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朗誦(草堂讀詩朗誦朱永富肖像西湖)
2023-04-15 13:03:14 1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朱永富的詩。
80後詩人朱永富出生於貴州納雍,是貴州省作協會員。他的詩歌發表於《詩刊》《星星》《草堂)《詩林》《詩潮》《中國詩歌》《詩選刊》等文學期刊。
朱永富的詩歌,篇幅幾乎都很短,如蜻蜓點水,點到為止,恰到好處;又如中醫針灸,不見血痕,卻深入骨髓,直達生命痛點。他對舊事物、日常發生有自己的重新打量和命名的特殊能力。
一起來聽朱永富組詩《水的盡頭相遇大河》中的《肖像》:
後來的事,就交給相框
天冷,骨頭涼
我們在門前數流水
我們在抹玻璃上的塵土
抹了塵土之後
所謂慈祥,就是經歷很多年
一底褪色的底片
縱橫著溝壑和山脈
朱永富的大多數詩歌,既不歌頌,也不哀怨,只是通過精準的細節和豐富的場景的攝取,通過給平凡的人事物罩上淡淡的光暈,折射出一種設身處地後的同情和悲憫,清淡而富有意味。
再來聽聽組詩中的這首《西湖》:
我有足夠的時間想流水
一路抒情
想心裡,湧上來,又摁下去的部分
感性,柔軟,沒有稜角的一生
想流水的腳,萬千和千萬
舟行碧波,蕩漾著一顆春心
倒影是流水的孤獨
一舟,一篷,一槁木
橋洞善於吸納
流水善於吞吐
烈日當頭,人世需要陰涼的話題
雷峰塔走後,又湧來小孤山
在朱永富看來,每一首詩歌的發生,必須經歷長久的生活沉澱,之後,才可能上升為詩意存在。而「詩人在內心經過漫長的自我博弈、跋涉乃至掙扎,愛恨交加。之後,過濾掉那些多餘的情感,枝蔓,細枝末節。才能接近心靈所渴求的東西。」
一首詩就是一盞燈,而詩人就是那「燃燈的人」。閱讀就是分享光亮,因為「我們隔著相同的黑暗」。今後,朱永富將用什麼照亮我們?一起期待吧。
詩歌就是生活,「草堂讀詩」,有溫度、有質感。今天讀詩就到這裡,感謝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