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路上國旗下演講稿
2023-12-08 23:02:56 1
追逐夢想之路就是意志品質的較量,誰的意志品質更堅定,誰就能笑到最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逐夢路上國旗下演講稿,歡迎大家參考!
【1】逐夢路上國旗下演講稿
曾經駐足在操場邊上,痴迷地看著籃球在那群玩伴手裡跳躍飛舞,活力四射,我卻不能走近;曾經在月朗星稀的晚上,聽著室友鼾甜的夢語,伴著他們幸福的睡相,我輾轉反側,難以入夢。
我的夢在哪裡?我很迷惘。
父母寄予我太高的期望,他們希望兒子出類拔萃、卓然不群。我也曾有這樣的心志,刻苦學習、心無旁騖;修煉品行,處處用心。可是當我有一天突然發現,我的微小失誤連父母都不寬容,我的身邊沒有一個可以傾訴苦悶的對象時,生活的色彩便在我面前一點一點地消失了。每天一樣的飯菜,每天一樣的課堂,每天走同一條路,每天都是灰色的心情。一切的一切都是這樣平淡無味,我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是個孤獨的行者!
考試以後,別的同學都如釋重負,狂奔到球場釋放青春的活力,我卻一人獨坐在教室,望著窗外秋意漸濃的景色,不禁悲從中來。成績怎樣不願去想,只感到滿心裡都是惆悵、落寞、悽涼。毫無鬥志、百無聊賴,只好選擇去圖書館尋尋覓覓……一本一本,包容著智慧與思想,知識與真理的巨著呈現在眼前。我漫無目的,一冊一冊地翻閱著,終於一則故事牽住了我的目光:有一次一名新聞記者問大文豪蕭伯納:「蕭伯納先生,請問樂觀者與悲觀者的區別何在?」回答是富有啟發性的:「這很簡單,假如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見這瓶酒的人如果高興地大喊:『太好了!還有一半!』這就是樂觀主義者;反之,如果對著這個瓶子嘆息:『糟糕,只剩下一半了!』那就是悲觀主義者。」故事看完了,我思緒翻騰,我不就是那個悲觀的人嗎?
辦完借閱手續,帶著那本書走出圖書館,走在校園的小路上,仿佛身旁伴著無數智者。我微笑著與迎面而過的認識和不認識的老師或同學招呼致意,走到操場的一角,在一塊草地上坐下來。夕陽將餘暉慷慨地拋灑在整個校園,在這緋紅的天幕下,眼前是一幕又一幕朝氣蓬勃的畫面。
許多的煩悶在那個傍晚煙消雲散,我理解了父母對我的期盼,也明白了我的夢想和父母的期望不是矛盾衝突的,鬥志又重新在心裡點燃。我不是個孤獨者,我是個追夢人,在追夢的路上,我重新把樂觀裝進行囊,將晚霞織成信心披在肩上。
奔跑在逐夢的路上
20xx年7月,第四輪「逐夢他鄉重慶人」廣州福建報導組輾轉粵閩六個城市,經受住颱風與高溫的輪番考驗後,順利完成對十位精彩人物的採訪。作為採訪團隊成員,我時常想,參與這一場規模空前的媒體行動,收穫的不能只是在別人的逐夢路上開闊眼界,應該還有對記者自身的觀照。
「我在重慶的時光只有一年多。當時八九歲,只因我母親是重慶巴縣人,『八一三』日本鬼子佔領了上海,我們才舉家回重慶逃難的。」耄耋之年的女指揮家鄭小瑛在採訪前給我發來了一封長信,講述她為什麼把重慶視為第二故鄉。「為了躲避日機的轟炸,我們一家住在南山老君洞半山坡上的鎮江亭裡。鎮江亭的二樓住著抗戰七君子之一史良,來往的都是沈鈞儒這樣的民主進步人士,當然會對幼年的我留下愛國的印象,也為我後來的人生道路指示了方向。」
當我們面對面訪談時,說到重慶,老人激動不已。「我與重慶的感情離不開我媽媽。在當時她是『放小腳』的先鋒,是家族中衝破穆斯林不允許子女與『外教人』通婚家規的第一人,還是現代女子體育的第一代教師。我遺傳了她骨子裡與生俱來的重慶性格,做事只會勇往直前。所以我經常說,我就是一個地道的重慶人!」
重慶的童年記憶,在鄭小瑛的心裡勾勒出家與國的輪廓。逐夢路上,她成為新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
農民工楊賢洪製作的國防武器模型氣勢磅礴,我們嘆為觀止。他說,「反正一看到這些軍事方面的武器,就特別愛好,無可救藥,就是喜歡它!」
或許在有些人看來,農民工本身的收入就不高,還花精力和財力去做武器模型、宣傳國防教育,實在無法理解。然而二十年不遺餘力地走來,他不僅做出了名堂,也終究獲得了人們的肯定。
「當初在你最艱難、連妻子都不理解你的時候,你靠什麼堅持下來?」我問。
「我十歲生日的時候,父親給我的生日禮物是個小筆記本。他在裡面寫了這樣一句話,『賢洪吾兒,希望你做暴風雨中的雄鷹,不願你做溫室中的弱苗。希望你像柳樹那樣,插到哪裡都能活。』幾十年過去了,筆記本早已不見,但是這句話卻刻在我心裡了。」
後來我發現,大多數逐夢者都是如此:在自己逐夢之前,內心深處的一些細節,已經註定了日後的成功。
楊賢洪當然也不例外。
帶著大量的採訪素材,我們回到重慶。二十天裡,十個精彩故事給我們帶來的頭腦風暴,其強度並不亞於採訪途中遭遇的颱風。和搭檔寫稿編片至深夜,那些精彩片段重又浮現眼前,他們的逐夢經歷讓我大呼過癮。這種體驗無比美好,是記者收穫的一筆特殊的財富。那些逐夢他鄉的重慶人,那些令人感動的、敬佩的、難忘的面孔在我的鏡頭裡,表達的並非豪言壯語,而是在各自人生道路上保持初心、不斷前行的品質。
天亮後又有新的採訪,前路是否遙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忘初心。
【2】逐夢路上國旗下演講稿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你們好!很高興和大家探討關於夢想的問題。
有人說,這是一個不需要夢想的時代,夢想太假、太空,遠沒有盯緊眼前來得實在。其實夢想很實在,遠的,可以到幾十年後,你打算成為一個什麼什麼家,近的,可以在方寸之間,一所好高中,或是一個好排名。不管它是什麼,我們人總需要找到一個超越一日三餐層面的力量之源,它是一個奔頭、一個盼頭,讓你受苦受累都不會放棄的東西,你找到了它,它就是你的夢想。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