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樹蟲子怎麼防治(榆樹常見的蟲害介紹和防治)
2023-04-14 02:51:18 1
1. 榆樹常見的蟲害
1.1紫榆葉甲
在早春,榆樹尚未發芽時,就可見到一種成蟲體長10~1lmm,紫紅色與金綠色相間,具光澤,尤以鞘翅最為顯著。前胸背板梯形,兩側扁凹。背板、鞘翅上密被刻點。後翅膜質,鮮紅色。爬到枝條上,取食榆樹芽苞。當榆葉稍長時,又蠶食葉子,是榆樹重要食葉害蟲。該蟲的成蟲和幼蟲均取食榆樹葉片,單食性即只吃榆樹的葉子,嚴重時將整株葉片吃光,致使樹木死亡。幼蟲體長10.5-12.5mm,黃綠色。頭部有4個黑斑,前胸背板有2個黑斑,背線灰色,卵麥穗狀。
1.2榆三節葉蜂
成蟲長8.5-11.5mm,雄蟲較小。體具金屬光澤。頭部藍黑色;觸角黑色,圓筒形;老熟幼蟲體長21~26mm,淡黃綠色,頭部黑褐色,蟲體各節具有3橫列的褐色肉瘤,體兩側近基部各具1個大的褐色肉瘤。初孵幼蟲取食嫩葉,食量較小。隨著蟲齡增大,老葉或嫩葉皆取食。幼蟲晝夜在榆葉上危害,下部葉片食光後再轉移到中、上部,以早晨和傍晚危害最重。嚴重時幾天即可把葉全部吃光。幼蟲有假死性,受驚後即落地。
1.3榆毒蛾
又名榆黃足毒蛾該成蟲體長12cm左右,體和翅白色。足的末端幾節橙黃色。老熟幼蟲體長30mm左右,淡黃色。各節背面有白色毛瘤,瘤的基部周圍為黑色。腹部第1—2節有黑色較大的毛叢。初齡幼蟲只食葉肉。殘留表皮和葉脈,以後則吃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可將葉片吃光。
1.4榆四脈棉蚜
又名榆癭蚜、秋四脈棉蚜、高梁根蚜等。在榆樹的葉上初期會長出直立、長圓形的「皰」。初期呈綠色,以後會變成紅色。將皰撕開,會見到裡面有許多小的蟲體即棉蚜。蚜蟲在裡面繼續發育,直到6月下旬蟲癭開裂,蚜蟲飛出,有的蟲癭有柄,葉片畸形,即影響生長。又影響綠化樹種的美觀。
1.5榆綠天蛾
又名雲紋天蛾、榆天蛾。主要以幼蟲食害榆樹、柳樹、楊樹等園林植物的葉片。成蟲體長32cm左右,胸背部深綠色,側面有淺綠色三角形斑。腹背部綠色,每腹節有條黃白色線紋。翅麵粉綠色,有雲紋斑。前翅前緣頂角有個三角形深綠色大斑,後緣中部有塊褐色斑。後翅紅色,後緣角有墨綠色斑,外緣淺綠色。幼蟲綠色型老熟幼蟲體長約80mm,鮮綠色。頭部有散生小白點,背中線赤褐色,兩側有白線。腹部兩側有白色斜線紋。白斜線紋兩側為赤褐色細線紋。尾角赤褐色,有白色顆粒。另一種為赤褐色型,體赤褐色,其他特徵似同綠色型。
1.6春尺蠖
別名沙棗尺蠖、楊尺蠖、榆尺蠖。可為害沙棗、楊、柳、榆、槐、蘋果、梨、沙柳等多種植物。幼蟲五齡,以初孵幼蟲取食幼芽為害,稍大後食量大增,取食葉片,被害葉片殘缺不全,發生嚴重時,整株(枝)葉片全部食光。影響植株的生長發育。據觀察該蟲喜食榆樹,除危害闊葉樹外還危害落葉松.在扎蘭屯風景區等地曾連續三年大發生,吃光榆樹的葉片,嚴重影響美觀和樹木的生長。成蟲體灰褐色,雌成蟲體長9~16mm,無翅,觸角絲狀,腹部背面有黑刺排列成排,刺尖端圓鈍,臀板上有突起和黑刺列。雄成蟲體長10~14mm。翅展28-37mm,觸角羽狀。前翅淡灰褐至黑褐色,有3條褐色波狀橫紋。中間1條不明顯。幼蟲、老熟幼蟲體長22~40mm,灰褐色。腹部第二節兩側各有1瘤狀突起,腹線白色,氣門線淡黃色。
1.7四點象天牛
成蟲體長8~15mm,寬3~6mm,黑色,被灰色短絨毛,雜有金黃色毛斑,前胸背板有小顆粒及刻點,中央後方及兩則有瘤狀突起,中具4個略呈方形排列的絲絨狀黑斑。每斑鑲金黃色絨毛邊。鞘翅上有許多不規則形黃色斑和近圓形黑斑點,基部1/4區具顆粒;翅中段色較淡,在此淡色區的上、下緣中央,各有一較大的不規則形黑斑。小盾徵片中部金黃色。幼蟲體長25mm,淡黃白色,頭黃褐色,口器黑褐色,胴部l3節,前胸顯著粗大,前胸盾矩形黃褐色。成蟲取食枝幹嫩皮;幼蟲蛀食枝幹皮層和木質部,喜於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蛀食,隧道不規則,內有糞屑,致樹勢削弱或枯死。2010年春內蒙古扎蘭屯等地有大量的垂榆枯死。隨後四點象天牛開始在樹幹上產卵危害。
2.榆樹常見的病害
2.1榆葉炭疽病
榆葉炭疽病是為害榆葉的一種病害。識別特點是在發病初期,染病葉片上產生不規則形病斑,病斑淺黃色或灰白色,至後期病斑上產生黑色或黑褐色粒狀突起,多呈放射性排列。發病嚴重時,樹葉變黃。提前脫落。
2.2榆葉黑斑病
榆葉黑斑病在生長季節內於榆葉上均有可能發生。發病初期,染病葉表面形成黃色斑點,病斑近圓形或不規則形,以後病斑逐漸擴大。邊緣不整齊。發病後期病斑上產生略呈輪狀排列的黑色小突起。潮溼時小突起中擠出淡黃色乳酪狀的物體,為病原菌繁殖體。後期出現圓形黑色小粒點。病斑呈瘡痂狀,病斑可相互聯合形成不規則的大斑。
2.3榆潰瘍病
榆潰瘍病為害榆樹的枝幹.是一種危險性病害。識別特點為,受害樹木多在皮孔和修枝傷口處發病,發病初期病斑不明顯,顏色較暗,皮層組織變軟,呈深灰色。發病後期病皮組織壞死,枝、幹部受害部位變細下陷,縱向開裂,形成不規則斑。當病斑環繞一周時,輸導組織被切斷,大樹數年後枯死。
2.4榆枯枝病
榆枯枝病初期發病時症狀不明顯。皮層開始腐爛時也無明顯症狀,只有小枝上葉片萎蔫、葉形甚小,剝皮可見腐爛病狀。此後,染病皮處失水幹縮,並產生朱紅色小疣。若病皮繞枝、幹一周,則導致枯枝、枯乾。
3.榆樹病蟲害防治
綠化樹種的防治同樣遵循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原則。無論是病害還是蟲害都要充分地做好預防工作,從樹種的選擇到栽培管理都要考慮到增強樹勢,避免或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3.1加強栽培管理
綠化樹種的修剪和養護顯得格外重要,既要保持美化,又不能修剪過度,否則會影響樹勢,引起各種病蟲害的發生。同時,注意及時清除病死枝條及修剪下的枝條,加強水肥管理。
3.2病害防治
在發病初期。及時清除病原,如結合園林管護清除病落葉並燒毀;當病害嚴重時根據病害的發生特點,採取相應的化學防治控制病情的擴展蔓延。
3.3蟲害防治
榆樹多為食葉害蟲,根據害蟲的發生特點及生物學特性採取相應的治理措施。如春尺蠖、榆綠天蛾、榆毒蛾等有趨光性的害蟲可以進行燈光誘殺;對紫榆葉甲、榆三節葉蜂等有假死性和群集性的害蟲可人工捕殺等物理防治措施;可進行生物防治;當害蟲大發生難以控制,適當採取化學防治,有效的控制危害和擴展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