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曾經擊敗隋朝的高句麗,最後還是被唐朝徵服

2023-04-01 21:12:44 3

  公元668年,唐軍在第五縱隊的幫助下攻克了平壤城,享國700餘年的高句麗宣告滅亡。但在不到半個世紀之前,他們剛剛擊敗了隋煬帝發起的三次遠徵,甚至由此觸發了隋朝的崩潰。

  那麼,作為隋朝的嫡系繼承者,唐朝何以超越前人?依靠那些進步收穫最終勝利呢?

  突厥對隋末中原局勢的影響深遠

  自秦漢以來,中原和北方遊牧民族就在此長彼消中展開互動。前者的鼎盛程度,往往取決於後者的興旺程度。若草原上出現能夠整合各方勢力的強者,中原政權就不得不向北方屈膝。當草原勢力陷入分裂,中原政權就會立刻取代草原強者的位置,君臨整個東亞。這種現象在隋唐易代時表現得尤為突出。

  公元7世紀初,源自山西的李家在東突厥汗國幫助下擊敗各路豪強,從而建立起新的唐朝。隨著自己羽翼漸豐,唐朝很快就和原來的宗主國發生劇烈衝突。當然,戰勝了王世充、竇建德和劉武周等這些水平不一的突厥附庸,並不能確保唐軍在面對突厥本部時也那麼無往不利。

  公元626年,頡利可汗的大軍逼近長安,迫使李世民繳納了大筆保護費,史稱「便橋之盟」。值得玩味的是,慄特商人很可能是充當了這次秘密談判的中間人,為兩者牽橋搭線。

  由於唐太宗和隋煬帝一樣得位不正,所以在當時不敢有太大動作。但他同樣渴望進行對外擴張,來增強自己的合法性。只是因為草原帝國的強力壓制,在完成準備前都要必須選擇默默蟄伏。高句麗王國也因為有了東突厥這個屏障,得以繼續致力於和新羅、百濟的戰爭。所以,這一時期的唐朝和高句麗的矛盾相對緩和,保持著熱度不高的封貢關係。

  不過誰也沒想到,在便橋之盟數年後,東突厥汗國的國勢就急轉直下。先是貞觀初年,蒙古高原上白旱等自然災害頻發,人畜死傷不可計數。接著,頡利可汗和幽州的突利可汗、河套的已故處羅可汗嫡子鬱設射,為爭奪最高權力而血親相殘。然後,又是漠北的鐵勒諸部不堪突厥的沉重剝削而起義。待到公元629年唐朝正式出兵北伐,東突厥汗國已經形同滅亡。

  於是,唐太宗就不費吹灰之力的接收了東突厥汗國遺產。根據一些學者推測,唐朝在629-630年之間收留了120萬人口。其中不乏驍勇善戰的突厥、契丹、奚人等部落民,軍事實力大大增強。東突厥汗國的滅亡,同樣也敲響了高句麗的喪鐘。十多年後,大量的原東突厥汗國臣民將作為唐軍先驅,率先攻入高句麗境內。

  高句麗對東突厥汗國的瓦解尤為驚恐。一方面,他們耗費極大的人力物力,在631年完成了西部邊境長城。準備蜷縮在高牆之後,躲避東北亞政治勢力大洗牌的狂風暴雨。另一方面,高句麗王廷日益傾向於放棄遼東,試圖在唐軍奪取遼河流域前佔領整個三韓之地。

  公元631-641年的之間,高句麗王國也發生略遜於東突厥汗國的內亂。國王建武和大貴族蓋蘇文兵戎相見,結果是國王和一百多位貴族慘遭殺害,蓋蘇文成為高句麗的實際統治者。

  蓋蘇文原本出身平壤系貴族,日常都要隨身攜帶5把刀。因行事極為兇暴,號稱東部大人。他也是高句麗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獨夫,對貴族階層和無辜平民均進行了清洗和屠殺。導致了王國各個階層的凝聚力嚴重下降,貴族和平民畏懼他之餘又對其異常憎恨。

  在沒有強敵入侵時,蓋蘇文或許能用鐵腕手段維持他的暴政。不幸的是,他在對外關係上也決心效法先前的廣開土王,一昧道蠻幹。在無視唐朝的警告後,繼續對新羅開展大規模攻勢,給了唐朝以開戰藉口。

  公元644年,唐太宗發動了第一次對高句麗的遠徵。在這場規模遠小於隋朝的遠徵中,大批遼東系高句麗貴族毫無鬥志,紛紛陣前倒戈。若非安市城城主材勇阻滯攻勢,恐怕唐軍會攻佔鴨綠江以北所有的高句麗領地。

  作為遼東系高句麗貴族,材勇也曾擊敗過蓋蘇文,迫使後者承認他對安市城的權力。唐太宗更是對他讚不絕口,臨別撤退之際還特意贈送了布匹,表彰他的頑強不屈。

  力主消滅高句麗又不一味消耗糾纏的李世民

  唐朝從隋朝的失敗中總結出經驗,並從前期的試探性進攻中摸索到高句麗人的弱點。唐軍將領沒有寄希望畢功於一役。相反,他們利用自己野戰優勢,不斷對高句麗的主力機動部隊進行聚殲,並定期掃蕩高句麗國境。等對手因失血過多而衰竭,方才實施雷霆一擊。

  唐太宗在644-648年之間,又對發動高句麗發動了三次遠徵,俘虜和擊斃的高句麗人多達50萬以上。這讓鴨綠江以北高句麗領地陷入一派蕭條。伴隨著人口掠奪的是物質經濟打擊。唐軍長達數年的攻勢,已經嚴重幹擾了遼河流域的農業生產,使這一地區陷入饑荒和貧窮。雖然唐朝為此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相比高句麗的損失來說還是不算什麼。何況,唐朝本身就有高句麗人望塵莫及的資源優勢。

  到李世民去世,鴨綠江以西、遼河以東的廣大地域已被唐軍佔領。只剩下安市、國內、烏骨城等幾座孤城在負隅頑抗。龍興之地的易主,是高句麗不可承受的創傷。這不光意味著王國失去了主要生產區,也在很大程度上切斷了高句麗人和北方親族的聯繫。

  即便國內因戰爭的創傷而滿目瘡痍,執掌高句麗的蓋蘇文家族依舊不準備休養生息。在654-655年之間,高句麗人還聯合百濟進行了南北作戰。聯軍分別襲擊了唐朝的盟友新羅和僕從部落契丹,點燃了新一輪的烽火。公元660年,唐軍在熊津口登陸入侵百濟。忙於彈壓反對貴族的蓋蘇文沒有援助,坐視百濟被唐-新羅聯軍滅亡。

  公元666年,軍武強人蓋蘇文病逝。他的三個兒子泉男建、泉男產、泉男生,為父親留下的爛攤子打得不可開交。失敗的泉男生逃亡邊境,請求唐朝出兵恢復他的合法權利。

  兩年後,在他的指引下,李勣率領的唐軍攻克高句麗首都平壤城,俘虜了寶藏王和泉男建。強橫一時的高句麗王國,終於咽下最後一口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