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吃猛獁肉的人,吃後意猶未盡說7字,網友:不愧是廣東人
2023-04-01 10:34:43
猛獁這個詞來源於古代俄語單詞mammut,意思是潛伏在地下的東西。當猛獁象被發現時,它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被命名為猛獁象。
猛獁象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紀冰川時期。從300萬年到3700年前,猛獁象一般有5米高,重約10噸。因為他們長滿了長發,能夠抵禦嚴寒,所以他們總是生活在寒冷的地區。猛獁象在同一時期也是人類物種。
在歐洲許多洞穴遺址的洞壁上,早期人類經常畫出獵殺猛獁象的場景。3700年前,由於氣候變化,猛獁象開始向北遷徙,草原植物減少,食物匱乏。與此同時,它們面臨著被人類獵殺,然後滅絕。然而,關於猛獁象的滅絕仍然有太多的謎團,所以在古生物學中一直有爭論。
古生物學家也在不斷探索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希望找到滅絕的證據。由於自然界的石化需要25000年,猛獁象是半石化的,它們的肉甚至可以用作藥物。蘇聯古生物學家在發現猛獁象後也吃猛獁象肉。中國也有一個吃猛獁象肉的人。
邢利達1982年出生於廣東潮州的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祖父是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他的祖母是一名數學老師,他的父母都是優秀的學生。他既不喜歡數學也不喜歡語文。他喜歡恐龍。因為他的家庭背景,他可以聯繫到許多業內學者。
高中時,他跟隨國內恐龍學者董志明教授到雲南挖掘恐龍化石。然而,因為古生物學太不受歡迎,它只能在北京大學找到。興利達大學沒有這個專業。他學習金融,後來在地質系工作。
他也開始研究古生物學。2010年,他被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錄取,攻讀碩士學位,師從菲利普·柯裡(Philip J.Currie)從事古生物學研究。2011年,他還參加了國外考古研究。同年,西伯利亞古生物學研究小組在4000年前發現了長毛象。
艾伯塔大學與西伯利亞研究團體有合作關係,因此一些猛獁象被運送到艾伯塔大學進行科學研究。在被運送到阿爾伯塔大學之前,長毛象一直被冷凍以避免生物病毒等。
在古生物學中,吃猛獁象肉不是第一個例子。邢利達也想嘗嘗古代人類吃的猛獁象肉的味道。然而,在吃猛獁肉之前,邢利達也服用了抗生素。吃過猛獁象肉後,許多研究人員都渴望嘗試一下。
然而,邢利達說,「嗯,它很噁心,粗糙,而且有一種奇怪的味道!」總之,它一點也不好吃。其他想吃猛獁象肉的人也聽說過猛獁象肉很噁心。邢利達的話讓他們放棄了,但有些人還是嘗了一些,結果是一樣的,令人作嘔。
事實上,能夠在4000年前吃掉猛獁象是非常幸運的,不管它是否堅硬。儘管他無事可做,但仍有風險。我不得不欽佩科學研究人員的奉獻精神。事實上,除了被邢利達吃掉的猛獁象肉,蘇聯科學家還將西伯利亞永久凍土的細胞注入人體。他感覺非常健康。目前的實驗表明這些細菌對人類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