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是怎麼死的?揭秘死因背後的感人故事
2023-03-30 14:18:15 2
左宗棠是晚清時期的朝廷重臣,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經歷過晚清時期的很多大事件,在收復新疆的戰役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沒有左宗棠可能新疆也沒那麼快就會收回來,史書上對於左宗棠的死只是一筆蓋過,但這其中還發生過一件感人故事。
左宗棠簡介:
左宗棠,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首領。左宗棠曾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二十歲鄉試中舉,但此後在會試中屢試不第。他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平叛陝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歷史事件。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戰爭時,自請赴福建督師,光緒十一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歲。
左宗棠功績:收復新疆之戰
19世紀60年代,沙俄已經開始吞佔我國西北部的領土。而在英國支持下的阿古柏也開始進軍新疆,並迅速佔領。見此,沙俄也迅速佔領了伊犁等地區,兩者想要快速侵吞這塊地方。在新疆被侵佔的頭幾年左宗棠一直上書要收復新疆,為了收復新疆進行了4年的準備,挑選出六萬人的精兵鍛鍊士兵各方面能力使得原本戰鬥力薄弱的軍隊煥然一新,並且在戰爭的過程中他要求士兵必須善待當地的百姓,不能做任何對百姓不利的事,受到了百姓們的歡迎為之後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1875年左宗棠指揮的西徵軍有劉錦棠所部湘軍25個營,張曜所部嵩武軍14個營和徐佔彪所部蜀軍5個營,包括原在新疆各個據點的清軍,共有馬、步、炮軍一百五十餘營,兵力總數近八萬人,但真正開往前線作戰的只有兩萬多人。經過一年多的徵戰,左宗棠指揮西徵軍,攻克了被外寇侵佔的南疆八城,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領土。
左宗棠是怎麼死的?
左宗棠是清朝末期的重臣,於1885年逝世,關於左宗棠的死史書上說的是病死的,但是對於病情卻沒有任何的描述,而根據左宗棠同時代的吳光耀《紀左恪靖侯軼事》記載,原來左宗棠是在中法戰爭期間,因憂憤時局過度而暴病嘔血辭世的,而且在臨終之前,還有一段生動的故事。中法戰爭爆發後,左宗棠於1884年9月奉命前往福建督師,指揮閩海戰役,他一到防地,就日夜奔走各營地之間,加緊訓練作戰部隊。他每到一地,即高呼「娃子們快造飯,料理裹腳草鞋,跟我去打洋人!」諄諄不絕於口,很快使軍心大振,士氣劇增。
1885年農曆年來臨之際,很多將士都在準備過年,但是左宗棠卻下令說:「今日不準過年,要出隊!洋人一定會趁過年之機攻打廈門,所有將士都跟我去打仗,我親自充當前鋒!」這時左宗棠已是73歲老人。正月初一這天,福建總督楊昌浚和福軍穆圖善前來賀年,兩人見左宗棠要去打仗,連忙勸阻說:「洋人最怕中堂大人,自然不敢來,中堂大人還是不要去了。」左宗棠一聽,聲色俱厲地訓斥兩人說:「怕是打出來的!你們不去打,洋人怎麼會怕?你們二人已是大官,你們不去,我去!」果然不出左宗棠所料,法軍真的趁過年之機,出動大隊兵船來攻廈門。但因左宗棠布防及時,又親臨前線督戰,法軍在50海裡外偵知清軍有備,只得慌忙撤退。
中法戰爭最後以中國在中越邊境重創法國侵略軍而告終,豈 料腐敗透頂的清政府卻以勝為敗,竟於1885年6月與法國籤了喪權辱國的和約,打了勝仗反而賠償戰敗者所謂「損失」。和約籤訂後廷寄福州,左宗棠大失所望,氣得全身發抖,不能成讀。他一邊大罵「李鴻章不是個東西」,一邊仍然不停高呼「出隊!出隊!有了和約我還要打,從南邊打到北邊,看皇帝奈我何!」說罷渾身顫慄不止,突然口噴很多血塊,昏迷不省人事,幾天後就離開了人世,壯烈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