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垃圾分類標準是什麼(全力推動垃圾分類體系全覆蓋)
2023-04-14 05:13:53 1
來源:【寶雞新聞網】
(寶雞新聞網 陳雲哲)垃圾分類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長遠工程,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認可。近年來,我市金臺區以省級城市生活垃圾示範點建設為契機,不斷增強市民垃圾分類意識,並取得顯著成效,形成了可借鑑、可推廣的「金臺模式」。
在金臺區錦繡東城小區,居民們可以將紙箱、飲料瓶等廢品拿到小區內的「清道夫再生資源回收網點」,以高於外面的價格進行變現。
「網點所在小區的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普遍很強,每個網點每天能回收100多公斤的再生資源。」該項目負責人王小強說,金臺區目前有12個再生資源回收網點,預計到今年年底將增加至30個。
除了建設再生資源回收網點,金臺區還在部分小區試點投放可回收物智能回收設備,居民通過掃碼實名投放,自動稱重累計積分,即可兌換生活用品。另外,金臺區在秦嶺綜合市場建設了日處理能力達5噸的廚餘垃圾處理中心,就近將廚餘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理。通過探索,形成再生資源回收與垃圾收運體系「雙網融合」的工作思路,實現了垃圾分類閉環管理。
位於代家灣小學的金臺區垃圾分類宣教體驗中心,將環境保護元素融入設計,傳達出綠色、潔淨、創新、可持續、科技化的生態理念。該中心面向學生、企事業單位和市民開放,可讓大眾全面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該校六年級學生史夢含告訴記者:「通過在宣教體驗中心學習垃圾分類知識,我知道了如何將可回收物變廢為寶,我平時會把一些舊東西做成自己喜歡的玩具和裝飾品,讓它們得到二次利用。」
位於金臺區大慶路的知秋園,是以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科普為主題的開放式公園。園內以微地形疏林景觀為主,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用廢舊品做成的創意造型隨處可見。這種寓教於樂、寄學於景的方式,將垃圾分類知識融合到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金臺區通過體制建設、分類宣傳、硬體支撐等多種方式,持續提高了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金臺區城管執法局副局長陳惠玲告訴記者,目前,垃圾分類入戶宣傳、分類垃圾桶設置、責任牌公示和垃圾四分類臺帳記錄等工作已深入到全區705個居民小區、296家公共機構、342個物業小區、12個集貿市場、5497家餐飲單位和沿街門店,實現了全區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全覆蓋。
今年一季度,在住建部開展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估中,金臺區作為我市唯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承擔著全市的各項評估測評指標,並取得66.1分的好成績,力促寶雞邁入全國中等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第二檔。
本文來自【寶雞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