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書有何功過?對欒書的歷史評價
2023-12-08 00:47:21 3
春秋時期,晉國出現了第一位權臣,他叫趙盾,他的權力對君權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身份和地位,用來形容趙盾是再合適不過了。自趙盾以後,郤缺、荀林父、郤克等人都沒能達到趙盾執政時期的那種「目空一切」,直到郤克破例提拔了下軍將欒書為正卿以後,晉國歷史上的又一位權臣出現了。
雖然同是權臣,但是欒書和趙盾之間卻有很大的不同。他們之間的不同體現在多個方面,趙盾雖然作風強硬,但是卻忠於國君,即使晉靈公只是一個不懂政事的君主,他還是願意忠於他,替他治理晉國,安撫百姓,定國安邦。反觀欒書,他的作風不止是強硬,他的忠心也不是對於國君,而是忠於自己的理想信念,為了達到目的,他可以不擇手段。下宮之難就是他不擇手段的一個最佳的詮釋。在還沒有成為政治高層的時候,欒書圓滑狡黠,攀附於權貴顯赫的趙氏,又依附於執政大權在握的郤氏,友好荀氏等等,無不體現了他的圓滑的處世之道。然而,掌握了大權的欒書卻開始步步緊逼他的政敵們,趙氏就是一個例子,趙括、趙同等人反對他,他就設計偽造假證,坐實了他們的罪名,讓趙氏這個百年望族就此消亡。手段不可謂不卑劣、不殘忍,但也正是因為他手段殘忍血腥,這才使得他執政時期,晉國和楚國的爭霸不至於落於下風。
欒書對晉國霸業的維護有著非同常人的堅決,即使是當霸業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相關的時候,他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維護霸業。晉厲公時期,欒書已經執政多年,權勢和地位都已經極高了,這時候的欒書開始經營自己的名聲和形象,想要樹
立好的形象。公元前575年,鄭國再一次背叛晉國歸附於楚國,晉厲公大怒,召集大臣們開會討論,決定要攻打鄭國,給鄭國一點顏色瞧瞧。範文子認為晉厲公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若是開戰,必定會增長晉厲公的這種氣焰,以後他只會更加囂張,不知檢點;反之,如果晉國的外部有這麼幾個強敵在的話,晉厲公就會勵精圖治,有所收斂的。但是,欒書卻說,在自己執政的階段裡,怎麼會容許晉國霸業受到威脅的存在呢?於是他贊同攻打鄭國。僅僅因為一個「面子」問題,但不只是欒書的面子,還有晉國的面子,鄭國三番五次無視晉國霸權,就只能攻打他了。
欒書對晉國霸業的執著,使得他執政期間,除了爭奪國內的權勢以外,他的全部精力就放在了晉國的霸業上。晉國在欒書執政期間,他將晉楚爭霸推向了高潮。可見,晉國在欒書的帶領下,暫時緩解了國內的政治權力糾紛的問題,國家實力有所提升。
但是,樹大招風這句話可不是沒有意義的,欒書權勢過大,始終有一天會給自己以及欒氏帶來災禍,就像曾經的趙氏一樣。首先出手的就是欒書曾經的盟友郤氏,郤剋死後,執政大權落在了欒書手中,欒書因此而一路順風順水。因著郤克對欒書有提攜之恩,郤氏的郤錡剛開始也挺支持欒書的,但是權欲之心爆棚的欒書最終引起了郤錡的不滿。郤錡決定培養郤氏的勢力對抗欒書,他先是讓自己的弟弟郤至進入了卿族,之後又將郤犨引入卿族,這下子晉國的三郤勢力就形成了。三郤是欒書的第一大政敵,他們屢屢和欒書作對。恰好新君晉厲公是一位「勤政」的國君,意圖架空欒書的權力。欒書同時面對兩股勢力的威脅,於是欒書發怒了,他不但殺掉了晉厲公,還滅掉了郤氏滿門。就這手段,這權勢,堪稱是無法無天了!以前趙穿殺掉晉靈公,那是因為晉靈公是一個大昏君。如今欒書殺死晉厲公卻是因為晉厲公和他爭奪權力。就是因為這樣,欒書才會為自己的子孫麼帶來滅門之災。
總之,欒書的一生就是在權力爭奪中度過的,他雖然有復興晉國的理想,但是更多的卻是放在了如何維護權勢上,甚至不能做到忠於國君。他應該就是一代奸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