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被抓,股權清零!最全年表復盤海航瘋狂史
2023-04-02 05:38:39 4
作者 | 金三福
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
陳峰被抓了!
在海航破產重組方案敲定後的第12天,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因「涉嫌違法犯罪」被海南公安採取強制措施。
這個周五晚上發出的消息,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尤其是人們都還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家債務壓頂的、搖搖欲墜的龍頭房企,揣測著它以及它的老闆,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時。陳峰被控犯罪,給這些揣測清晰指明了一種可能。
畢竟兩家瘋狂大躍進的企業,有著太多相似之處。
但這依然讓不少人深感震驚。
2018年7月3日,海航集團聯合創始人、時任董事長王健在法國墜亡。
一開始,海航董事局主席陳峰「撥亂反正」,旗幟鮮明地開始了「去王健化」,並以「賣賣賣」的方式宣稱回歸主業。到2019年底,海航因發不出工資幾近癱瘓。
人們就在等著「瓜分海航」這個驚險刺激的計劃發生。
只是,海航債務龐大而複雜,恐怕不是一紙政令就能完成交割的。
債務壓頂,資金斷裂,新冠衝擊,搖搖欲墜,雪上加霜。
煎熬兩年後,海航的破產重組終於塵埃落定。也在此時,曾帶領海航穿越魔幻十四年的陳峰,正式失足入監。
這相距王健失足墜亡,已經是第1209天。這三年多,整個海航開始加速墜落。
這背後,是海航走過的三十二年瘋狂之路。
事實上,不只是瘋狂,在海航的變遷史上,還有很多魔幻的情節,讓你簡直難以置信,這些是發生在現實生活裡的事情。
海航一切本有定數,或者說是命數。陳峰的影響,王健的陰影,也不是輕易能走出的。
作為海航集團最早創始人,陳峰的這幾十年,也是貫穿海航的幾十年。「鋼絲上的大象」、「以前買買買,現在賣賣賣」、「亞洲最有債的公司」……
我們整理海航發跡至今的32年年表發現,這家公司,與當前一些企業的危機,魔幻中有多少相似。
用3000畝地發跡
1989年,陳峰拿著海南省政府給的1000萬,創辦海航;
1990年,王健參與創建海南省航空公司和組建海航集團;
陳峰和時任海南省領導相談甚歡
1999年海口大英山機場搬遷後,機場跑道兩側的3000畝土地便由海航集團控股企業海口美蘭機場有限責任公司獲得開發權;
2001年,海航收購美蘭機場,並獲得的9000畝位於海口市中心區的老機場土地。該片土地在2008年升值數倍;
2003年SARS疫情爆發,海南航空(在2017年6月更名為「海航控股」)2003年年報宣布虧損14.74億元。海南省出資15億,注資海航;
2004年,海航與揚子江投資共同出資5億元,創立新華航空,並引入了海南省發展控股的15億資金、索羅斯基金的投資,計劃以大新華航空的名義在香港上市。在籌備上市階段,海航集團及關聯企業在大新華持股比例從15%增加到50%以上,均靠新增資本投入實現。
開著飛機買地擴張
2007年,海航資本創立,同年將房地產列為海航系資本版圖的重頭;
在這一年,海航集團也因為歸屬問題,處於輿論漩渦之中。在人們眼裡,海航一直是一家國有企業。由於股權結構不透明,輿論開始發出「誰的海航?」的質疑。
隨後,在海航集團披露的股權結構中,其早已在一系列的手法運作之下成為了一家私營企業;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大新華航空名義赴港上市計劃最終功虧一簣。飛速擴張的海航遭遇資金鍊問題,再次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海南省政府再次注資15億。美蘭機場的9000畝土地,隨著房地產價格上漲,數倍暴漲。並挽救了資金鍊瀕臨斷裂的海航,海航集團業績從巨虧轉為盈利9699萬;
2012年9月海南省政府批覆,明確由海航集團牽頭,在海口大英山片區設立和啟動海南國際旅遊島中央商務區項目。此後,相關土地價格的急劇上漲,再度成為海航展開一系列大手筆收購的「資本之源」。
海航依託這一土地資源,進行融資發債,完成自身增資40億元及向海航股份定向增發28億元,擺脫了大新華航空上市失敗引發的財務危機,同時實現集團對上市公司「實質性控制」的一系列資本運作;
2016年海航基本完成資產重組,注入了地產、機場及商業等資產。在重組前三年內,公司總資產僅為28-37 億元,而在重組完成後公司總資產規模大幅提升至970億元,淨資產規模從重組前的8-12 億元大幅提升至437 億元。
海航集團的巨無霸版圖
通過巨額土地儲備「資產證券化」的「通道轉換」之後,海航集團開始依託土地,不斷複製該模式,為其一系列「超級併購」建立起規模空前的融資平臺。
槓桿融資百科全書
2016年12月,「海航系」已成為僅次於「明天系」的國內第二大民營金控集團,其持股的21家金融機構幾乎囊括了從信託期貨到銀行保險的所有金融領域。藉助著這一「無所不包」的金融布局,海航集團打通了從傳統信貸到網際網路金融在內的數十種融資模式,其融資工具之複雜、融資領域之廣泛,堪稱當代「槓桿融資百科全書」;
海航發行了大量債券
2017年2月17日,德意志銀行公布的股東投資權變更通知顯示,中國海航集團成為德意志銀行新的大股東之一,擁有德意志銀行3.04%的投票權,投資金額超過7億歐元。5月3日,海航集團將德銀股票增持至9.92%,成為最大股東;
2017年5月4日,海航集團用剛成立僅一個月的子公司完成對Dufry AG的收購,成為這家瑞士最大免稅店零售商的最大股東。Dufry AG是瑞士交易所上市公司,在機場、郵輪、海港、火車站和市區等旅遊區域內運營大約2200個免稅商店海航集團最大股東是誰,員工數量達2.9萬,在全球63個國家開展業務;
2017年5月中旬,海航集團發行了5億美元商業抵押貸款債券,為其22億美元收購紐約曼哈頓大樓籌集資金,這也是海航的最後一筆境外併購融資。此前五個月內,海航已在併購交易中投入近1000億元人民幣;
佛祖難救黑名單
2017年6月22日,銀監會要求各大銀行對海航、萬達、安邦等多家「海外併購明星企業」境外投資借款進行風險排查。幾天之後,海航旗下喜樂航本擬以4.15億美元收購美國公司GEE34.9%股權的計劃,宣布以流產告終。此前海航及其子公司已經質押了至少240億美元的15家上市公司股票,包括希爾頓全球控股和德意志銀行的股份;
2017年6月,收購GEE期間,海航集團受到投資者與債權人的質疑,隨後公布了股權結構細節:一家在美國紐約註冊不到一年的基金會,以及註冊地位於海南省的慈航公益基金會,合計持有海航集團52.25%的股權。讓人質疑的是,一旦負債數千億規模的海航集團無力償還債務時,身為「控股股東」的兩家基金會靠什麼來為集團負債做擔保?這家慈航公益基金是什麼來頭?
2017年6月,不少媒體報導稱,陳峰和王健都信佛,有什麼事情想不開,都會佛前靜修。而陳峰長期在山上禮佛,基本上已經不管事務,由王健處理。而陳峰則將佛學文化滲入到海航每一個毛孔,在海航,陳峰會要求高管們都熟讀金剛經,還隨時抽查背誦;
2017年7月24日,一位名叫「GUANJUN」的中國人,將超過29%的中國海航集團股份(相當於180億美元)轉至紐約的一個私人基金會。導致外界再次猜測「海航究竟是誰的」,海航曾向集團所有員工發布公開信,信中稱,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會持有海航集團50%以上股份、12名自然人股東、持有47.5%,海航控股持有0.25%。
海航公布的持股情況
其中,12名自然人股東,為海航集團創始人和高管,其中陳峰、王健分別持股14.98%,為最大自然人股東。基於所有股東個人承諾,在離職或離世後,所持股份將自動捐贈至慈航基金會,慈航基金會在海航集團的持股比例會繼續增加,最終,海航將由慈航基金會所擁有;
2017年9月,在香港金管局向銀行查詢海航企業信貸情況的背景下,海航前期在香港收購的多宗土地傳出被銀行拒絕續貸的消息,不得不以企業拆借和設立高回報投資基金方式,以維繫資金鍊並吸引外部投資者入股。海航系旗下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項目,也被列入了券商機構們的「黑名單」;海外投行高盛則以「擔憂海航所有權結構」為由,暫停了海航集團旗下企業的上市承銷運作;
2017年10月,海航地產擁有房地產項目逾百個,其中持有型項目近60個,可運營面積約220萬平方米;在建項目40餘個,總建築面積近450萬平方米,其中大部份位於海南省內。海航基礎旗下另一大土地儲備來源:海口南海明珠生態島用海總面積459.32公頃,其中陸域面積 265.42公頃,相當於近4000畝。預計開發總投資大約1000億元;
2017年11月3日,海航集團發行了一筆期限為363天期的美元債,發行利率達8.875%,利息水平較三年前高出近三個百分點。這被視為海航集團「資金短缺的最新跡象」;
2017年11月10日,海航集團旗下多家子公司共同投資開發的三亞新機場填海項目因「涉嫌違法用海」,被中央提出批評並要求整改。海航集團前所未有地面臨質疑與空前嚴厲的環保監督問責。熟悉資本遊戲奧秘的國際投資者們,深諳海航將面臨的轉折,並擔憂失去了「土地平臺」這一關鍵騰挪空間的海航後續資金鍊安危。國際評級機構由此發布海航「有大量債務到期且借貸成本上升」;
2017年11月27日,海航集團公布了其核心財務數據,其中一個數據格外醒目——2017年1-11月末預計借款餘額6375億元。與之相比,集團註冊所在地海南省2017年GDP只有4462.54億元。
「全亞洲最有債的公司」
2017年11月29日,國際評級公司標準普爾宣布,將海航的信用評級從B+降至B級,並表示擔心這家公司「即將有大量債務到期且借貸成本上升」。隨後,集團旗下的天海投資、渤海金控等多家子公司隨即陷入長達數周的股價下滑。當天天,海航集團旗下子公司供銷大集(000564.SZ)宣布停牌,成為「海航系」第一家宣布停牌的上市子公司;
下班時間,突擊通知1個半小時開債券持有人會議
2017年11月底,海航的短期和長期債務已達6375億元人民幣,相比2016年年底增長了36%。包括它旗下的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在內,海航債務總額約為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國家開發銀行是該集團最大的債權人;
至此,數年中為海航併購提供了源源不斷資金支持的金融市場,在監管政策與市場情緒的雙重轉向之下,曾經「四通八達」的融資渠道,此刻卻變成一條條債務「絞索」,令海航集團緊繃的資金流「雪上加霜」;
2018年1月,海航集團債權人會議上,海航表示一季度或許會出現15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缺口。已在加快資產處置步伐,準備在上半年出售約1000億元人民幣資產。若資產處置實施順利,集團的流動性問題將在二季度得到緩解;
2018年2月1日,股市頻現「閃崩」。其中,海航集團旗下兩隻未停牌的上市公司海航創新與海越股價,在前期宣布業績預增和股東增持等多重利好消息之下,依然分別下跌9.88%和6.69%。相比2015年牛市頂峰時的股價,已下跌超過60%。
此前,海航旗下A股上市的七家子公司陸續宣布停牌,加之上市公司質押股權被短暫凍結、債券價格持續下跌以及高息融資等消息,令市場神經高度緊繃;
2018年3月,海航香港滑鐵盧,地產項目幾乎清倉。海航系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香港國際建投發布的最新財報中披露,正計劃將旗下三個地產項目全部賣出,交易金額合計17.8港元億元。在2月時,香港國際建投便將三塊啟德地塊總價220億港元賣出。
這也意味著,海航當初雄心勃勃進軍香港,通過香港國際建投收購的核心地產基本變賣完畢。這些地塊,是在一年前以270多億港元購得;
2018年4月底,海航集團發布的年報顯示,海航2017年度的利息支出為全亞洲非金融公司之冠,這筆支出高達50億美元(約合320億元),比此前一年增長超過50%;
2017年7月到2018年4月,為了解決債務問題,海航甩賣海內外600億資產斷臂求生。海航除了變賣資產,還不斷發行債券,其利率不斷創下新高。賣資產和發債仍不足以償債,5月30日,海航旗下的香港航空公司傳出正籌集3.5億美元資金,提前進行首次公開募股計劃(IPO)。這是賣賣賣之後,海航最新的籌資計劃;
海航公開招募投資
2018年7月2日,海航收購澳大利亞冷鏈運輸業務的交易因故終止,後者稱海航集團現金短缺是交易失敗的原因之一。海航集團2018年第一季度有約650億元的債務到期。
董事長魔咒
2018年4月26日晚,華安保險董事長李光榮因涉嫌行賄罪,被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檢察院批捕。華安保險的主要控股人,為海航系有關聯的海南公司。包括廣州澤達、北京國華榮、上海聖展投資、廣州百澤、廣州利迪,合計持有華安保險37.21%的股權。2014年8月至2017年9月,李光榮更是同時擔任渤海信託董事長長達三年;
2018年5月26日下午,天津農村商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殷金寶在辦公室割腕身亡。殷金寶突然離世,或與巡視期間其在濱海銀行的舊案被揭開有關。濱海銀行為海航系金融版圖成員,海航直接或間接持有濱海銀行的6.29%股權。海航系滲透的金融機構已是接連出狀況;
2018年6月海航集團最大股東是誰,海航集團股東、上市公司海航控股半年內第三次高層變更。海航控股其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化。6月8日發布公告披露了重組預案,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海南省國資委變更為慈航基金會。慈航公益基金,曾獲得監管部門國家民政部頒發的「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等多項榮譽。由國資委變更控制權,並且變更為慈善基金會,較為罕見;
陳峰和王健
2018年7月4日,海航集團發布訃告,海航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王健,在法國公務考察時意外跌落導致重傷,經搶救無效,於當地時間2018年7月3日不幸離世。王健一行約10人,在法國南部的一處風景勝地參觀時,不慎從牆上掉落,由於落差近10米,施救無果。在搶救過程中只對醫生說了一句「腳疼」,便離世。
陳峰撥亂反正?
2018年8月和9月,陳峰之子陳曉峰先後被任命為海航集團副執行長及集團董事會董事。外界質疑「海航姓陳?」
2018年9月,海航集團旗下子公司海航科技發布公告稱,終止收購北京噹噹科文電子商務及噹噹信息技術。海航的「買買買」時代自此終結。噹噹賣身計劃也由此落空。從2017上半年開始,海航科技就著手對當當網的收購之路,到最後並非海航不想收購了,相反它甚至還進行砍價談判,但當當網的態度也相當強硬「75億,不講價!」最終,這場交易還是因為海航沒錢告吹;
海航歷年「買買買」清單 製圖:金角財經
2018年11月,陳峰主持召開海航的民主生活會。對海航問題做集體反思和全面檢討。這被認為是海航的遵義會議。在他看來,「要在其他國家,我們已經死過兩輪了。」陳峰說,相當幾年時間,他都處於放下的邊緣狀態,此前被認為有點礙事。「他(王健)冒險我也不能說不是,直到2017年底告訴我發不出工資了,我才知道買了這麼多項目,問題這麼嚴重。」緊跟著,此時,海航集團主要的戰略方式可以說是甩賣和還債了,新一輪資產大甩賣也繼續開啟;
海航集團低價甩賣的瑞信大樓 海航集團低價甩賣的瑞信大樓
2018年11月底,海航控股向7家銀行組成的銀團申請貸款75億元,彼時公告的貸款用途為「用於海航集團航空主業的航油、航材、維修、起降費等經營性支出。」當年海航控股全年淨利潤則為負36.48億元,同比下降193.98%;
2019年3月15日,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航控股)公告宣布,將向 NGFGENESIS LIMITED出售2架自有波音737-800 飛機。據公告,飛機交易合同金額 2750 萬美元。也就是說,持續開始「賣賣賣」的海航,連自己飛機都拿來賣了;
2019年3月下旬,海航以約5.5億港元沽出位於香港太平山頂的盧吉道27號屋地。該物業由海航在2018年收入囊中,是香港罕有的百年豪宅,海航僅持貨1年後沽出,帳面虧損1.6億港元。該宗交易也是近年來香港豪宅市場最大宗的虧損折讓;
2019年4月底,海航集團累計處理資產3000億人民幣,清理了300多家公司。王健在任的那些年,鼎盛時期海航的業務板塊覆蓋航空板塊、大新華物流、海航資本、海航實業、海航基礎、海航旅業、金海控股等領域。
重回舞臺中心的陳峰,讓海航減除龐雜的業務,將此前的七大業務板塊,精簡為兩大產業集團和兩個事業部。在最近一輪組織調整中,曾經的海航物流集團也被撤銷,同時撤銷的還有科技事業部,海航航空成為唯一的存在。在巨額債務壓頂之下,海航集團已將除主業航空之外的所有板塊裁撤殆盡。陳峰稱海航集團流動性困難曾在2019年3月達到最高峰,但是安然度過;
2019年6月27日,海航掛牌出售旗下海南財富海灣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掛牌價格為19億元。很快,有拍賣公司發布公告稱,海航再次拋售海南的地產項目,將拋售旗下公司近13億元資產包。
即使持續賣賣賣,海航一系列「甩賣」舉措收效甚微,資金裂縫越拉越大。2019年上半年,海航淨虧損35億元,同比下降184%;而海航彼時仍有7067.26億債務待償,資產負債率72%;
2019年7月26日,以海航集團為主體發行的「16海航02」(135706.SH)私募債在出現違約。陳峰對此回應,「大家好的時候互為依存,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承認自己遇到困難,給我們點時間,變出點方式,維持長期合作關係。」
2019年7月5日,王健墜亡一周年,自媒體號「獸樓處」發布文章《海航陳峰撥亂反正》,「亂」的是王健,正的是陳峰;
2019年7月26日消息,海航控股公告,因關聯方海航集團、海航實業佔用公司資金56.70億元、9.00億元,公司收到證監會海南監管局出具的警示函。顯然,這幾家關聯公司的帳還是處於「亂」的狀態;
2019年10月中旬,海航集團官網披露了人事變動信息。時任董事長陳峰之子陳曉峰被任命為海航集團總裁。與此同時,海航集團副董事長張嶺不再兼任總裁;
2019年11月下旬,海航集團低價甩賣瑞信大樓,香港新鴻基公司聯手澳洲投行麥格理集團斥資1億英鎊(約合人民幣9.1億元)買下。海航曾在2016年以12億元買下,如今虧本以9億元轉手。經過這筆交易,海航徹底清空了所有英國地產項目。大甩賣繼續,但海航已經越來越艱難,海航員工大面積出現工資不能及時發放的情況;
2019年12月,作為海航集團航空主業的「旗艦公司」,海航控股在半個月裡連續申請貸款,合計80億元。貸款用於償還公司存量貸款以及海航控股及下屬航空公司的航油、航材、起降費、人員工資、飛機租金等經營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