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冠華的死(與喬冠華婚禮上的)
2023-04-14 09:17:51
20世紀70年代,有一位38歲的女人選擇了一位60歲已有兩個成年子女的男人結為伴侶,這一波違反世俗操作的婚姻別說是在當時,就算如今也必然遭到輿論的質疑,更何況兩人當時都是外交部有頭有臉的人。
但是他們依然義無反顧地走在了一起,並且因此不惜和子女鬧翻。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喬冠華和章含之。他們的婚姻僅有十年,卻是極不平凡的一段往事。
根據章含之女士的回憶,在與喬冠華的婚禮上有「不祥之兆」。
章含之
孰是孰非的第一段婚姻章含之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釗的養女,她的親生母親原是舊上海交際花談雪卿,與陳調元之子陳度未婚同居生下了女兒,因不願給陳度做妾,在章士釗的調節下,將女兒託付給了章士釗。
由於養父的社會地位和家境,章含之的第一段婚姻起點就很高,她的第一位丈夫洪君彥是北大的經濟學教授。
1949年還在讀中學的章含之在一次聖誕舞會上認識了燕京大學學生洪君彥,兩人相識之後談了八年的戀愛,章含之從北外英語專業畢業之後,1957年嫁給了洪君彥,結婚之後章含之繼續在北外英語系讀研,畢業後留校任教,幾年後兩人的女兒洪晃出生。
由於養父章士釗與毛主席的情誼非比尋常,於是在1963年,章含之受到毛主席親自邀請,給主席做過半年的英語老師。
其實毛主席是在考察章含之的專業水平,沒想到非常滿意,曾對她說「我們國家的外交事業就是需要你這樣的人才」,正是由於遇見毛主席這位「伯樂」,章含之的人生發生了重大轉折——她告別曾經工作過的講臺,成為了新中國第一位女外交官。
1966年,因為被當做當時北大校長兼黨委書記陸平的黑幫,洪君彥遭到批鬥,曾經的風光都不在了,每天活在恐懼之中。遭到抄家時還連累到了嶽父章士釗,對此洪君彥曾感到愧疚和沉重,而嶽父不僅沒有埋怨反而寬慰他。
在洪君彥經歷著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時光的時候,他的妻子章含之事業卻蒸蒸日上。1971年,對於剛進入外交部不久章含之來說,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這一年她與後來的第二任丈夫成為上下級,同時她與前夫的婚姻也走到了破裂的邊緣。
對於洪章二人的婚姻,據說是由於二人都婚內出軌。按章含之寫的書中所說,是由於丈夫有外遇,婚姻早已名存實亡。
但是在她前夫所述的回憶錄《洪君彥:我和章含之離婚前後》中所說,章含之實際上是隱藏了很多對她自己不利的情況,甚至把離婚的事實顛倒黑白,掩蓋了自己早就紅杏出牆的事實。
洪章這對郎才女貌的夫妻從相知相戀相伴到離婚整整經歷了二十三年。
喬冠華與章含之走在一起,源於一起出訪歐洲。曾有傳聞說,喬章兩人的婚姻是一場「被政治陰謀綁架了的浪漫愛情」,對於這個觀點,二人並沒有證實真偽。
那是1971年,兩人作為中國代表團一起出席聯合國大會,是中國在聯合國恢復合法席位之後中國代表團第一次出席聯合國大會。
那時候的章含之初出茅廬的外交官,喬冠華卻是代表團的團長。
一場臨時安排的軍事話題的會議,章含之由於缺乏對專業詞彙的準備,屢屢失誤,引得喬冠華發了火。
過後,喬團長為了緩和氣氛,請團裡的成員到房間聽音樂,聽完之後大家各自回了房間了。過了一會,章含之端著兩杯咖啡獨自返回喬冠華的房間,進去之後就再沒有出來。
就是這一次神秘的邂逅,在異國他鄉,被美國方面不明身份的人拍到了不雅照片,用此威脅喬冠華,讓他與美國方面合作,否則他作為中國高官在美國紐約發生的「緋聞」就將成為美國新聞。
喬冠華
據說喬冠華很坦然地將自己錯誤受到的敲詐通過密電還回北京。請求指示,當時在北京的周總理給出的答覆是「立即宣布結婚」。
當時的喬冠華,妻子龔澎已經在一年前病逝,確實是單身。而章含之雖與與前夫分居卻沒有正式離婚。喬章二人的這段往事是否真是政治陰謀的綁架而促成,如今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兩人結為夫妻,是衝破了很多阻礙的。
章含之早已有了和丈夫洪君彥離婚的念頭,在她心裡兩人的婚姻已經名存實亡了。
1972年她終於下定決心主動提出與洪君彥離婚,後來每當有人質疑她的行為時,她總是搬出她的救星,說連毛主席都對她說「既然已經知道你的男人同別人好了,那婚姻已經吹掉了,為什麼不離婚,解放自己?」
當然,她那時雖然明顯感覺到上司喬冠華對自己表現出的情意,但是她沒有做好接受的準備。
有一次喬冠華在電話中用英語詢問她「I love you. Will you marry me?」(我愛你,你願意嫁給我嗎),章含之聽到這話心情非常高興激動,但是她卻拒絕了,她能想像兩人結合需要面臨重重困難。
但是喬冠華卻比她堅定,有一次由於章含之故意迴避他,傷心之餘喬冠華喝醉了,夜裡幾次三番就給外交部辦公廳值班室打電話找章含之,等章含之去到他家看望他時,喝醉的他反覆問章含之「為什麼你不理我,為什麼我找不到你」,表達自己的心意。
經過這次事件,終於讓章含之放下心裡的束縛,感覺過去的憂慮,決定衝破世俗偏見,與喬冠華走在一起,和他一起面對重重阻礙。
首先是他們兩人都是外交部的高官,當時特殊的歷史時期,不可能不考慮政治的因素,明哲保身、低調處事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其次,兩人的年齡差距巨大,地位懸殊巨大,在外人看來就是章含之要想攀高枝。
喬冠華的年齡幾乎已經可以做章含之的父親了,更何況喬冠華與前妻生的兩個孩子已經成年,章含之僅比他的大兒子大了8歲,兄妹倆都不能接受更不能理解與母親感情甚好的父親,怎麼會在母親去世不久之後找了這麼年輕的繼母。
喬冠華和章含之的婚姻僅僅維持了十年,1983年以喬冠華的逝世而終結,短短十年時間,他倆頂住了多少輿論壓力。
根據章含之回憶,1973年12月。他和梁冠華在史家胡同51號也就是章含之父親家裡舉行了婚禮。婚禮當天,許多的領導都來吃酒席,夫妻倆熱情地招待他們,席間卻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這個小插曲給章含之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似乎是不祥之兆。
據說那天賓客到場之後,章含之把家裡珍藏的茅臺酒拿出來給大家喝。在那個時候,茅臺還算是很珍貴的酒,賓客們喝了之後卻都一言不發,沒有稱讚酒好。
到她自己喝了才知道,原來瓶子裡裝的不是茅臺酒,而是白開水。原來,這是家裡照顧章含之父親的保姆天冷用來捂手用的熱水,被她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當做茅臺酒倒給大家喝了。
當時章含之就覺得,結婚第一杯酒就是假的,有些不吉利。之所以章含之會對這件事情印象深刻,也是後來她和喬冠華的結合受到了諸多輿論質疑,特別是與喬的子女相處極其不愉快,兩人婚後,喬甚至將子女趕出了家門。
1973年,喬冠華已經是年愈六十的老人,章含之三十多歲風華正茂,年齡差距如此之大的兩人,受到了喬冠華兒女的嚴重反對。在與兒女進行了長時間的「拉鋸戰」之後,雙方都有些失去耐心,既然得不到兒女的同意與支持,喬冠華決定不再顧忌兒女的感受。
就當大兒子喬宗準想嘗試接受這個年輕的繼母的時候,喬冠華卻當機立斷地提出,他們要過二人世界,讓兒女從家裡搬出去。
那個時代的中國,還沒有商品房,很多家庭都是三世或者四世同堂,尤其是城市裡,父母要與兒女分家分居是很困難的事,沒有辦法租房,單位分房都是論資排輩,新人是不可能馬上分到房的。
而喬冠華的兩個兒女當時剛參加工作不久,兒子也剛成家,對他們來說,不知道能去哪。
喬冠華不是不知道這種艱難,但是依然決絕,在後來小女兒的喬松都的文章中寫得很詳細,不能說喬把子女掃地出門與後媽章含之一點關係沒有。
導火索是一天女兒喬松都下班回家,發現鑰匙開不了家裡的門鎖,直到保姆買菜回來才開了門,很明顯,父親不僅說到,還做到了。由於父親的決絕,兄妹兩人一氣之下決定立刻搬走,搬家的事情也不提前通知喬冠華。
當時正在召開第十次黨代會,趁忙碌的喬冠華沒有在家,喬宗準約上朋友,借來三輪車,在周圍鄰居的圍觀注視之下,帶著妻子以及即將出生的孩子離開了父親的家,妹妹喬松都搬回她工作的醫院的集體宿舍。
拖家帶口的喬宗準其實也很為難,他實在沒有辦法找到房子居住,多虧妻子家人的通情達理,他跟隨妻子搬回了她娘家,嶽母非常熱情地歡迎他們,並且與他們一起居住了7年。
得知兒女不辭而別,趁他們不在家的時候搬走,喬冠華和章含之非常生氣,馬上就給子女們「懲戒」。
章含之打電話給公安部部長,說是外交部長家發生了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家裡被洗劫一空,首犯是喬宗準,並且打電話給北京軍區司令部值班室,打算阻礙喬松都升入大學。
清官難斷家務事,外人不清楚這期間究竟有多少誤解,但是可見喬章二人的結合,與喬的子女產生了多麼大的矛盾。
由於這次「搬家事件」鬧得很不愉快,此後三年的時間,喬冠華很少與子女聯繫,喬松都在醫院做淋巴腺腫瘤切除手術時,喬冠華也沒有去看望她,這讓松都十分傷心,想起母親在世時她可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極受寵愛,如今卻變成這般模樣。
然而,婚姻家庭的複雜不是每個人都說得清的,對與錯也不是非黑即白能夠辨析的。
1983年10月,喬冠華離世之後,章含之的人生進入到一個低谷。
此前的政治事業已經沒有了,她與喬冠華婚姻的十年又把親人們得罪了,連她與前夫生的女兒對她都有怨言,四十多歲的女人,在眾人的生活開始欣欣向榮的時候,卻要獨自忍受著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孤身獨行,這都是十分殘酷的。
後來她遠離了政治中心,整整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才逐漸從那些陰影中走出來,過上普通人的生活,開始回首往事,寫下她前半生的傳奇經歷。
喬冠華去世之後,章含之沒有再嫁,獨自生活了26年。
在她後半生獨居的日子裡,寫了好幾部書懷念往事,在她的書《跨過厚厚的大紅門》、《十年風雨情》中記錄了他們所處時代的歷史風雲,以及養父章士釗、丈夫喬冠華的精神世界。
書中也記載了她和喬冠華婚後兩人幸福和諧的生活,他們一起讀書、種花、賞月,琴瑟和諧的十年時光。
人生大概就是這樣,命運的沉浮、人生的境遇,很多時候是與時代分不開的。
馮亦代作為章含之的老朋友,曾經建議她記錄下自己的不凡人生,並給了十六個字來分段概括她的人生:「總督孫女,總長養女,主席老師,外長夫人。」
這十六個字概括章含之的一生十分精闢,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概括全都是借用了與她相關的男性的稱謂,卻沒有還原出一個「獨立完整」的她。
有人說章含之是20世紀中國最後一位名媛,有人說她是一朵交際花,也有人說她一生都是站在巨人(成功男人)的肩膀上,究竟哪個才是真實的她,經歷人生幾次大起大落,使她的內心永遠不會像她的外表那樣平靜,也許她對自己的概括更為清晰,章含之曾寫道:
「我的一生無論是正確的或錯誤的決定,永遠是受自己情感的支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