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有哪些故事(古學霸趣聞杜牧才學第一無可爭議)
2023-04-12 21:41:14 3
杜牧有哪些故事?大唐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戊申科狀元,姓韋名籌,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杜牧有哪些故事?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杜牧有哪些故事
大唐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戊申科狀元,姓韋名籌。
韋籌的出生年月及籍貫均不詳,金榜題名後為官亦不顯,只是做了個太學博士這樣的低級教育小官。韋籌本人籍籍無名,著名詩人溫庭筠為他寫的一首詩《題韋籌博士草堂》,倒是青史留名了。這首詩是這樣寫的:「玄晏先生已白頭,不隨鵷鷺狎群鷗。元卿謝免開三徑,平仲朝歸臥一裘。醉後獨知殷甲子,病來猶作晉春秋。滄浪未濯塵纓在,野水無情處處流。」
從溫庭筠這首詩的內容看,這位韋籌狀元日子過得比較清貧簡樸,平日裡只知一門心思做學問,筆耕不輟,即使有病在身也不曾有所鬆懈。看起來,他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老學究,為人生活都很單純。
著名詩人杜牧,是韋籌的同榜進士同學。杜牧,乃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市)人氏。他在參加本科考試期間,發生了一段比較有趣的科舉故事。
跟其他考生一樣,杜牧在考試之前,也向一些名人投遞了「行卷」,請他們對自己進行提攜推薦。在杜牧請託的人中,有當時德高望重的大名士吳武陵。吳武陵讀了杜牧的詩文之後,對他的才學極為賞識,決定對其參加科舉考試之事幫忙到底。
本科的主考官是崔郾,吳武陵跟他有些交情。有一天,吳武陵找到了崔郾,對他說,「聽說你主持本科考試,我特意來向你推薦一個優秀考生。我知道你很忙,不一定有時間仔細看他的作品,不如我來給你朗誦一下,你聽聽水平到底如何。」說罷,就展開一篇文稿,有板有眼、字正腔圓地朗讀開來:「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
吳武陵所朗誦的,便是杜牧的名作《阿旁宮賦》。崔郾也是個很有學問的人,一聽之下不由大受震撼,深為杜牧的才華所折服。朗誦完畢之後,吳武陵對崔郾說,「怎麼樣?這個杜牧水平沒的說吧,本科狀元是不是應當歸他呀?」 崔郾心說,若論文採,這樣的文章不要說是其他考生,就連我這主考官也寫不出來。平心而論,狀元頭銜自然應當歸這樣的考生。
儘管這樣想,崔郾嘴上卻如是說:「不好意思啊吳老先生,本科狀元人選已經基本定了,沒法考慮杜牧了。」吳武陵聽了,跟崔郾商量道:「既然狀元不行,那我做個讓步,就讓他進前三吧。」 崔郾面露難色,說道:「前三也不好辦了。」吳武陵就有點發急,不依不饒地追問,「前三都不行,那前五總可以了吧!」老先生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崔郾只能點頭應允。
吳武陵走了以後,在場的其他人都對崔郾說,杜牧這個人是個有名的風流才子,喜歡沾花惹草,社會影響不太好,能錄取他就不錯了,不該給他一個好名次。崔郾說,「其實對杜牧這個人的品行我也有所耳聞,但吳老先生的面子我總是要給的。哪怕杜牧是個殺豬賣肉的或者二傻子,我既然答應了吳老先生,也不好再更改了,更何況他還那麼有才呢。」就這樣,杜牧本科考試就得了第五的名次。
從這段故事可以得知,生性風流不羈的杜牧,因為做事不拘小節,從而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壞了名聲,進而對自己的科舉仕途帶來了負面影響。人在江湖,名聲為重。所以,為人處事不能只圖一時痛快,不計後果。不然的話,就可能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雖然沒有拿到狀元稱號,但心態很好的杜牧,並沒有因此而牢騷不滿。在他看來,能拿第五也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錄取結果公布之後,杜牧特意賦七絕一首,表達了自己進士及第後的無比喜悅之心情。這首七絕,就是比較有名的《及第後寄長安故人》:「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秦地少年多釀酒,卻將春色入關來。」
縱觀杜牧的一生,確實桃色故事多多。比如他與美女張好好、杜秋娘之間的風流韻事,再比如他與一位吳越少女著名的十年之約,等等。而這些風流韻事的發生,又都激發了杜牧的創作靈感,催生了一些膾炙人口的詩歌名篇,例如《張好好詩》《杜秋娘詩》《嘆花》等等。由此看來,愛情確實是一種強大的文學創作動力。
人性是複雜的、多面的。雖然杜牧風流不羈,但他也是一個有能力、有作為的官員。杜牧做過膳部員外郎、比部員外郎、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這樣的京官,也出任過黃州刺史、池州刺史、睦州刺史、湖州刺史這樣的地方大員。所到之處,杜牧倒也能盡職盡責,展現出了不俗的理政才幹。尤其是在地方任職期間,杜牧能夠關注民間疾苦,積極興利除弊,為百姓做了一些好事善事。杜牧還是個軍迷,喜歡談兵論戰,他的一些軍事見解,也頗有獨到之處。
杜牧是唐代傑出詩人、散文家,人們喜歡將他與杜甫合稱為「大小杜」,又將他與李商隱並稱為「小李杜」。杜牧的詩作,以七絕著稱,內容多為詠史抒懷之類,情感深沉凝重,遣詞造句精到別致。比如七絕《赤壁》,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佳作:「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他的一些寫景之作,也廣為人們傳誦,比如著名的七絕《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讓人有些費解的是,作為一代文豪,杜牧辭世之前為自己撰寫的墓志銘,文筆卻平實無奇,全然不見昔日風採。寫完自己的墓志銘之後,杜牧在家閉門不出,將自己的大部分文稿付之一炬,僅保留下十之二三。這件事,也挺讓人費解。
杜牧以四十九歲之壯年便溘然長逝,令人不由為之扼腕。不然的話,他一定會留下更多的傳世佳作。
壹點號谷荻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