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黃色盲盒(開盲盒)
2023-04-14 16:03:59
本文1600字 | 閱讀時間大約4分鐘
多年前,一家人去逛商城,妹妹看到一個盲盒想買。記得35元給她買了一個,結果打開一看很小的一個人偶。妹妹很喜歡,我覺得有點不值得。
所謂開「盲盒」,就是充滿無數的希望或塞滿無數沮喪。
疫情三年,個人覺得無時無刻在開「盲盒」。
三年前,武漢開始疫情大爆發時,遠在重慶雖然感覺有點緊張,但覺得畢竟相隔很遠,沒有那麼擔心。後來,西安、上海又爆發疫情,繼而在全國各大城市蔓延,就感覺疫情之下,無人倖免。
重慶這波來得太猛。
11月12日0—24時,重慶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58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662例。
從11月1日發現首例感染者,日新增破百僅僅只用了4天時間,又用了6天時間日新增上千;另外,從區域來看,從一個區擴散到中心城區11個區只用了5天時間,擴散到32個區縣只用了7天時間,到現在已經擴散至39個區縣。
形勢非常嚴峻。
呈現總量大,增長快的態勢。
「總量大」是我們發現感染者的數量比較大,這個數量是我們從2020年以來這三年沒有過的。「增長快」,從最近三天發現的感染者數量來看,幾乎是成倍增長。
當然,作為普通市民而言,每走一步就感覺有點心驚膽戰。
疫情就像一個巨大的「盲盒」,不知道誰會中招。
新冠病毒都進化變異N代了,現在都以「無症狀」方式顯示了。個人認為,新冠病毒應該是有史以來最狡猾聰明的病毒。因為它不會「一成不變」,而且根據人類的疫苗和各種形式的檢測,通過變異來達到躲藏的目的。
病毒唯一想的是「人類,咱倆能不能共存一下?」
不過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我們堅持「動態清零」,冒頭就打,這都提到打一場病毒「殲滅戰」的高度。
病毒,看你往哪逃?
當然,如何對付病毒主要是醫療部門和當地政府職能,普通市民儘量配合即可。因為普通市民哪有對付新冠病毒的手段,唯一能做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沒事不要亂逛,上班就「閉環」,大多是就老老實實在家待著。
但話又說回來,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自身注意了,病毒就不會來找你了。
病毒是不會區分誰誰誰的人品咋樣的,它們只要有機會就找宿主傳播,祈求活下去。
對人類來說,病毒真的是防不勝防。
你出行,完全分別不出你前後左右誰是潛在陽性患者。
排隊著核酸檢測,大家基本都沒有照著間隔一米來排。你做核酸排隊的時候,你也根本不知道在這漫長還拐彎的隊伍裡,到底有沒有潛在的陽性患者。
當然,在家也不一定就安全。
說不定你所在小區、所在樓棟、所在樓層就存在混檢疑似陽性,就等封小區封樓棟再單管檢測。如果是確診陽性,那就對不起,居家或者居中隔離。
疫情之下,做一個正常且自由的人很難。
疫情,就是一大「盲盒」。
每個人每天關注的就是自己的健康碼變黃或紅沒有?有彈窗沒有?陽性人員的行為軌跡和自己有重合交叉沒有?
不誇張地說,大家每天打開手機都在各地各區官方的「xx發布」中看疫情發展趨勢,看下一步管控措施。
人累,肉體上可以儘量扛。但心累最可怕。
人們處在巨大的「盲盒」中,不免心驚膽戰。
新防控二十條出來後,國家衛健委列出的數據表明,病毒沒有那麼可怕,傳播也沒有說得那麼厲害,大家是該改變對病毒對人體危害程度的認識了。其實,今年以來的數據,感染人數很多,但沒有致死病例。
現在國家已經對各省市派駐了督查專班,對不按新防控二十條要求,任意擴大管控範圍、過度防疫、層層加碼等行為進行督查查處。
希望這是整治全國各地防疫各自為政,權力肆意擴大的開始。
但對平臺老百姓呢?
個人覺得,有關部門儘快給大家說清楚新冠病毒經過這麼多代進化變異後,對人體的致病性和致死性到底嚴不嚴重?是不是能把它當成疑似「感冒」?
其實一切講清楚了,那麼大家心態平和了,不懼怕了,那麼政府和老百姓能坦然面對,這事就不算事了。
希望早點把疫情這個「盲盒」打開,大家能看得清清楚楚,生活得明明白白。
期望疫情早點過去,人民正常生活,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