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改善乾澀和鬆弛(鬆弛感妙不可言)
2023-04-15 12:47:55 2
鬆弛感是一種內在的人格美。鬆弛感是一種感覺、一種心境、一種情緒、一種態度。生活不應該全是「一夜北風緊」的緊繃感,適度的鬆弛感是妙不可言的人生體驗。鬆弛感不是不求上進,更不是攤開了躺平。鬆弛感是自我的救贖,是對人和事的寬容,是認知層面上對於生存意義的深度理解。
真正的鬆弛感沒有標準的規訓,只有隨遇而安的豁達。
有兩句話最近很火:
①【跟有鬆弛感的人戀愛有多甜?】
②【戀愛裡的鬆弛感有多重要」?】
鬆弛感基於人際關係和兩性關係,這不就是人們常說的【相處不累】嗎?你品,你細細品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須常想一二。
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那些凡事只求完美,稍不如意就暴跳如雷,大發雷霆之怒者。不要美其名曰精神潔癖,這樣的生存態度,直接就是和自己過不去。
既然不如意已經發生了,依然不依不撓,那就是和過去過不去。
那麼究竟什麼是鬆弛感?
用古人的話說就是這樣的:【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這樣的:理性寬容地面對身邊的人和事,允許且接納一切的發生。在個體的認知層面上,所發生的事是好還是不好,首先要學會寬恕自己,再推己及人的寬恕他人。不要讓自我和他人,都處在一種無謂的精神內耗中,疲憊著,焦慮著。
鬆弛感基於人際關係,簡單說就是相處不累。換個詞語就是好人緣。擁有鬆弛感的人更容易和人相處,也更容易招人喜歡。比起那些暴躁、易怒、隨意發洩的人來說,鬆弛感就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擁有適度的鬆弛感,才會擁有更持久的人格魅力。
我們要隨時選擇一種更和諧的方式,去應對我們生存空間裡的各種不如意。饒恕、寬容、豁達、善待、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等等,大概都是鬆弛感的同義詞。
刻意追求來的鬆弛感,不是真正的鬆弛感。所以,鬆弛感切不可用力過猛。凡事過猶不及,隨性地,率性地善待自我及一切,適度地追求鬆弛感,才是真正的生存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