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三大生態系統, 海洋生態系統
2023-03-30 15:21:37 1
(1)海洋生態系統
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與環境相互作用所構成的天然系統,廣義而言,全球海洋是一個大生態系統,其間包含許多不同等級的次級生態系統。每個次級生態系統佔據必定的空間,由相互作用的生物和非生物,經過能量流和物質流構成具有必定結構和功用的統一體。
海洋生態系統分類,目前無結論,按海區區分,一般分為河口生態系統、淺海生態系統、大洋生態系統等;按生物群落區分,一般分為紅樹林生態系統、珊瑚礁生態系統、藻類生態系統等。海洋生態系統研究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一般涉及天然生態系統和圍隔試驗生態系統等領域。近幾十年,以圍隔(或受控)試驗生態系統研究為主,主要展開營養層次、海水中化學物質搬運、汙染物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經濟魚類幼魚的食物和成長等研究。
(2)森林生態系統
由森林中生物群落及其與環境相互作用所構成的天然系統,分為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及北方針葉林等生態系統。是陸地上生物總量最高的生態系統,對陸地生態環境有決定性的影響。
在地球陸地上,森林生態系統是最大的生態系統。與陸地上其他生態系統比較,森林生態系統的組成最複雜、結構最完好的、能量轉換和物質循環最旺盛,因而生物生產力最高,生態效應最強。
(3) 溼地生態系統
根據《溼地公約》的界說,溼地包括沼地、泥炭地、溼草甸、湖泊、河流、滯蓄洪區、河口三角洲、灘涂、水庫、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時水深淺於6米的海域地帶等。
溼地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蓄洪水、操控土壤侵蝕、補充地下水、美化環境、調節氣候、維持碳循環和維護海岸等極為重要的生態功用,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因而也被譽為「地球之腎」、「天然水庫」和「天然物種庫」。 據聯合國環境署2002年的權威研究數據顯現,1公頃溼地生態系統每年發明的價值高達1.4萬美元,是熱帶雨林的7倍,是農田生態系統的160倍。溼地仍是許多珍稀野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根底,對維護生態平衡、維護生物多樣性具有特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