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三條線代表什麼(1999年的三條暗線)
2023-04-11 20:06:23
解密三條線代表什麼?第一條暗線,私有化讓俄羅斯實力斷崖式衰竭,ECU(埃居,歐洲貨幣單位)升級為歐元,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解密三條線代表什麼?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解密三條線代表什麼
第一條暗線,私有化讓俄羅斯實力斷崖式衰竭,ECU(埃居,歐洲貨幣單位)升級為歐元。
俄羅斯的私有化起始於1992年,1992年6月,俄羅斯國會通過的證券私有化方案規定把大部分股份出售給企業的職工和管理者,一小部分出售給外部投資人。俄羅斯企業私有化將前蘇聯74年積累的國有資產經過估價,按1.49億人口,每人一萬盧布,無償轉讓給每個公民。每人只象徵性地支付25盧布,即可領到一張面值1萬盧布的私有化券,購買企業股份或住房,或委託給投資基金,該券不記名、不掛失、可轉讓和兌現。結果導致拋售,西方資本趁機低吸,據俄杜馬聽證會公布的材料,從1992年到1996年,私有化給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按1995年價格計算,超過9500萬億盧布,相當於衛國戰爭期間損失的2.5倍,發生惡性通脹,81%的國民經過這樣的私有化後沒有了存款。
據俄羅斯國家杜馬私有化結果分析委員會委員弗·利西奇金提供的數字,俄羅斯已出售的12.5萬家國有企業,平均售價僅為1300美元,其價格之低廉創世界紀錄。俄羅斯500家大型國有企業實際價值超過1萬億美元,但只賣了72億美元。僅1996年一年,因國有企業私有化造成的損失就比希特勒侵蘇戰爭使國家財產遭到的損失還要多得多。(向張捷先生致敬)
1991年,歐元的創建進程開始,直到1999年1月1日,歐元誕生。歐元誕生1年內,因為科索沃戰爭,貶值將近30%,這一年,可以看作是歐元、美元的較量。
第二條暗線,94年開始的第一次車臣戰爭,以俄羅斯慘敗告終。為了維護葉爾欽的權威和選舉,車臣在外部勢力幹涉下,勉強沒有獨立,但是已經脫離了獨立國協的控制。在99年6月12日,俄羅斯慘敗於科索沃之後,車臣宣布「建國」,於是1999年8月,第二次車臣戰爭打響,直到第二年的4月15日「結束」,俄羅斯大勝。
不同於第一次車臣戰爭,(1)第二次車臣戰爭是剛剛接手葉爾欽的普京主導。(2)外部勢力明顯收手。(3)作為北約東擴的讓步和瓦解南聯盟的交換,俄羅斯換來高加索地區的穩固(收拾殘局的機會)。
第三條暗線,大國出局,大使館被炸,可能和這一條消息有關:
地點:義大利、瑞士、奧地利三國。
時間:3月20日,
在訪問期間提出了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五點主張:一、應堅持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的原則。二、應堅持用和平方式處理國際爭端的原則。徹底擯棄冷戰思維和由此而產生的各種強權行為。三、應堅持各國主權平等的原則。國家不分大小、貧富、強弱,都是國際社會平等的一員,都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四、應堅持尊重各國國情、求同存異的原則。五、應堅持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
3月24日,北約炸彈在科索沃炸響。斡旋失敗。這裡的關鍵詞是「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除了南聯盟拍巴掌,對於美、俄、北約,都沒用。話語權是打出來的,沒有威懾力做後盾去規劃「新秩序」有點引火燒身的意思了。
不過誰也沒想到,是2000磅的飛彈回應「新秩序」的倡議。
倒推回來,聯合國最終在6月12日達成關於科索沃的決議,標誌大國和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和北約的對抗以失利告終。
大國拿到兩個籌碼,一個是逼迫對手道歉賠償(有助於加入WTO),一個是軍事技術的提升(傳聞)。
如果說米國道歉,太輕了,可以仔細研究二戰後的米國,從來沒有以國家名義對其它國家道過歉。反而對於弱小國家,極盡侮辱之能事,甚至用一試管洗衣粉作為證據發動侵略。
第一條暗線,造就了一位悲劇人物--葉爾欽。「休克療法」、第一次車臣戰爭,科索沃戰爭,無一勝績,末期意志消沉,迷戀杯中物,終於在1999年12月31日隱退。
美元戰勝歐元(第一回合),米國利用科索沃戰爭,分裂歐洲,打斷俄羅斯和歐洲相互融合的進程,同時羞辱了東方大國。加上逃脫「拉鏈門」,柯林頓一箭四雕,風頭出盡。
第二條暗線,北約東擴的方向極其明確。一是把俄羅斯的勢力逐出巴爾幹,二是在高加索取得立足點。1999年,是北約瘋狂進取、志得意滿的一年。這一年,是北約正式轉變為進攻型組織的首秀元年。
第三條暗線,改革開放的每一步,都是那麼的不容易,大國發聲,必須以炮管口徑為背景。
下文要說說為什麼北約是進攻型組織,看穿這一點,才可以理解普京的無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