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園演技有多厲害(當年我們的真誠一紮就疼)
2023-04-13 19:50:38 1
魯迅先生曾說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陳佩斯老師認為,喜劇的內核是悲情。
想要讓人發笑,必定要大量讓渡自身的優越感,在演員與觀眾不平等的關係裡,讓渡的一方必然是受損的,付出的。
每一個喜劇人的內心,可能都藏著一個疼痛又敏感的靈魂。
2020年8月18日,著名演員謝園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61歲。梁天、葛優和謝園,是人們口中的「喜劇三劍客」。
三人在影視劇裡曾多次合作,私下裡也有著超過三十年的深厚情誼。
一個優秀的表演藝術家的離開令世人感到難過,而「三劍客」中痛失一人,更是讓好友梁天、葛優尤為沉痛。
右一,謝園
謝園曾獲金雞獎最佳男主角,代表作眾多,比如:愛你沒商量,編外丈夫,大喘氣,從頭再來等等。
看過《我愛我家》的朋友,應該都記得謝園在裡面客串的經典小人物形象——寶財哥。
農民工寶財哥帶著媳婦來到城市打工,本準備掙到錢就回家結婚。沒想到錢被包工頭卷跑,兩人餓得連魚肝油都扒拉下肚,還打起了別人家中財物的主意。
謝園精彩的演繹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時,也不禁讓人感慨生活的辛酸無奈。
葛優在得知友人離世,一時愣住,無法接受。回憶道:
他說段子是特別的高手,因為幽默高級,回味都能笑噴了,還沒見過第二位。琢磨事的形態也非常人:躺在那,看臉是沉睡的,再看腳是疊在一起不停地晃著。
可見生活中的謝園也是一個善於引人發笑、幽默感十足的人。有他在的地方,就少不了歡樂。
但是這樣成功的喜劇人謝園曾經在採訪中說道,所有作品中,最讓自己滿意的是《孩子王》。他說:當年我們的真誠是一紮就疼的。《孩子王》是改編自阿城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謝園主演。
小編在看第一遍時,就被陳導的鏡頭所震撼。
鏡頭下的雲貴山區,茅簷低矮,山色空濛。
故事發生在文革時期,一九七六年。
謝園飾演的老杆,下放到生產隊幹了七年後,被分場調去學校教書。
知青夥伴高興地稱他為「孩子王」,懷揣著興奮來到學校的他,被安排去教初三學生語文。
開始上課後,老杆才發現學生不僅沒有課本,唯一的教材還充斥著:
「一個地主搞破壞,被貧下中農揪出來,於是這個村子的生產就搞上去了。」
這種類似政治學習材料的文章。
雖然是初三的學生,卻只有小學五年級的水平,很多字都認不全。
老杆為了讓孩子們認字並能寫出通順的文章句子,不再拿著教材照本宣科。
他開始專心教導孩子們認字,作文。
班裡有一個學習極認真的孩子,名叫王福,他將每年抄的課文,凡是所有的生字,都另寫在紙上。
王福的父親是一個沒有文化的老實人,只能苦賣力氣卻無法為自己發聲,他讓王福知道只有知識的力量才是無限的。
孩子們慢慢越來越喜歡老杆,把老杆的字典也當做寶物一樣稀罕:老師認不得的字,字典都認得,字典就是老師的老師。
在一次布置作文時,老杆以字典做賭注,今天就能寫出記敘明天勞動的作文。
結果王福輸了,老杆告訴他:記錄一件事,永遠在事後,這個道理是扳不動的。
老杆本想把字典送給王福,但是王福認為輸了就是輸了,他決心自己把字典全部抄下來。
日子慢慢過去,當有人告誡老杆,他不教課本,每天這樣自己瞎教,已經被總場教育科知道了,可能會被整頓時。
老杆笑了,說: 「我怎麼是瞎教?我一個一個教字,一點兒不瞎,教就教有用的。」
影片的最後,老杆因為不按照教學內容上課,還與學生打賭,違反了教學規定,被場站退回了生產隊。
臨走前,老杆將自己唯一的字典留給了王福,並告訴他:今後什麼也不要抄,連字典也不要抄。
影片最後的畫面,是一片山火,像是寓意著把舊的東西燒毀,燒出一片新的天地。
這是一部運鏡手法特別的文藝片,僅僅幾個鏡頭,幾段話,就能讓人為之一振。
有學者認為,《孩子王》是一部自傳性作品,影片的每一元素——從題材、意象到主題內容,根本上又都是「寓言性」的,影片表面談的是教育問題,本質上講述的卻是「一個關於新中國的青年如何穿越那段政治混亂和文化蠻荒去尋找自我、意義和崇高永恆之物的集體傳記故事」,其中飽含著「個人成長史和社會集體歷史之間愛恨交織的互動關係」。
當記者問到謝園,為何眾多作品中,最滿意的是《孩子王》時。
他回答:這是一部作者的電影,沒有任何其他的企圖,不為了消費者不為了商業。甚至電影的拍攝要求都可以拋棄,我們的表達不需要任何束縛。我們只要無限的忠誠,這是純粹的內核和依託。
謝園的童年坎坷,兩歲時父親便去世,母親帶著他改嫁。特殊的成長環境煉就了他堅毅的性格,但他的內心始終是敏感的。
《孩子王》這一部文藝片,不僅是一段歷史的縮影,也是影帝謝園那段一紮就會疼的真摯青春。
作者/小鹿三三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配圖/來自網絡 感謝原創作者,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