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枝亂塵惑楚軍的故事 欒枝有何功績?
2023-12-09 00:21:36
公元前632年,晉楚爆發了城濮之戰。楚國攻打背叛自己的宋國,宋國宋成公向晉國的晉文公求救。由於宋成公的父親曾有恩於晉文公,現在又逢晉楚爭霸,晉文公答應援救宋國。晉文公聽從先軫之言,以攻打曹衛為主線,側面分散楚軍實力,減輕宋國的壓力。曹衛不敵晉國,曹國的國君甚至被晉軍抓住,如今只能聽從晉國的命令。
楚成王見宋國在晉國的幫助下,成功拉攏到了秦國和齊國兩大助力,形勢對楚軍十分不利,於是他決定收兵回國。這次帶領楚軍的是楚國的權貴之族若敖氏,子玉、子上、子西都是軍中的主要將領,他們若敖氏在楚國地位很高,這一次他們竟然不聽從楚成王的命令,依然對宋國進行剿滅,由此造成了楚軍不得不和晉、秦、齊三國勢力對抗的惡劣局面。
子玉先派了使臣向晉文公求和,以宋、曹、衛三國的安危來威脅晉文公答應放過曹衛兩國,他楚軍便放過宋國。晉文公不吃這一套,表面上答應了,暗地裡卻已經和曹衛兩國達成協議,曹衛叛楚而歸晉。子玉見曹衛叛變,大怒,終於忍不住直攻晉軍大營。這時候,晉文公不但不下令迎敵,反而要求晉軍撤退。最後晉軍一共撤退了90裡,文公也算是兌現了當年受楚成王之恩後所許諾的「退避三舍」的諾言。子玉追到了城濮,要和晉國大戰一場。他先是請子上去向晉文公傳遞了一封請求大戰的請戰書,語氣很是不屑:「聽聞晉軍將士們勇猛,今天我子玉就想來討教討教,晉文公應該不會不答應的嗎?畢竟只是玩玩而已,我下手不會太重的,您就在一邊觀看就可以了,您覺得怎麼樣?」
子玉遞交的這一封請戰書讓晉營上下都分外氣憤,這世上怎麼會有這麼驕傲的人呢,還敢來對晉軍囂張。晉文公手下的欒枝很擅長這種舞文弄墨的東西,他筆鋒一動,寫到:「我們國君已經聽到您的命令了,當初楚成王有恩於我們國君,就算如今追趕我們的只是楚國的一個令尹,我們國君也要兌現諾言,才退兵到了這裡,怎敢和楚王作對呀!既然楚國要求一戰,那麼我們聽從便是了,也請您告訴楚軍們好好執行楚王的命令,明天一大早我們再見吧!」欒枝的話有理有據,將晉國置於一個守信重諾的地位,如今是因為被楚國要求一戰才不得已攻打楚國的,要是最後楚國敗了,晉國也不算是白眼狼。子玉見信以後很生氣,晉國這些老狐狸真的太狡猾了,不過他有信心打敗他們。
子玉率領中軍,為若敖氏親兵;子西率領左軍,為楚國的正規軍;子上率領下軍,為陳、蔡以及其他楚國盟國之兵。晉軍分為了上、中、下三軍,其中下軍攻擊楚國右軍,時間一久這支右軍就開始潰敗。於是欒枝帶領著一支下軍開始向上軍趕去,並和上軍一起攻打楚軍左軍。子西是一個勇猛的將領,他帶領的又是真正的楚國士兵們,所以不好打敗,他們第一次進攻失敗了。欒枝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命令士兵們在戰車的尾部綁上柴草,當晉軍和楚軍交戰的時候,晉軍們假裝撤退,並將綁有柴草的戰車跑在前方,後面掀起一大片的塵土,讓子西以為晉軍敗勢已經顯露,引誘子西帶兵追趕。欒枝的隊伍和上軍隊伍重新會合以後,晉將先軫則率領中軍前來截斷這支孤軍深入的楚軍,子西被圍攻,傷亡慘重。此時的子玉所領導的中軍還沒有出動,但他看到了左右兩軍都已經失敗,知道自己這一仗必輸無疑,為了保存若敖氏的有生力量,他沒有讓中軍進入戰鬥,而是帶領逃出來的子西和子上回國了。
在這次大戰中,欒枝能夠機智的想到用柴草所掀起來的塵土迷惑楚軍,誘敵深入晉軍,實則行包圍殲滅之實。能想到這種辦法的,一定要足夠琢磨到敵方將領的心思才行,說明欒枝不止是文墨功夫了得,對於人的性格也能看得明白。在晉文公的稱霸大業中,欒枝以及先軫、狐偃等將士們立下了很多功勞,是文公不可多得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