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學家呂南公《南公傳》的故事 呂南公詩詞選
2023-12-07 22:37:26 1
呂南公生於公元1047年左右,去世於公元1086年,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字次儒,簡稱南公。呂南公幼時聰慧,少時讀書勤奮不倦,及長博聞強識、涉獵豐富。他在詩歌散文方面都有所成就,作文章求古道,主張文章經世致用而不是花花架子,文風綺麗卻無絲毫內涵。
呂南公有有灌園集二十卷,《文獻通考》傳於世,不過都有些正,大家 不一定會喜歡看。在《南宮傳》中流傳了許多有趣又有哲理的小故事,倒是可以博大家一樂。
說是又一個叫陳策的人,有一天買了一頭騾子回家,準備用來馱人和東西。但是買回家中才發現,騾子脊骨高高的,根本就不能加鞍,自然也就不能馱人了。陳策不忍心將這頭騾子賣了,於是就將騾子放到野外的草房裡養著,讓他自生自滅。
陳策的兒子是個狡猾有頭腦的人,看見這頭騾子幹養著,白花錢,於是就想將它賣了。他去找了一個經紀人,兩人最後商議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等到一個經過這裡的官人死了馬的時候,將騾子的脊骨磨平,對人說這騾子能馱東西。官人死了馬,正缺個馱貨的,於是就花大價錢把這匹騾子買了。
陳策得知這個事情,連忙追上官人,對那官人說明事情真相。但是那官人誤以為是陳策不想將騾子賣給他,於是把騾子藏起來了。最後還是陳策再三解釋,親自演示,才讓官人知道了真相,將騾子退回並感謝他。
有一個人到陳策這裡買銀器和絲綢,作為自己女兒陪嫁的嫁妝。但是陳琦卻並不將絲綢賣個人家,買主十分不高興,說:「我看見你庫房裡有這東西,為何不賣給我呢!」
原來這絲綢是早先有人抵押給陳策的,後來那人死了,陳策就一直保留著。過了這麼長時間,這絲綢已經有些朽了,不耐用。別人買來是做嫁妝的,陳策心善仁意,自然不能將殘缺的貨物賣個別人。
有一個叫危整的人去魚市上買鮑魚,給稱斤的經紀人玩弄手段,暗中給危整多稱了不少。危整沒花多少錢,就買了許多的鮑魚。等到賣鮑魚的人離開後,經紀人就對危整說,給他多稱了這麼多的鮑魚,希望作為感謝,危整能請自己喝酒。
危整聽了十分驚訝,連忙追趕上去,找到賣鮑魚的人,將差的錢給補了。等回來的時候,他還是請了那經紀人喝酒。只不過對經紀人勸說:「你只想要點酒罷了,為什麼要欺騙貧困的人呢?」
還有一個叫曾叔卿的人,他購置了一批陶器,想要運到北方賣掉,用來交換物品,一來一往間,能賺不少的差價。但是最後這個想法還是未能成行,那批陶器就閒置了。
後來來了一個人,願意出錢將曾叔卿的陶器整批買了,曾叔卿將陶器交給他,並收了錢。他問道:「你買了這批陶器做什麼用呢?」那人回答他,想要向他一樣賣到北方,賺取差價。
曾叔卿聽了之後,立刻說:「如今北方正發生戰亂,這匹陶器是不能安全運到北方交換物品的。我不能害您,這批陶器我不賣了,萬不能讓你受損。」
其實這個時候,曾叔卿家裡十分貧寒,已經快吃不起飯了,家中妻兒都在忍受饑寒。但是為人要有仁義,曾叔卿覺得自己不能損人利己,於是將錢退還給別人。
《調笑令.行客》
行客,行客,身世東西南北。家林迢遞不歸。歲時悲盛淚垂。垂淚,垂淚,兩鬢與霜相似。
《調笑令.華草》
華草,華草,秀髮乘春更好。深心密竹紛紛。妖韶隨處動人。人動,人動,王孫公子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