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發展的五個任務(強信心開新局上海浦東)
2023-04-15 02:51:03 2
新華社上海2月21日電 題:上海浦東:打好「三張牌」 奮力抓先機
新華社記者何欣榮、楊有宗
2月1日,浦東新區一批科技產業項目開工。新華社記者楊有宗 攝
人勤春來早,新春開局上海浦東連打「三張牌」:向全球人才發出一封邀請函,播下新一批科創「種子」,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通過一系列紮實舉措,正在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上海市浦東新區,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奮力前行。
發出一封邀請函 築巢引鳳建人才高地
「十多年前,外國人如果想在中國從事證券行業,需要『入鄉隨俗』報考中國的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難住了不少國際金融人才。如今,浦東建立了國際金融職業資格證書認可清單制度,這就為吸引國際人才創造了良好條件。」在春節後舉行的浦東人才工作會議上,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樸學謙講到了這樣一個變化。
作為上海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穩定器」,浦東對人才的需求十分強烈。春節後發布的「浦東人才25條」等一攬子人才新政策,明確浦東將率先打造「國際人才發展引領區」。
浦東人才新政策突出分類施策。比如新政策中的「明珠計劃」專項政策提出,將面向全球引進一批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創新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對「明珠高峰人才」入選者給予每年最高500萬元的貢獻獎勵。
「浦東人才新政策不僅覆蓋資金扶持、居住、子女教育等各個方面,而且把院士等人才的團隊成員也考慮在內,相信系列政策能取得好的實效。」中國工程院院士顧曉松說。
除了力度大、措施實,浦東人才新政策還率先探索一系列首創性改革和引領性突破。比如,浦東提出加快實施外籍高層次人才永久居留推薦「直通車」制度,實施範圍從上海自貿區擴展到浦東全域。
「一出浦東機場,就到國際人才港。」浦東新區區委組織部部長彭瓊林說,浦東將通過申辦「一口受理」,服務「一卡認定」,把政策實施「一抓到底」,讓各類人才到浦東「一來無憂」。
播下新一批科創「種子」 積蓄髮展新動能
機器轟鳴、鐵臂揮舞,在浦東新區北蔡鎮,總投資達8.5億元的思特威全球總部園區近日正式開工。與思特威同步開工的,還有浦東新區的一批科技產業及配套項目,總投資約526億元。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行業對於圖像傳感器晶片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思特威(上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徐辰說,該企業聚焦高端成像技術研發,將開發面向未來的圖像傳感器晶片產品。這種晶片好比一雙「眼睛」,能把外部的圖像信息轉化為數位化信號。項目建成後,企業整體營業規模將會超過百億元。
科創「種子」的成長,離不開優質土壤的滋養。「在浦東,好項目不缺土地、好產業不缺空間。」浦東新區科經委副主任張彤說,浦東通過一系列改革盤活存量產業用地,高效滿足項目用地需求。
科創「種子」的成長,同樣離不開創新生態的加持。前不久,費斯託AX創新中心等18家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正式授牌,浦東新區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總量達到65家。
依託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中小企業也能與「巨人」一起創新。費斯託(中國)有限公司總裁貝斯滕說,該公司已把金橋綜合保稅區內的實驗室擴張到2000平方米,計劃投入1000萬元左右,提升本地研發實力,同時也會開放更多功能給各行業的合作夥伴做定製化產品研發和測試。
瞄準一流營商環境 打造綜合示範區
「10年前,我們在張江藥谷大廈僅有一間300平方米的實驗室,員工不到10人;10年後,我們在中美兩地設立了四個研發中心,覆蓋了從早期研發到工藝開發以及商業化的各個環節,研發管線數量超過50項。」君實生物副總裁陳巍說。他最近有了一個新頭銜:浦東新區宜商環境體驗官。
作為中國參與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的樣本城市,上海連續6年發布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今年年初,上海市發布新版行動方案,明確將浦東新區定位為營商環境綜合示範區。
針對上述定位,浦東新區近期發布了優化營商環境的20項重點任務。「我們將對標世界銀行『宜商環境』10個評價指標,圍繞優化市場準入、便利獲取經營場所、便利獲取金融服務等方面,拿出一批在浦東新區率先突破的舉措。」浦東新區常務副區長董依雯說。
「企業的評價和感受是營商環境建設的『金標準』。」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朱芝松表示,浦東要以更優的營商環境來更好配置全球要素資源,吸引海內外一流企業、一流人才,激活創新第一動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