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靈筆錄豆瓣,靈魂偵探案
2023-04-01 22:25:26 1
探靈筆錄豆瓣,靈魂偵探案
文/司馬平邦
《探靈檔案》曾是騰訊公司的自製網劇,網劇版男主角更是著名的陳冠希,而當時它播出的時候也曾轟動一時,是我鮮少每集都要湊趣一看的題材。
網劇版《探靈檔案》的故事類型還是比較傳統的,每一集都有一個特別懸疑的開頭,但最後解開疑惑的故事結尾往往有種舉重若輕、讓人有出乎意料的感覺,這多半是因為故事的男主角,即盲點偵泰陳博涵並不是一個職業警察,而只是一個熱愛偵破的房產中介職員而已。
陳博涵破案與警察破案,有個最大的區別,就是他不掌握警察的刑偵手段和刑偵技術,而更強調了他的心力,強調他的異於常人的思維邏輯和推理判斷能力,所以劇情總讓人腦洞大開。
這部電影版《探靈檔案》,由北京幾家文化傳媒體公司合力製作,一改之前盲點偵探陳博涵的系列故事類型,壓縮成了一個大的,情節密度更高的新故事,雖然故事和角色的名字都沒改變,但是創作方式和思維邏輯有了很大的改變,更為電影化,所追求的情節瞬間的爆炸力也必須提升。
電影吸收了之前那部驚悚懸疑電影《京城81號》的優處,巧妙選取許多年來關於廣州市荔灣區荔灣廣場的種種古怪傳說:荔灣廣場是一座佔地4萬多平米,匯集了眾多商場、商鋪,以及高級住宅的現代化商住樓群,是一個商人扎堆的地方,而凡是商人扎堆的地方,利益得失也跟著扎堆,很多廣州當地人都知道這地方曾有多起破產後的自殺事件發生,這就像現實中有很多大橋、很多制高點容易變成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自殺之地一樣,現實中的荔灣廣場曾被人稱為荔灣屍場,一些投機失敗到一無所有,甚至負債纍纍的人在此跳樓解脫,這其實是件想來就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包括我現在坐在電腦前,端正地寫這部驚悚恐怖電影的評論,的時候。
不知,作為我的讀者,你是否也會同時感知了那麼一點點,或想起了那麼一點點什麼呢?
電影《探靈檔案》正是利用了這種現實中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驚悚恐怖感受,舉重若輕地達到了許多同類型電影用複雜的驚悚情節都不足以製造出來的那種類型效果,它的恐怖感,不是來自於正面的銀幕,而是來自於觀眾的身後,來自於他們腦後的潛意識的襲擊。
實際上,很多日本恐怖電影和香港的恐怖類型片為了製造更大的恐怖效果,會直接植入鬼的概念,但是在當下中國的主流電影中,鬼,這個東西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允許存在的,所以這些驚悚恐怖電影都最終必須是現實主義題材,他們的邏輯終點必須達到一個現實的答案,《探靈檔案》這次先擇了意會的科學,也就是介於科學與偽科學之間的邏輯推理。
《探靈檔案》還有一個妙處,就是無論是負責偵破案件的盲點偵探,還是需要盲點偵探幫助的那些在自己生活中受到恐怖威脅的人們,比如,由吳昕飾演的漂亮的女主角,由潘粵明飾演的老師,由王景春飾演的酒店廚子,等等,他們在劇情中所受到的驚悚和恐怖,從另一方面說都是有了一種相同的症狀,換句話說,這部電影是反用人們的某種心理疾病,先將其渲染為恐怖,不得不說這也是創作方式的一種大膽嘗試。
所以,這部驚悚恐怖電影的最終故事走向變成了以下3個字:解心疑,為電影中人也為觀眾,以及為盲點偵探自己解除心思上的那些不可名狀的疑惑。
我倒覺得能夠創作出《探靈檔案》這樣的故事,還真需要編劇和導演們有豐富的對現實生活的仔細觀察----以及仔細偵察,觀察是觀察自己,偵察是偵察別人,從自己和別人的些許微小而新鮮的不凡生活體驗中提煉出故事。
令我沒有想到的,還有作為女主角的湖南衛視的主持人吳昕,電影中,她出演一個失去父親多年的女兒劉欣媛,在生活中多次遭遇父親顯靈的靈異事件,因為是吳昕出演,而大部分觀眾又對她太熟悉了,思緒自然會被她自己對這些顯靈事件的主觀判斷所指引,人們出於喜歡、同情的心理,一直關注著這個女孩子的故事,而絕想不到這個外表陽光燦爛的女孩亦是一個內有心疑的人,亦是一個心理說不上完全健康的人----其實,這部電影也是在意會,生活中的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有此類的心疑,會有諸如此類的不健康,於是,我們這些持有單純的對吳昕喜歡和同情心理的觀眾,就這樣被指引著與女主角一想走上一條心理治癒之路。
這樣的結局,倒讓我們從一部驚悚恐怖電影裡得到些許的關於人生的建設性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