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國內生產總值(溫嶺GDP首超千億元)
2023-04-16 03:17:18 2
2019-02-22 08:54 | 溫嶺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陳舒丹 通訊員 周麒辰
記者昨天從市統計局了解到,2018年,溫嶺市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成為台州首個邁入「千億俱樂部」的縣(市、區)。
據初步測算,201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091.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7%,增速快於台州市水平0.1個百分點,快於全省增速0.6個百分點。受漁業限產影響,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5.11億元,同比下降0.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54.79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工業增加值373.96億元,同比增長9.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61.17億元,同比增長8.0%。產業結構繼續優化,三次產業佔比由同期的7.4∶41.3∶51.3轉為6.9∶41.7∶51.4。
發展後勁持續增強
我市綜合實力強大,曾先後獲得「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等稱號。
2018年,沿海高速溫嶺段建成通車,杭紹臺高鐵溫嶺段、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等一批項目順利開工,路澤太高架、市域鐵路S1線、疏港公路等在建項目快速推進。從經濟運行的結果看,下行壓力得到緩解,展現出良好的發展韌性,全年GDP增長低開高走,尤其是第四季度,雖然面臨異常複雜的外部環境,全年仍然保持了7.7%的增長速度,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提高了0.4個百分點、0.3個百分點,超過人代會目標(7.5%)0.2個百分點。從2016年第二季度開始,連續11個季度增速超過7%,經濟發展總體上呈現出良性平穩的發展特點,抵禦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的韌性有所增強,發展後勁持續增強。
產業結構繼續優化
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減輕企業負擔,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得到了多數企業的認可。2018年,全市工業增加值373.96億元,同比增長9.2%,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561.17億元,同比增長8.0%,增速比台州市平均水平高0.7個百分點,在9個縣(市、區)中位居第三。
從產業結構上看,我市產業結構更趨優化,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0%,比上半年提高0.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1.4%,拉動GDP增長4.0個百分點。我市服務業大市、消費大市和人口大市的潛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據統計,我市去年財政總收入130.70億元,同比增長13.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7.29億元,同比增長13.5%,兩項財政收入的增幅分別比上一年提高0.9和4.0個百分點。地方財政收入為年初預算的105.6%,超額完成年度計劃。強大的財政收入支撐了我市的各項基礎建設,城鄉環境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
消費結構日益升級
城市發展的同時,群眾的生活水平也日漸提高。據統計,2018年全體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68元,同比增長8.7%。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93元,同比增長8.7%,比上年同期增加4615元。城鎮居民收入中,工資性收入穩居主體,人均工資性收入27122元,同比增長7.9%,拉動可支配收入增長3.7個百分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43元,同比增長8.2%,其中轉移淨收入增長較快,同比增長9.5%。隨著養老金繳納意識提高,農村居民生活保障不斷提高。
在收入增長的同時,群眾對於消費也有相應的提升。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3.34億元,同比增長11.0%。從消費類別看,主要生活必需品保持剛性需求。限上批零單位中,與「衣」相關的服裝鞋帽類商品實現零售額8.56億元,同比增長11.5%;與「食」相關的糧油食品類商品累計實現零售額6.79億元,同比增長16.8%;與「住」相關的建築裝潢材料類、家具類受前期房地產銷售帶動,分別同比增長103.1%和53.1%;與「行」相關的汽車消費增長趨緩,全年汽車類零售額49.77億元,同比增長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