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快到了有什麼要禁忌的嗎(它的習俗你知道嗎)
2023-04-13 22:41:28 1
一年中的二十四個節氣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古時候的人們就是參照二十四個節氣來安排農耕活動的,在清明節的習俗中,祭奠和出遊的傳統被人們很好的傳承者,其實清明時節還有很多傳統的飲食文化,當然祖國地廣物博,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和風俗都是各不相同的;
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們當地清明節的5個習俗和5個禁忌,雖然有點迷信,但是也體現出了一些信仰和傳統文化,並不是全部都是不可取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5個要做的清明節習俗】
1、掃墓;
掃墓是清明節最重要的活動,既是緬懷先人,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清明節掃墓各地的方式都不一樣,在清明期間,我們當地會在墓碑後添加一些新土,燒紙錢、叩頭跪拜、然後放上一些祭品:一般祭品就是青團和一些水果,還有就是放上一盆菊花,以表示對先人的思念;
2、踏青;
清明過後,氣溫升高,春暖花開,踏春就成了大家最喜歡的活動,鄉間遍地的油菜花,公園裡滿樹的櫻花,滿山遍野的桃花和梨花,不管在哪都能成為春天最美好的風景,踏春一定要做到文明踏春,不隨地亂扔垃圾;
3、插柳;
清明時節的柳樹也都已經冒出葉子了,在老一輩的心裡柳樹有驅鬼闢邪的作用,因為清明節的陰氣比較重,所以在這一天都會剪一些柳樹枝插在門上,或者是用柳樹枝編一個環狀,戴在頭上,還能起到裝飾作用,這樣也是很不錯的;
4、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節前後大家最喜愛的一種活動,據說放風箏並不是簡單地放風箏,而是把風箏放上藍天之後,把風箏線剪掉,讓它們在天上自由自在的飛翔,據說這樣能帶走病和災,給自己留下好運;
5、吃青團;
在清明節當天,各地的飲食習慣和要吃的食物都各不相同,但有一樣是相同的,那就是吃青團,青團是一個總稱,它的口味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鹹的還可以是淡的,形態可以是青團、清明餜、清明餃、艾葉粑粑等等,但這種青的食物是一定會吃的,青色是春天的顏色,代表著活力、長壽,在這一天吃青團寓意著一家人健健康康的;
【清明節的5個禁忌】
1、身體弱的人,是不建議去掃墓的;
身體弱的人一般包括:孕婦、產婦、剛生過大病的、3歲以內的寶寶等等,都是不建議去掃墓的,因為墓地的陰氣比較重,老話說,陰氣重的地方很容易被溼氣入侵,不利於身體健康;
2、掃墓時間有講究;
俗話說「早清明、晚十一」,清明祭奠先人可以提前進行,而且時間最好選擇在上午,這個時間段的陽氣比較重,不建議下午或者傍晚去掃墓;
3、掃墓時穿衣有講究;
掃墓的時候最好不要穿顏色很豔麗的衣服,如果穿得太大紅大紫,會顯得太過顯眼,對先人不尊重;
4、掃墓的時候要嚴肅一些;
掃墓是一件比較沉重的事情,在掃墓的時候不能大聲喧譁,嬉笑怒罵,亂跑亂撞;
5、清明節這一天不能買鞋;
鞋和「邪」是同音的,因此在這一天買鞋是不吉利的,我們講究的是「闢邪」,不是「買邪」,總之就是為了圖個吉利;
【清明節雖然習俗是很多的,但大部分都是和掃墓有關係的,這體現了人們對生命的珍惜和敬重,在萬物復甦感受新生命的同時還通過掃墓來祭奠先人;】
本篇是原創文章,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收藏、關注哦,
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也歡迎在文章下面留言,
感謝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