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所有系列(夏威夷除了尤克裡裡和柯南)
2023-04-15 06:13:32 5
1778年,英國皇家海軍的探險家詹姆斯·庫克船長率領「HMS決心號」和「HMS發現號」,成為了第一批抵達夏威夷群島的西方人。次年,庫克的船隊與原住民因宗教問題產生衝突,船長不幸身亡,而他的同伴帶回了許多夏威夷特有的鳥類,鐮嘴管舌雀(Vestiaria coccinea)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倫敦自然博物館還存放著一件當時的鐮嘴管舌雀標本。
鐮嘴管舌雀 | ALAN SCHMIERER / Wikimedia Commons
島嶼上的「寶可夢進化」鐮嘴管舌雀是夏威夷管舌雀的一種,夏威夷管舌雀又叫管鴰(guā)、夏威夷旋蜜雀,是夏威夷特有的一類燕雀科鳥類。鐮嘴管舌雀長相奇特,有著顯眼的大紅羽衣和下垂的吸管狀喙,《寶可夢日月》以夏威夷為原型,還特別參考鐮嘴管舌雀,設計了富有熱帶風情的新精靈花舞鳥。
花舞鳥 | 《寶可夢》
花舞鳥可以變化四種屬性,模仿了夏威夷管舌雀奇特的進化路線,它們的親緣關係很近,但長相迥異,生活習慣也各有不同。小綠雀(Hemignathus parvus)有著微彎的尖喙,像鶯類一樣取食昆蟲。萊島擬管舌雀(Telespiza cantan)短粗的喙如同雀類,適合啄食種子。而今天的主角鐮嘴管舌雀用朝下彎的喙,採食管狀花冠裡的花蜜。最奇特的當屬導顎雀(H. munroi),它的下喙短而直,上喙卻又長又彎,像一把鉤子,可以鉤出樹皮下的蟲子。
導顎雀的上喙比下喙長而細 | ALAN SCHMIERER / Wikimedia Commons
如果你對進化生物學略有所知,就會覺得這個劇情有些熟悉,很容易讓人想起另一類生活在群島上的鳥——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達爾文雀,同樣擁有各種奇特的喙型和生活習慣,也同樣成為進化論的經典證據。
一個或者少數幾個物種,在短時間內演化出多種形態,佔據多個生態位,這一現象稱為適應輻射(adaptive radiation)。像島嶼這樣孤立的環境,物種少,空閒的生態位多,特別容易發生適應輻射現象。除了鳥類,適應輻射的例子還有澳大利亞形形色色的有袋動物,以及非洲幾個大湖中的麗魚科魚。連我們都是適應輻射的結果。在恐龍滅亡之後,哺乳動物迅速開枝散葉,佔領了空缺的生態位,世界才成了如今的模樣。
非洲維多利亞湖中的麗魚科,在極短時間內進化出極高的多樣性 | Dennis Pietras / Wikimedia Commons
進化與存亡還在繼續島嶼上的生物格外奇異,但也格外脆弱。從玻里尼西亞人遷移到夏威夷群島開始,人類就開始踐踏精緻脆弱的島嶼生物圈。夏威夷原住民捕獵島上特有的動物,引入老鼠、豬等新物種,焚毀樹林用於耕作。一些奇異的動物因而滅絕,比如不會飛的大型鴨子(鴨科,Thambetochenini族)。管舌雀豔麗的羽毛被製成大氅,作為貴族專享的裝飾品。
夏威夷的傳統手工藝品「Ahu 'ula」,用植物纖維和羽毛製成的大氅 | Hiart / Wikimedia Commons
白人殖民者到來之後,情況更是雪上加霜。自從西方世界發現夏威夷之後,約27%的鳥類已經滅絕。現存有18種夏威夷管舌雀,而滅絕的物種至少兩倍於此。
入侵物種裡最可怕的鳥類殺手,是引發禽瘧疾(avian malaria)的殘瘧原蟲(Plasmodium relictum)和庫蚊(Culex spp.)。夏威夷的本地鳥類沒有接觸過瘧原蟲,缺乏抵抗力,而鐮嘴管舌雀又對瘧疾分外易感。本土鳥類的分布面積因此猛烈縮減,許多鳥類退縮到海拔1500米以上,蚊子較少的地方。但隨著氣候變暖,蚊子也在「爬山」,侵入鳥類賴以苟延殘喘的高地。
除此之外,人類引進的牛、羊、豬等大型動物破壞原始植被,人類的發展活動侵吞森林,入侵物種老鼠偷竊鳥蛋,都在威脅著夏威夷群島鳥類的生存。
雖然前途難關重重,但鐮嘴管舌雀也在適應新環境。在最近約100年內,鐮嘴管舌雀的喙長縮短了約半毫米。這個變化看似細微,但在大型生物緩慢的進化史上,已算得上神速。
鐮嘴管舌雀 | Dominic Sherony / Wikimedia Commons
其原因可能是鐮嘴管舌雀食物的改變。它的主要食物來源,原本是夏威夷特有的半邊蓮亞科植物(Hawaiian lobelioids),細長彎曲的喙,正是為了伸入管狀彎曲的花冠,取食花蜜。如今夏威夷的本土植物數量劇減,鐮嘴管舌雀轉向取食一些其他的花,如多型鐵心木(Metrosideros polymorpha),以及引進的植物,如香蕉西番蓮(Passiflora tripartita),這些花不是管狀,長喙無用武之地,自然選擇也就不再偏愛喙特別長的管舌雀。
夏威夷的半邊蓮亞科植物 | Karl Magnacca / Wikimedia Commons
如今人類也在努力悔過,在相對高海拔的地區建立保護區,試圖保存一部分夏威夷特有的鳥類。但進化的腳步無論多麼緩慢,都在永恆不息地前進著,想要完整地保留過去只是奢望。
本文來自物種日曆,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