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是草類植物(常見植物知識普及)
2023-04-14 22:57:42 2
圓貝馬齒莧是馬齒莧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圓貝馬齒莧地上部無主莖,不定芽從塊莖萌發形成大型複葉,小葉肉質具,堅挺濃綠;地下部分為肥大的塊莖。根出葉,葉柄基部膨大,木質化;每枚複葉有小葉6-10對,具2-3年以上壽命。
圓貝馬齒莧原產非洲東部雨量偏少的熱帶。喜陽光充足和溫暖、乾燥的環境,耐乾旱,忌陰溼和寒冷。常用種子或扦插繁殖,栽培較易。
圓貝馬齒莧亦稱金錢木,因肥厚的葉片排列整齊酷似銅錢而得名,是優良室內觀葉植物。
圓貝馬齒莧地上部無主莖,不定芽從塊莖萌發形成大型複葉,
小葉肉質具短小葉柄,堅挺濃綠;地下部分為肥大的塊莖。
根出葉,羽狀複葉自塊莖頂端抽生,葉軸面壯,小葉在葉軸上呈對生或近對生。葉柄基部膨大,木質化;每枚複葉有小葉6-10對,具2-3年以上壽命,被新葉不斷更新。
產地環境圓貝馬齒莧原產非洲東部雨量偏少的熱帶。 圓貝馬齒莧性喜暖熱略幹、 半陰及年均溫度變化小的環境, 它比較耐乾旱, 但畏寒冷, 忌強光暴曬, 怕土壤粘重和盆土內積水, 如果盆土內通透不良易導致其塊莖腐爛。 要求土壤疏鬆肥沃, 排水良好, 富含有機質, 呈酸性至微酸性。
插穗可用單個小葉片、一段葉軸加帶2個葉片或單獨一段葉軸。從生根效果上來年,以葉軸帶葉片的插穗扦插的生根速度快,萌芽北高,比較容易開成較大的塊莖。將單個葉片扦插於河沙與蛭石摻拌的混合基質上,經過10-14天,在葉基部即可形成帶根小球狀莖,經過2-3個月的培育,便可長成小植株,但在一般情況下成苗率不高。
若用葉軸或葉軸帶葉片作插穗進行扦插,基質可用一般的細沙,也可用泥炭土、珍珠巖和河沙按3:1:1的比例混合後配製成基質,插穗入土深度為穗長的1/3-1/2,只留葉片於基質外,噴透水後置於蔽蔭處,保持25℃-27℃的環境溫度,視基質的乾濕程度,每天給葉面噴霧1-2次,維持基質稍呈溼潤狀態即可,切不可過分潮溼,否則引起插穗腐爛,導致扦插失敗。
插穗形成一定根系時,根部中間逐漸膨大形成球狀小塊莖,塊莖逐漸增大,部分較幼嫩的扦插葉上盆後由於高溫或水分管理不好會枯黃致死,但塊莖能成活,老熟葉和帶總葉柄插穗也能保持綠色和活力。少量塊莖能當年出芽並長出新葉,但生長勢弱、生長緩慢,次年塊莖會長出粗壯的新芽而正常生長。
觀賞:圓貝馬齒莧株型優美,羽狀複葉猶如串串銅錢,加之葉橢圓形,具有較厚的質感,觀賞價值極高。
生態:盆栽圓貝馬齒莧可放置於電視、電腦旁,可吸收輻射,亦可栽植於室內以吸收甲醛等物質,淨化空氣。
更多花卉知識,歡迎關注「職業養花人」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