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橫店群演日常生活(橫店群演的真實生活)
2023-04-12 09:50:44 1
因為疫情停工了好幾個月,原本在3月開機的劇組,不得不繼續停擺。到了7月,橫店影視基地終於又熱鬧了起來,各個劇組都在準備開始拍攝了。
橫店迎來「開機潮」,大量劇組突然湧入,酒店、群演、器材等需求也隨之急劇上漲,各劇組間出現了搶資源的情況。
作為中國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橫店影視城相當於中國影視行業的重要地標。
最近十幾年的電影電視劇,大多是在橫店拍攝完成的,如《甄嬛傳》、《潛伏》、《琅琊榜》等有名的熱播劇,也是在橫店進行取景拍攝。
橫店影視城的修建其實源於一個契機,1996年,謝晉導演為電影《鴉片戰爭》尋找拍攝場地,當時的橫店集團老總徐文榮,抓住這個機會,提議出資修建廣州街景區給謝晉導演拍攝。
在修建了廣州街之後,橫店又修建了明清建築群,甚至1:1複製了故宮。自此開始,橫店發展起了一個佔地面積巨大的影視拍攝基地。
雖然橫店的建築都是人造的,不比真的古蹟,但是在這裡,你可以一天就逛完故宮、老上海,還有廣州街。橫店不止是一個影視拍攝基地,還是了一個極受歡迎的旅遊景區。
在橫店,有眾多的名演員、名導演,還有無數遊客,但他們來來往往,只有一群人,長年駐紮在橫店,他們的名字叫:橫漂。
橫漂大多數都是群演,他們來自全國各地,他們曾經做過各行各業。但是他們都選擇了到橫店來,有的也許只是為了混口飯吃,有的也許是趁著課餘來體驗的學生,有的也許是懷揣著一個演員夢的普通人。
而且,在橫店當群演的門檻非常低,只要能提供身份證明,就可以到影視城演員公會註冊,然後就會拿到一張群演的通行證,在偌大一個橫店裡,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機會。
劇組拍完戲就會撤離,而他們會繼續留守,等下一個劇組來。
橫漂們穿梭於各個劇組之間,叫得好聽一點是群演,其實不過就是跑龍套,等劇組通告,換上要求的服裝扮演各種路人甲。
這些服裝,不知道已經被多少群演穿過,又破又舊,說不定一股酸臭味。但儘管再髒再臭,群演們也沒得選擇,因為他們幾乎是橫店裡的最底層,在各種影視劇中只是充當無人注意的背景。他們穿什麼,他們穿的衣服有多髒,沒有人會在意。
畢竟,橫店從來不缺群演。
當然,雖說是群演,但也會分個三六九等。單純當人肉背景的群演待遇最低,稍微有些戲份或臺詞的,工資可能會多十幾或幾十塊。
大多數的橫漂,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電影夢想,但是夢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在橫店裡追夢一點也不容易,房租一個月幾百塊,比較簡陋。
有的甚至不允許明火做飯,橫漂們只能在外面吃。但是他們的工資並不高,普通的群演一天也就百幾十塊,每個月的收入,就只是在三千左右,只能勉強過活。
去到橫店,除了拍戲,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畫面,一群群演蹲在或坐在地上吃盒飯。據說橫店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雖然同場同劇組,但是群演和劇組是不在一塊吃飯的。
拿著單薄的酬勞,待遇也不高,但橫漂們的工作卻一點也不簡單。碰上夜戲,儘管臺詞不多,甚至沒有臺詞,連正臉都沒有,群演還是需要跟著劇組熬夜熬通宵。在三四十度高溫的夏天,還可能需要為了等就位,在太陽底下暴曬幾個小時。
辛苦是一回事,有時候群演的工作甚至很不安全。
拍戲時,有的群演需要吊威亞,這已經算輕了,有的甚至要在身上點火,身邊還有爆炸的火藥。操作一旦不小心,很容易就會受傷。
群演的苦,也不是一般演員受得了的。之前熱播綜藝《演技派》中,演員吳佳怡只是客串了一天群演,就滿臉淚花地哭訴「當群演太難了」。
群演中待遇比較好的是特約演員,也許是在橫店打拼多年和導演劇務混得熟,也可能是長相出眾受觀眾歡迎,又或許是骨骼驚奇學過功夫能當替身,還有的是和明星的體型比較像。
所以他們可能和劇組籤約,就不用每天在橫店裡等活,只要跟著劇組,保證隨叫隨到就可以。而他們的收入也比普通群演,高上數倍甚至十倍。
有的橫漂覺得光靠當群演跑龍套難以餬口,所以他們除了拍戲,還會搞搞直播當網紅,拍攝自己橫漂的生活,拍其他演員或明星的劇組日常,或者拍一些有劇情的自製短劇。
特別是近半年,因為劇組不能開工,橫漂們紛紛在網上謀出路。有的橫漂自從直播後,收入反而比當群演還要高。
但更多的群演還是不忘初心,他們選擇繼續留在橫店,是為了自己當演員的夢想。爾冬陞導演有一部電影作品叫《我是路人甲》,講述的就是橫漂們在橫店追夢的故事。
到底橫漂能不能成為明星演員?答案是可以的,每一個橫漂都不過是個普通人,但是他們有夢想,哪怕機會渺茫,他們仍然敢於追逐自己的夢想。只要不斷努力,相信會有成功的一天。
衝啊,橫漂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