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經典詩歌誦讀主題班會(主題誦讀鍾慧茶嶺杜鵑紅)
2023-04-14 04:49:50 2
早晨8點 | 誦讀經典 | 不忘初心 | 牢記使命
作品:茶嶺杜鵑紅 | 朗誦:鍾慧
來源:興國縣人民醫院大內科支部
報送:興國縣委組織部
1931年10月,紅軍在興國城岡正氣坑創辦紅軍後方醫院,隨後遷至鼎龍茶嶺,更名為中央紅軍醫院。
茶嶺是個高山村,紅軍的「諾亞方舟」就在茶嶺村尋常的百姓人家。沒有病房和床位,又缺乏醫療器械和藥品,非常簡陋。
在反「圍剿」戰鬥中,一次戰鬥打下來,就有近千名傷員。由於沒有消炎藥,有些戰士的傷口,得不到及時治療,不得不截肢。可截肢又沒有麻藥,一次次手術,就是一次次意志與痛苦的較量。
當年斐周玉將軍在高興圩戰鬥中不幸中彈,左胯部位貫通傷,被送到茶嶺紅軍醫院治療。清洗傷口時,女護士用鐵絲製成的「探針」,纏上用粗布剪成的「土紗布條」,從傷口前孔一直通到後孔。他劇痛難忍,汗如出豆,但他咬著牙,強忍著不喊叫。
斐周玉將軍的老鄉塗排長,右腳骨被打斷,要做截肢手術。手術由當時醫院的「第一把刀」陳醫生主刀。塗排長自然知道沒麻藥做手術的痛苦,他把蓋在身上的白布單扯到嘴裡用牙咬著。陳醫生一刀切下,塗排長痛得直抽筋。手術中,他曾兩次昏迷過去。手術完後,那一大塊白布被他咬得稀爛。陳醫生也疲勞得昏厥在手術臺旁,但他醒過來後,又接著給傷員做手術。
老村支書李衍岱告訴我們,每天從手術室挑上山去埋葬的切下的手腳就有十多擔,日復一日,手足墓層層疊疊,布滿山坡。我想如果讓這些拄著拐杖、甩著空袖的英雄走在一起,定會站滿整條山谷,如果讓他們一起唱響《十送紅軍》,那歌聲一定震蕩山野,響徹雲霄。
為了支援總醫院,茶嶺蘇維埃政府組織群眾到各個醫務所慰問、演出,運送物資……總醫院長期免費為群眾治病。許多群眾也主動幫助醫院採草藥、洗衣服、護理傷員。興國春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鑫的奶奶——鍾三秀,就是其中的一位。那時她才15歲,每天為傷病員端水打飯、洗衣擦澡、接送大小便、唱好聽的山歌,深受傷病員的喜愛。有一次,她主動要求上前線,冒著槍林彈雨搶救傷員,一顆罪惡的子彈打中了她的左小腿,鮮血直流,但她咬著牙把傷員送到了安全的地方,立下了三等功。
茶嶺的鄉親還記住了一個叫紅英的妹子。那年她才18歲,就象一朵含苞欲放的映山紅。雨後轉晴的一天,她為紅軍醫院上山採草藥,不幸跌下百丈懸崖。她的秀髮棲在絕壁,長成了迎客松;她飛濺的青春,落在崖脊成了杜鵑樹;她的精魂落在山下,化成了年年盛開的映山紅。
深深的軍民情,搖魂蕩魄的故事,說也說不完、數也數不清!朋友,來吧!你來茶嶺能聽到86年前生命斷裂的悲壯和絕響,能看到燦爛奔放的映山紅。此時,花在你心裡昂首,心在花中綻蕊,心願被花催醒,讓我們一起築牢理想信念、創造出彩人生,一起裝扮黨的十九大帶來的春天!
編輯:謝忠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