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公安局南湖分局局長 南寧市公安局的歷史沿革
2023-04-01 20:35:43
南寧市公安局的歷史沿革
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
5日成立南寧市臨時治安委員會,22日成立南寧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同時撤銷臨時治安委員會。
軍事管制委員會軍政接管組接管國民黨南寧警察局及其下屬機構,計有:秘書室、行政科、司法科、衛生科、總務科、保安隊、消防隊、刑警隊、清潔隊和永寧、 明德、臨江、水上、江西5個分局以及興寧、寧武、上國、中興、德鄰、宣化、維新、江西、水上上段、水上下段10個分駐所,員警609名。
1950年1月29日, 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成立。
由省公安廳廳長覃應機兼任局長。
內設一科(治安)、二科(偵察)、三科(審訊)、四科(戶籍)及總務科、秘書室;下設永寧、明德、臨江、水上、江西5個分局及興寧、寧武、上國、中興、德鄰、宣化、維新、江西8個派出所和北站、亭子、水上上段、水上下段4個檢查站。
6月13日,調整機構,內設秘書室、一科(治安)、二科(偵察)、三科(保衛)、四科(戶籍)和總務科;下設明德、永寧、臨江、水上、江西5個分局。
分局下設8個派出所,及清潔隊。
同年11月,清潔隊移交市府衛生科。
1951年4月撤銷明德、臨江、永寧、江西分局。
1955年8月22日,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改稱南寧市公安局。
1958年復設江寧、興寧、永寧郊區分局。
1959年1月,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法院合署辦公, 稱「南寧市人民委員會政法公安聯合辦公室」。
對外仍稱公、檢、法3個機關,各自保留印鑑,公安建制不變。
8月,公、檢、法3家分開辦公。
1965年,市公安局設有辦公室、政治處、政保科、外線科、文保科、經保科、治安科、戶籍科、預審科、防空科、技偵科、刑事偵察大隊、消防大隊、江寧分局、興寧分局、永寧分局、郊區分局、交通隊及民生、和平、解放、寧武、水上、中山、古城、南環、建政、永寧、華強、新陽、衡陽、明秀、長崗、亭子、心圩、西鄉塘、沙井、機場20個派出所。
1966年12月, 公安局機關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衝擊而陷入半癱瘓狀態。
1967年1月23日至25日,「文化大革命」中的群眾組織數百人到市公安局「奪權」,局領導幹部被揪鬥,無法行使職權。
2月20日,廣西軍區派出代表進駐市公安局「支左」,成立公安工作臨時委員會。
3月23日,廣西軍區派出軍管小組,對南寧市公安局實行軍事管制,撤銷公安工作臨時委員會,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南寧市公安局軍事管制小組,代行公安局職能,市公安局及其下屬機構均實行軍事管制。
1968年2月17日,廣西軍區撤銷南寧市公安局軍管小組江寧區公安局局長是誰,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南寧市公檢法軍事管制委員會(簡稱「公檢法軍管會」),軍管會主任胡慶輝, 代行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法院的職能。
4月13日,南寧市革命委員會成立,下設有人民保衛組與市公檢法軍管會合署辦公,一套人員、兩塊牌子。
1970年撤銷興寧、永寧、江寧分局。
1973年7月,廣西軍區撤銷對市公安局的軍事管制。
同年10月5日,撤銷市革命委員會人民保衛組,設立市革命委員會公安局。
1976年5月26日,復稱市公安局。
1983年10月8日,邕寧、武鳴兩縣劃歸南寧市管轄,兩縣公安局於1984年1月正式歸市公安局領導。
1950年1月至1995年12月, 先後任市公安局局長有:覃應機、侯暮寒、仇凌雲、梁正、潘樹彬、劉祥、劉起泉、李緒春、陳文生、林超群、安文林、賴林平、文起潔。
郊區、城區公安分局
1973年設立郊區公安分局,局址在友愛北路32號,轄向陽、那洪、上堯、亭子、心圩、沙井、 石埠、三塘派出所。
1979年11月,在5個城區設立公安分局,分別為:興寧區公安分局,局址在北寧街69號江寧區公安局局長是誰,轄興寧、朝陽、解放、公園派出所;新城區公安分局,局址在緯武路南一裡155號,後搬遷至河堤路6號,轄南環、中山、新城、建政派出所;永新區公安分局,局址在壯志路78號, 後搬遷至新陽路214號,轄永新、華強、新陽、邊陽派出所;城北區公安分局, 局址在友愛路333號,轄衡陽、五裡亭、北湖、西鄉塘、唐山派出所;江南區公安分局, 局址在江南路西二裡6號,轄江南、水上、機場派出所。
各個公安分局均先後設立行秘科、治安科、預審科、戶政科、法規科、消防科和刑事偵察大隊及巡警大隊。
縣公安局
邕寧縣公安局 1949年12月26日,邕寧縣人民政府公安局成立,地址在南寧市南國街原辣丁書院。
1950年1月遷至亭子鎮,同年12月遷至蒲廟鎮。
1955年改稱邕寧縣公安局。
1984年歸屬南寧市公安局領導。
武鳴縣公安局 1949年12月,武鳴縣解放,成立武鳴縣人民政府公安局。
1955年改稱武
鳴縣公安局。
1984年歸屬南寧市公安局領導。
如需了解更多的收錢吧代理加盟詳情,請諮詢電話18883238888.全國招聘代理加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