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匄的歷史評價如何?士匄的兒子是誰?
2023-12-08 02:10:16 2
士匄是春秋晉國一位極其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以及法家先行者。在士匄的家族史中,我們發現了這樣一條規律,那就是他們家的人對於法律的嗅覺都太靈敏了,幾乎人人都懂法,能創造法。
士匄的祖父是士會,士會的祖父又是士蒍,這三個人對晉國的法律建設都作出了不小的貢獻。其中士蒍最早創立了晉國的法律,他所創的刑法規定到了晉悼公時代都還在沿用,可見其法律思維的超前性。士會先從事於秦,後被趙盾迎回晉國,也對晉國的法律事業做了貢獻。到了士匄這一代,士匄直接寫了一部被稱作「範宣子刑書」的刑法之書來,只不過他的這本書被晉國的貴族們封存起來了,後來晉國的政治秩序出現了混亂,貴族們才將他的這本法律拿出來,治理了晉國的內亂。
士匄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人們除了知道他是法家的先行者以外,對他還有什麼評價嗎?他的兒子又是誰呢?
其實,士匄除了在法律上面很有天賦以外,在政治和外交方面也是一把好手。舉幾個例子,公元前570年,晉悼公讓士匄出使齊國,目的是讓士匄將齊國拉入晉國的陣營,說白了就是要讓齊國的國君齊靈公籤訂盟約,臣服於晉國。這是一
件難度係數很高的任務,因為十多年前,齊國和晉國的矛盾很深,晉國的郤克還曾受到過齊國的羞辱,齊國也被晉國打敗過,在晉軍手下吃了不少的苦頭。現如今,晉悼公要和楚國重新爭霸,齊國這個大國是無論如何也要拉攏的,這樣一來其餘的小國就要仔細掂量自己的分量了。士匄來到了齊國,他並沒有感到為難,而是從容的覲見了齊靈公,然後將晉悼公指派給他的任務告訴了齊靈公。《左傳》記載到:「寡君願與一二兄弟相見,以謀不協。請君臨之,使匄乞盟。」這是士匄所說的話,而齊靈公當時的反應則是「齊侯欲勿許,而難為不協,乃盟於形外。」齊國和晉國結盟以後,滕、薛等國也開始動搖起來,紛紛投奔了晉國。
在這件事之前,也就是晉悼公繼位以來的這兩年時間裡,有好幾次結盟大會齊國都推辭而沒有參加,很明顯齊國國君齊靈公並不服這位年紀輕輕的晉國國君晉悼公,甚至生出了反意。所以,士匄最終能使齊靈公答應會盟,實在不易,這正是士匄外交能力高超的證明。
士匄在政治方面的能力也十分出色,當執政大夫荀罃去世後,按理說該他去頂替執政大夫一職,但他將這個位置讓賢給了荀偃。此後晉國朝政出現了「諸卿和睦」的情形,晉國的發展也開始提速。別小看士匄謙讓的這一舉動,晉國能夠內外團結一心,就是士匄的功勞啊,這比什麼兵強馬壯厲害多了好不好,直接就讓脾氣暴躁的各個大人物和平相處,不為了一時的利益而爭鬥,為晉國霸業考慮。
在士匄自己執政的期間,晉國上下沒有盜賊,盜賊都逃跑到秦國去了。他將法律和政治建設聯繫在一起,使得晉國的社會秩序穩定了許多。
士匄和他的先祖們一樣都十分出色,他的後代也是一樣。士匄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他的女兒是欒黶的妻子,他的兒子就是士鞅,即範獻子。士鞅和他的父輩們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和自己的父親士匄。士匄能夠讓賢給荀偃,但是士鞅卻是一個極其貪得無厭的人。在晉朝為官的時期,士鞅為了打壓趙鞅,無所不用其極。最後趙鞅選擇了回到自己的封邑,壯大自己的封邑。趙鞅在苦心經營自己的封邑的時候,士鞅卻還在晉朝中鞏固權勢和打壓其他人。士鞅在世的時候,士氏的權勢和地位應該是最大的,因為他能將國君視為無物,不就是權力已經高到可以不害怕國君的威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