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愷之與吳道子誰是「畫聖」?顧愷之的「點睛」的故事
2023-12-07 20:02:41 2
顧愷之和吳道子,都是中國古代繪畫界的泰山人物。顧愷之是東晉時期繪畫代表作家,由曹植《洛神賦》繪就的《洛神賦圖》是中國古代十大傳世名畫。吳道子是唐代時期繪畫代表作家,有《送子天王圖》等作品傳世。
不論是顧愷之還是吳道子,兩人的繪畫水平都極其高超,都是以擅長肖像畫而出名。吳道子的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於佛道、人物,而顧愷之同時也有表現凡人戀慕洛水邊女神的《洛神賦圖》為代表。而且最為奇特的是,顧愷之和吳道子都有「畫聖」的稱呼。那麼他們兩個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畫聖」呢?
唐代張懷瓘評價顧愷之說:「張僧繇得其肉,陸探微得其骨,顧愷之得其神。」
宋代大文豪在《書吳道子畫後》評價吳道子:「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書至於顏魯公,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能事畢矣!」
張懷瓘評價顧愷之用了比較法,對比三位畫肖像畫的畫家,說的是畫一幅肖像畫,張僧繇只能畫出人物的表面形象,陸探微畫的肖像畫能夠稍微觸碰根骨,但更多的還是對參照物的描摹。對於顧愷之評價就很高了,表明顧愷之的人物肖像畫不僅形似而且神似,可以說是形神兼備。不但將人畫的像,而且能表現出人物的精神實質和個性特徵。
蘇東坡評價吳道子,說吳道子是一位奇才,是一個全才似的畫家。人物、鬼、山水、樓閣、花木、鳥獸無所不能,無所不精,被民間塑像工匠們奉為「祖師」。他的繪畫自成一派,鬼斧神工。
兩位畫家都是畫藝超絕之輩,但是「畫聖」的稱號只有一個,而得到這個稱號的是「吳道子」。當然不是說吳道子的繪畫水平就一定超過顧愷之,而是因為吳道子是被唐宣宗直接定為「畫聖」。古代皇帝權利極高,甚至有直接封地神的能力。比如說現今常見的門神尉遲恭和秦叔寶,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賦予的神位。
一國的最高統治者都已經直接給吳道子定下「畫聖 」的稱號了,大家自然不會反對,所以吳道子就被公認為是「畫聖」。
不過一個稱呼並不能代表顧愷之繪畫水平就低於吳道子,每個人心中都有桿秤。顧愷之和吳道子兩人都有稱「聖」的資格,都擔得起「畫聖」之稱。
顧愷之畫技高超,特別是在肖像畫方面,可以說顧愷之的繪畫特點在當時有劃時代的意義。他的繪畫形神兼備,不僅傳遞精神實質,而且還具備性格特徵。顧愷之本人認為,畫肖像畫最重要的是「神」,而「神」的表達在於眼睛。這個觀點和今日我們說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類似,因為眼睛是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最直接反映地方。
顧愷之出生沒有多久,母親就去世了,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長什麼樣。長大之後,看見周圍玩伴都有母親,唯獨自己沒有,於是就時常追問自己的父親,為什麼自己沒有母親。他的父親告訴他有,他的母親只是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顧愷之於是又追問自己的母親長什麼樣。
顧愷之的父親耐心的為顧愷之形容,顧愷之通過父親的述說,一點點的畫出了自己的母親。他的父親每次都給予肯定,但是顧愷之知道父親並不滿意。直到有一次,他畫出了一副傳神的眼睛後,他的父親才兩眼放光,說「像,像極了」。
顧愷之還曾經在一座叫瓦棺寺的寺廟畫了一幅畫,以作捐贈。他在廟裡的空白青碧上面寫了捐贈百萬。
廟裡的和尚都認為他是來搗亂的,想把他的畫塗掉。但是顧愷之卻阻止了,並且畫了一副沒有眼睛的神佛畫像。要求前來觀看的人,每人要捐十萬錢給寺廟;第二天捐五萬錢,此後多少有廟裡的和尚來定。
顧愷之的畫作十分出色,引來許多人觀看。等到最後一天點睛之時,更是人頭攢動。顧愷之當眾點畫維摩詰眼珠時,寺門大開,如同神光顯耀,滿城鬨動,競相前來觀看,還真就湊夠了百萬的香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