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尷尬表情(尷尬明明是微笑)
2023-04-12 19:55:08 1
最近,23歲的重慶小夥張鵬莫名其妙遭到了客戶的投訴,理由是對顧客太傲嬌。在後續溝通中,張鵬得知,原來這是一個表情惹的禍。
微信溝通發微笑表情 被指「陰陽怪氣」
張鵬目前在重慶一家裝飾公司做客戶對接工作。最近,他接待了一位女顧客小陳,雙方在店裡溝通得挺愉快,彼此加了微信。隨後,小陳常通過微信諮詢他相關問題,張鵬也一一給予回復。
沒想到兩天前,他突然被主管告知,自己被小陳投訴了。主管還讓他趕快跟客戶溝通處理,還告誡他對待客戶要有耐心,不要陰陽怪氣。
這讓張鵬覺得很奇怪,回憶這段時間自己跟小陳的溝通,彼此之間並沒有爆發任何矛盾。他正準備在微信上問問小陳什麼情況,沒想到已經被對方拉黑了。隨後,他只能打電話跟小陳溝通,對方告知他,投訴的原因是張鵬在每條回復後面都會加一個微笑的表情。
用微笑.jpg到底怎麼了?
隨後,記者聯繫上了小陳,她表示自己聊微信最討厭收到的就是「微笑」這個表情。
「現在大家都知道這個表情挺內涵的,表達不滿又不想撕破臉的時候就會用這個表情」,小陳說。張鵬作為客服,給顧客發這個表情實在太陰陽怪氣了。
小陳的說法讓張鵬覺得很鬱悶。雖然他還是給小陳道了歉,但這件事讓他越想越覺得委屈。張鵬告訴記者,發這個表情是他的習慣,此前也從來沒有接到過這樣的投訴。
令人尷尬的「微笑」 其他人也曾中招
25歲的陳芳同樣是因為這個令人尷尬的「微笑」而惹惱了客戶。
陳芳在跟客戶聯繫時,發了幾次微笑表情,沒想到就接到了客戶的來電,對方在電話裡很生氣,表示如果有情緒可以說出來,不要這麼陰陽怪氣。
陳芳也費了很多精力跟對方解釋,「從那之後我就不會再給對方發微笑表情了,怕引起誤會。」
專家:別被「表情」誤了事
重慶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周小燕認為,網絡溝通中配上表情,原本是為了讓文字溝通更生動有趣。如果因此造成不必要的誤會,需及時用語音溝通,讓對方能通過語氣感受到你的真實態度,以便化解誤會。
當然,人與人交流中,不應該太過敏感,千萬別僅以表情來判斷對方的態度。
小編:表情包,你會用了嗎?
本文來源:都市熱報、央視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