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錦州筆架山遊記作文
2023-12-09 03:15:41 2
【篇一】筆架山風景區,位於我國東北遼寧省西部,面對渤海,鄰近錦州港。山有三峰,二低一高,形如筆架,故而得名;每至潮退之後,山與海岸之間便現出一條三十餘米寬、二公裡長的「天橋」,俗稱「天橋」。
記得在我四年級的時候,我和姥姥一起去了筆架山,因為我們去的晚,海水蓋住了通道,所以我們沒有一飽筆架山的風景,很是可惜。筆架山的風景區以筆架山島和「天橋」為主要景點,對於這個天橋的成因,有個神奇的傳說:傳說在很早以前,靈霄宮的中元仙子和下元仙子,早就想下到凡間遊玩。下凡期間,他們看見三座山峰,蒼翠蔥蘢,非常秀美,就降落在人間。可是當時,百姓們卻因沒有船隻,而不能一飽眼福。兩位仙子就商量為大家做件好事:修建一座堤壩,將筆架山與海岸連接起來,為人間造福。可兩位仙子鑄造的壩堤,擋住了惡龍的通道。後來他們終於戰勝惡龍。可是仙子們見日薄西山,不能久留,只好匆忙返回。這座未完工的壩堤,在漲潮時就被海水淹沒,而在落潮時,又能現出海面,供人們行走。這就是今天稱作的「天橋」。「天橋」是仙子們辛辛苦苦鑄造的,當人們站在天橋上的時候,一定能感受到那樣的心,那種想幫助多數人、想跟多數人的心貼近的心,不管經過百年千載,它都會發光。
我很喜歡筆架山它那迷人地風景,使我陶醉,我希望筆架山能永遠保持這個樣子。我愛筆架山!
【篇二】都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不是仁者也不是智者,卻十分愛遊山玩水。仲春時節,叔叔帶我去爬筆架山,我心情很是激動,終於能體會到「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我們乘著小車,沿著彎曲的盤山公路來到筆架山下,我被那幽靜的古道和清脆的鳥鳴聲吸引了。在陡峭的古道,越走越深,一種「曲徑通幽處」的感覺油然而生。古道旁生長著許多參天大樹。鬱鬱蔥蔥的枝葉投給人們一片片陰涼。滿山的杜鵑花在微風中搖曳著婀娜的身姿。大樹下生長著許多形態各異的蕨類植物,它們個個彎腰鞠躬,向遊者們微笑致意。
到了半山腰,我累得不行了,雙腿發軟,坐在一個小亭子裡休息,一陣陣微風吹來,涼爽極了。我抬頭隱隱約約望見了雄偉的筆架山尖,那山尖直逼雲霄,大有「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氣勢。小亭旁開滿了杜鵑花,引得成千上百的小蜜蜂嗡嗡地鬧著,蝴蝶們飛來飛去,正陶醉於這美麗的畫面時,叔叔便叫我繼續前行。
腳下的這條蜿蜒曲折的古石道,好似永遠也走不完,峰迴路轉。我抬頭望去,看見了雄偉的筆架山近在咫尺。於是我們加快了腳步,沿著古老的石道,終於到達了筆架山山頂。我和叔叔品嘗山泉池中的泉水,真甜,一股涼爽的氣流淌進我的心田。
我和叔叔來到筆架寺前,還有幾個香客到這裡來燒香。我站在寺前的護欄上,俯視大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個凸起的小球,那是山,山坡上星羅棋布地臥著些小村莊。那一棟棟嶄新的樓房和這些此起彼伏的群山,構成了一幅水墨畫。
轉身便看見了雲霧繚繞的天橋。我和叔叔急不可耐的沿著潔淨的水泥路面,攀著石塊,爬到天橋上,站在山頂上,把一切美景盡收眼底,涼風微微地吹拂著,極像母親溫柔的手撫摸著。站在惠安城的最高點,終於體會到「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社會在發展,農村在進步,農村建設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希望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能留下更多的完整山勢的奇峰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