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哪些公園有山(杭州十大名山你去過幾個了)
2023-04-15 00:21:46 34
臨安天目山素有「大樹華蓋聞九州」之譽的天目山,地處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臨安區境內,浙皖兩省交界處,距杭州84公裡,在杭州至黃山黃金旅遊線中段。主峰仙人頂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於漢,有東西兩峰,頂上各有一池,長年不枯,故名。是韋陀菩薩的道場。動植物種類繁多,珍稀物種薈萃,為國家教學科研重要基地。被國家授予"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天目山峰戀疊翠,古木蔥蘢,有奇巖怪石之險,有流泉飛瀑之勝,素負"大樹王國""清涼世界"盛名,為古今攬勝頤神勝地。
2、大明山大明山風景名勝區位於臨安西部順溪鎮,別名千畝田,山顛平坦,廣達千畝,故名。大明山面積約29平方公裡。風景區以大明山為主體,共有32峰、13澗、8瀑。此山多奇峰怪石,森聳峭拔,足稱名勝。有一巨石,平坦如榻,相傳朱元璋起義兵敗至此,曾臥石上,故名"天子石",朱元璋屯墾時曾登臺拜將, 故山頂有點將臺,朱元璋屯軍千畝田,招兵買馬,生聚訓練,養精蓄銳,然後殺下山去,打下大明江山,故此山稱為大明山。
3、大奇山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在富春江南岸,是一處集江南山水與草原風光於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大奇山又稱"塞基山",史稱"江南第一名山"。境內有山巒、怪石、峽谷、溪瀑,以雄、險、奇、秀、曠著稱。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距320國道1公裡,與桐君山、七裡揚帆、富春江小三峽、嚴子陵釣臺共同構成富春江旅遊板塊。
4、超山超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超山是一座風光綺麗、古蹟眾多、傳說迷人的平原小山,位於浙江餘杭的塘栖鎮,距杭州29公裡,主峰海拔265米,系天目山的餘脈。超山以梅景而出名,興盛時期方圓十裡如飛雪漫空,故有「十裡梅花香雪海「之美譽,中國有五大古梅,如楚梅、晉梅、隋梅、唐梅、宋梅。超山就有其二。超山風景區景區面積為5平方公裡,主峰超山,海拔265米,因超然突立於皋亭,黃鶴之外故名。
5、西徑山西徑山自古即為名勝之地,以其山水之秀美,環境之清幽,文化之燦爛,吸引了眾多歷代名人前來觀瞻,謝安、李白、蘇東坡等都曾來此遊歷題詠,史跡可尋。西徑山,又名雙林山,位於杭州臨安市府錦城東北集賢古村,屬浙西天目山山系。西徑山景區是國家級森林公園青山湖之精華所在,總佔地11平方千米,主峰海拔413米,是青山湖周邊景區海拔最高點。屬低山丘陵寬谷型地貌類型,包括低山、低丘、高丘、高地、壟地、盆地、山前衝積扇、山前坡積洪積地等地貌形態。
6、鶴山鸛山風景區位於富陽城東富春江之畔。因有一石磯似鸛,故名「鸛山」。相傳三國東吳時心頂建有道觀,亦稱觀山。山高40餘米,多樟樹。半山面江築有「春江第一樓」,為清同治年間重建。東側為「松筠別墅」,系著名愛國之士鬱華(曼陀)為供老母安度晚年所建。樓為磚木結構,簡潔古樸,現室內陳列名家字畫及有關鬱氏史料。亭壁嵌有兩塊石碑,為葉淺予所繪的鬱氏兄弟線描半身像及郭沫若書作的詩碑。鸛山側門處為清雍正朝重臣、裡人董邦達祠堂。
7、桐君山桐君山位於浙江省桐廬縣分水江與桐江交匯處,與桐廬縣城隔水相望。古稱小金山,又叫浮玉山。桐君山林木蔥鬱,景色秀麗。桐君山是富春江畔著名的古蹟之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的著名旅遊景點,也是中華醫藥鼻祖聖地。有桐君廟、睢陽公廟(唐代張巡廟)、白塔、四望亭、鳳凰亭、競秀閣等勝跡。桐君祠內有一組長25米,高4.2米、寬1.4米的彩色歷代名醫群體全身塑像,將桐君老人推崇為中國古代醫藥學的始祖
8、寶石山寶石山位於杭州西湖的北裡湖北岸,是北山有名的風景區。山高78米,山體屬火成巖中的流紋巖和凝灰巖,含氧化鐵,呈赭紅色,在日光映照下,如流霞繽紛,熠熠閃光,似翡翠瑪瑙一般,因此取名寶石山。西湖新十景評選中,被命名為"寶石流霞"。 寶石山,原稱巨石山,山多奇峰怪石。來鳳亭前有一卵形巨石,擱置山巔,就落星石,又稱壽星石。山頂北臨空挺立一巨石,稱看松臺,上刻"屯霞"二字。西行為川正洞,為巨巖傾疊而成,石几榻,可供休憩。
9、玉皇山玉皇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海拔237米,地處西湖與錢塘江之間原名龍山,遠望如巨龍橫臥,雄姿俊法,風起雲湧時,但見湖山空闊,江天浩瀚,境界壯偉高遠,史稱「萬山之祖」。與鳳凰山首尾相連,有「龍飛鳳舞」的美稱。每年農曆春節至清明的一段時間,杭嘉湖和蘇州無錫的香客蜂擁而至,福星觀龍殿前香菸繚繞,人頭攢動,盛況空前,成為山上的一大景觀。平日裡上山健身遊覽的人群,從清晨到傍晚絡繹不絕,是一座深受百姓喜愛的旅遊休閒名山,也是新西湖十景之一「玉皇飛雲」所在地。
10、靈隱山位於浙江杭州西湖畔。又稱武林山、靈苑、仙居。為我國佛教名山之一。據寰宇記載,許由、葛洪等名士皆曾隱居於此山之西。有北高峰,為靈隱最高處,與南高峰相埒,號稱『雙峰插雲』,為西湖十景之一。山麓有靈隱寺,為著名之古剎。閒思曾有夢,歸隱豈無心。絕壁煙霞麗,幽巖洞穴深。那堪思慧理,殘日白猿吟。東晉鹹和元年(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慧理 來到杭州,看到這裡山峰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所以就在這裡建寺,取名"靈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