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兒子李經方介紹(李鴻章之子李經方)
2023-04-12 05:48:01 1
翻看近幾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不難發現這些全球最有錢的大佬們不是從事計算機網際網路行業就是從事房產開發,尤其是地產業,這個行業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有利可圖。
晚清名臣李鴻章之子李經方就曾是安徽蕪湖最大的地產商,他在蕪湖的故居極盡奢華,至今仍被當地人津津樂道。
相對於李鴻章的赫赫威名,李經方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更不知道他是李鴻章的兒子,說是兒子,其實從血緣上講應該算是侄子。
1855年,李鴻章的六弟李昭慶喜得麟兒,取名李經方,轉眼時間到了1862年,這一年幾近不惑之年的李鴻章仍膝下無子,為了不讓兄長"絕後",李昭慶將李經方過繼給了李鴻章,就這樣李經方成為李鴻章的長子。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李經方過繼給李鴻章後不久,李鴻章的一妻一妾先後為他生下兩個兒子,不過儘管有了親生兒子,李鴻章還是將李經方當成自己的嫡長子,對他傾盡關心與愛護。
李經方自小聰明伶俐,李鴻章對他寄予厚望,不僅請來當世大儒教他學問,還重金聘請英、法、俄三種語言老師教他語言。
李經方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栽培,他能說五國語言,尤擅英語,李鴻章是晚清傑出的外交家,他出使各國的時候都會帶著李經方,在耳濡目染下,李經方也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
雖說是李鴻章一手將兒子帶入外交行業,但是他基本上沒有給李經方施展才華與能力的機會,清朝晚期,當外交家也不是一件好差事,經常要替軟弱無能的清政府背鍋。
當年,李經方代替父親代表清政府與日本籤訂《馬關條約》遭到不少罵名,到了辛亥革命時期,李經方早已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無奈之下他回到老家蕪湖,開始了經商之路。
來到蕪湖後,李經方主要涉足兩個產業,一個是投資房產,另一個是開辦輪船公司。他在當地創辦了"利濟輪船公司",添置了大大小小几十條船,既有客運也有貨運,如今位於蕪湖港一號碼頭對面的利濟港就曾是李經方輪船公司的所在地,船運生意讓李經方獲利不小。
但抗戰爆發後,李經方公司裡的船要麼被國民政府徵調,要麼被敵軍炸毀,要麼被廢棄,總之因為這場戰爭,李經方的輪船公司在經營二十多年後不得不選擇倒閉。
多年的外交生涯讓李經方增長了見識、豐富了頭腦,鍛鍊了膽識,當年他回到蕪湖,拿出大筆資金購買了老城郊外成片成片的荒地,後又在這些荒地上建造房屋,在他的規劃下,昔日的荒地轉眼變成了成片的住宅區與商業區,光是房租就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當時李家後人在蕪湖都擁有很多房產,但是最多的還屬李經方,據說解放後,經過盤點,光是李經方名下的房產就高達276幢,總面積近300畝,相當於28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也難怪李經方被認為是當時蕪湖最大的地產商。
李經方在蕪湖有一處私宅,當地老百姓稱之為"欽差府",這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建築,亭臺樓角、雕梁畫棟無一不彰現這座大宅的奢華。
宅子的大門口立著兩座氣勢磅礴的大石獅子,石獅子腳下還踩著一隻小獅子,寓意子孫綿長,抬頭向上看,精美的冬瓜梁上雕刻的精緻的花紋,窗柩上也刻著花鳥蟲魚,這是徽派三雕之一的"木雕",紋理間展示著匠人高超的手藝,這也是這座宅子最值錢的地方,可以說是無價之寶。
更何況,放在那個年代,一般的大戶人家根本用不起木雕,更不要說像李家這樣大的雕刻面積,一定耗費不少錢財。
越過大門,映入眼帘的就是照壁,這在當時是只有大戶人家才有的,照壁上書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此福暗含多子多財多田多壽多福,也是唯一一個五福和一,不過現在大家能看到只是一個複製品,不是真跡。
整座大宅主要以木質建築為主,是一個兩層三進的大宅子,包括有基本的會客室、起居室、書房、帳房、門房等等,如今在正廳旁邊還有一個展陳館,館內主要介紹了李經方生平事跡、李家與蕪湖的淵源,以及陳列了李經方在蕪湖的所有房產。
根據不完全統計,李經方在蕪湖大概有5000餘間房,完全擔的起"房產大王"的稱號了,他的房產也被稱為"李漱蘭堂"。
整座宅子無論是整體構造還是布局陳設都非常講究,既符合徽州民俗又體現主人個性,彰顯房屋主人的品味和經濟實力。
3年前,李經方故居對外開放,買票即可參觀,來安徽蕪湖旅遊的人一定會來看看李經方的這所豪宅,可以說前來參觀過的遊客無一不感嘆這座大宅的奢華。
在蕪湖有這樣一句話:"蕪湖有個大花園,火車在裡面跑三年",這個"大花園"指的就是李經方故居,雖說話語之間略有誇張,但也正說明了這座大宅面積之廣、美景之多。
如今李經方已經離世多年,但他賦予這座宅子的意義不會消失,這座宅子具有強烈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與同時代的很多人相比,早年的外交官經歷讓李經方思想開明、敢想敢做,只不過受當時大環境的限制,他沒法實現自己的抱負,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李經方曾主張廢止陋習。
儘管在當時的社會沒有引起大的反響,但是他還是影響到了李鴻章,當時李家的女人是那個年代官僚家族中為數不多放腳的女性。
對李經方感興趣的人可以去實地參觀一下李經方的故居,或是在網上搜一下相關圖片,欣賞一下精美的"木雕",看看李經方的生平大事,感受那個時代的奢華。
走進那座大宅子,跨越歷史的長河,在幽深的庭院樓閣間仿佛能看見當時的李氏家族是如何生活的,這座宅子不僅僅是名人故居,也是藝術美和建築美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