」,但仍將會持續不斷地給其施加壓力。「我相信,紹鵬不會輕鬆。35%之後會有更大壓力。因為他必須考慮進一步發展的問題,比如除了PC外,我們是不是可以拓展到更寬的業務領域。」
聞聽此言的陳紹鵬一直在微笑。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說:「壓力確實非常大。」因為中國是聯想「後院」,作為本土市場負責人,聯想成長越快,未來遭遇的挑戰就越大。
目前,戴爾不但擴充了廈門組裝基地,且開始以體驗店補充它的直銷,以進一步深化本土化;惠普則試圖借雙核平臺轉換的價格落差衝擊聯想。而宏碁已將歐洲新營銷模式全面移向大陸,過去兩季,它的PC全球出貨增長率名列第一。同時,三大對手祭出了降價大旗,並高調宣揚中國戰略。這被視為聯想(中國)後院起火,真正遭遇「棄利爭市」。對此,楊元慶認為這「太司空見慣」,因為競爭對手的降價,往往只是將上遊零部件的降價部分,體現在終端產品上,炒作傾向更為明顯。「我們不怕價格戰,因為有更大的價格調整。」他透露說,今年3月,聯想進行了機構重組,預計每年可省下2.5億美元,如果要打價格戰,聯想完全可以拿出一半來應付威脅,另一半保持利潤。
曾率領聯想華南創造年度業績增長600%的陳紹鵬表示,他信心「還是蠻足的」。因為一方面,聯想國際化給中國本土注入一個很好的全球化平臺,另一方面聯想(中國)畢竟有非常明顯的領先優勢。
陳紹鵬未談及新業務拓展,事實上,目前聯想早已不是純粹的PC類公司。今年8月,它的手機業務已躥升為本土市場卓越。此外聯想也已成為移動存儲、閃聯等新領域的領先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