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頤為什麼阻止蘇軾弔祭司馬光?程頤的代表詩詞
2023-12-08 03:50:01
人物檔案
姓名:程頤
別稱:伊川先生
字號:正叔
諡號:正公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北宋
出生地:湖北黃陂
出生日期:1033年
逝世日期:1107年
封爵:洛國公
封號:伊川伯
信仰:儒學
職業:哲學家、理學家、教育家
主要作品:程頤文集
主要成就:開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
這件事情發生在宋哲宗元祐元年,丞相司馬光去世的時候。
司馬光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後世人對這個人並不陌生,畢竟早早就從「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中知道了他。
司馬光在宋神宗時期,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而未曾得到宋神宗重用。因為知道宋神宗是打定主意要實行新法,於是司馬光自己選擇了倒退一步,辭職回鄉,專心編撰《資治通鑑》。
雖然司馬光不在朝堂,但他仍然是舊黨的代表人物。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繼位之後,被高太后重新任用,成為丞相,執掌國家大權。
蘇軾和程頤都受到司馬光的提攜了,所以司馬光去世之後,兩人自然是要前往弔唁的。巧的是,兩人前往弔唁司馬光的當天,正好是太廟大典。
大典結束之後,蘇軾領著一班大臣想去弔祭司馬光。在後世人看來,蘇軾去弔祭司馬光是沒什麼問題的。所以程頤是為什麼會阻止蘇軾呢?
程頤自己給的解釋是:「《論語》裡說過」子於是日哭,則不歌。「那天太廟大典,大家剛剛聽過奏樂,唱過歌,如何能在同一天去弔祭呢?
蘇軾對此卻並不以為意,反駁道:《論語》裡也沒說」子於是日歌,則不哭。「於是不顧程頤的反對,領著一班人前往弔祭。
按照風俗,孝子應出來招待客人,接受弔祭。蘇軾左右等了好一會兒,卻仍不見司馬光的兒子出來,找人一問才知道。倒不是司馬光的兒子對蘇軾有什麼不滿,沒有出來招待,純粹是程頤攬住了人,不讓人出來呢。程頤給的理由是,如果孝子真的孝順,就應該悲傷得無法見人。
蘇軾聽了這個理由後,嘲諷道:」伊川可謂糟糠鄙俚叔孫通。「眾人聽後大笑,程頤本人羞的臉都紅了。
後世有人分析,這也許就是蘇軾和程頤兩人後來關係惡化的起源。
程頤的詩:
《秋月》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裡,白雲紅葉兩悠悠。
《春日》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