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的君子之道(百川論道晏子)
2023-04-14 08:20:18 2
文 | 百川
晏子,男,漢族,約公元前575年生,壽命約76歲。屬相豬,星座約為射手座,山東高密人。北宋名相呂蒙正的《破窖賦》盛讚:「晏子身短五尺,使楚拜齊名相;諸葛力無縛雞,出作蜀漢軍師。」
《史記·管晏列傳》記載:「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晏子原名晏嬰,字平仲。他輔佐齊國三代國君,以節約儉僕,在齊國享有崇高威望。
「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晏子當上齊國宰相後,每頓飯從來不上兩樣肉,妻妾們的衣服,也沒有凌羅綢緞等高檔面料。上朝的時候,國君問他時,他說話總是一語中的。
「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國君能行正道,就順著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時,就對命令斟酌著去辦。因此,他在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代,名聲顯揚於各國諸侯。
齊國有一個囚徒,叫越石父,據說具有治國安邦的才能。晏子利用公出的機會,用自己專車左邊的馬,把他贖出來,並讓他和自己一起坐車回到家中。
到家後,晏子沒有來及同越石父多說話,就回到自己的房間,過了好久沒出來。越石父請求與晏子絕交。晏子大吃一驚,匆忙整理好衣帽,出來道歉。
晏子說:「我畢竟幫助您,從監獄裡救了出來,您為什麼這麼快,就要求絕交呢?」越石父說:「我聽說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裡,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會得到伸張。
當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既然已經受到感動而醒悟,把我贖買出來,這就是了解我;了解我卻不能以禮相待,還不如在囚禁之中。」晏子聽後,深感驚訝,請他進屋,奉為上賓。
晏子做齊國宰相時,有一次坐車外出。路過車夫的家。車夫的妻子從門縫裡,偷偷地看她的丈夫。他的丈夫,由於是宰相的司機,頭上遮著大傘,揮動著鞭子,趕著四匹馬,神氣十足,洋洋得意。
這天晚上,車夫回到家裡,妻子神情冷漠,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要求:要與他離婚。車夫深感意外,問她離婚的原因。妻子說:「晏子身高不過1.5米,卻做了齊國的宰相,名聲在各國顯揚。
我看他外出的時候,表現得態度謙卑,容止若思,言辭安定,經常有那種甘居人下的氣度。再看看你,身高超過1.8米,只不過是人家的車夫,卻自以為挺滿足,因此我要求和你離婚。」
「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從此以後,車夫就表現得謙虛恭謹。晏子發現了他的變化,感到很奇怪,就問他,車夫也如實相告。晏子就推薦他做了正局級的大夫。
《晏子春秋》記載:「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出使楚國,楚國欺侮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旁邊開了一個小門,讓晏子走過去。
晏子不同意,說:「出使到狗國的人,才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只好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
晏子拜見楚王。楚王以貌取人,傲慢地說:「齊國沒有人嗎?竟派你做使臣。」晏子回答說:「齊國的人,多得展開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揮汗能成雨,摩肩接踵,何謂無人?」
楚王說:「既然這樣,為什麼派你,來做使臣呢?」晏子答道:「齊國派遣使臣有一個規矩,賢明的使者,見賢君;不肖的使者,見不肖的君主,我是最無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國了。」
楚王自討沒趣,但是還不甘心。在宴請晏子時,大家喝得正高興,突然,有兩個官兵,綁著一個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問:「綁者何人?」近侍答道:「他是齊國人,犯了盜竊罪。」
楚王瞟了一眼晏子,說:「齊國人這麼喜歡盜竊嗎?」晏子離席,認真地回答:「我聽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它們的葉子的形狀相像,果實的味道截然不同。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
主要是水土不同啊。現在老百姓生活在齊國不盜竊,到了楚國就盜竊,莫非楚國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於盜竊嗎?」楚王尷尬地笑著說:「聖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人,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國學名篇《千字文》有言「殆辱近恥」,直譯為危險恥辱事臨頭。《晏子春秋》中,記載了「二桃殺三士」的驚險故事。「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晏子過而趨,三子者不起。」
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是齊景公手下的三員功勳卓著的武將,他們勇猛得能與老虎搏鬥。宰相晏子見到他們,也會畢恭畢敬地行禮,而他們還欠起身子,迎合一下都不願意去做。
晏子建議齊景公,為避免功高震主,造成未來的禍害,應該早日消除他們。晏子獻上一計:讓齊景公把三位將軍請來,要賞賜他們三位,兩顆珍貴的桃子。
三個人無法平分兩顆桃子,晏子便說,三人比功勞,功勞大的就可以拿一顆桃。公孫接與田開疆,都先報出他們自己的功績,分別各拿了一個桃子。
這時,古冶子認為自己功勞更大,氣得拔劍指責前二者;而公孫接與田開疆,聽到古冶子的功勞之後,也自覺不如,羞愧之餘便將桃子讓出並自盡。
儘管如此,古冶子卻對先前羞辱別人,吹捧自己以及讓別人為自己犧牲的醜態,感到羞恥,因此也拔劍自刎。就這樣,晏子只靠著兩顆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個威脅。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