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影節張藝謀和陳凱歌(李安陳凱歌張藝謀王家衛吳宇森的經典電影)
2023-06-21 14:42:50 1
當提到李安、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王家衛、吳宇森、徐克等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在他們拍出的那些經典電影幕後,有一位不知名的創作英雄,他就是電影界美術界領域的大師級人物——83歲的楊佔家。
楊佔家
他曾為橫店影視城繪製設計圖;他的創作從電影《紅樓夢》的怡紅院,到《霸王別姬》的梨園戲班,從《夜半歌聲》的西洋建築,到《西楚霸王》的阿房宮,從李安的《臥虎藏龍》到徐克的《七劍》,從吳宇森的《赤壁》到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他還是電視劇《甄嬛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美術指導,參與過《功夫之王》《木乃伊3》等影片的美術設計。
退休後,楊佔家因腿疾行動不便,整日臥床,79歲的時候不得不離開攝製組,《太極》是他最後一部參加的電影。這幾年,他把自己的手稿整理出版,《楊佔家電影美術設計作品集》成為北京電影學院美術教學臨摹範本。近日,他又在後浪出版社推出了自己的從藝回憶錄《因為我有生活》。為此,紅星新聞記者專訪了這位中國電影歷程的見證者,聊聊他從業四十餘年與電影的那些事兒。
「我幹了40多年電影,為40多部電影畫圖」,在電腦特效還不能做到如今這般惟妙惟肖的時候,實景搭造是關鍵的技術,而楊佔家則用手中的筆,畫出最專業的建築設計手稿,為每一個造夢的導演繪製藍圖。
與成都的往事
穿雙破洞鞋走遍十幾個縣,還原李劼人筆下的川西壩子
楊佔家是一個熱情開朗的老人,聊了幾個小時,笑聲不斷。他出生於天津武清的一個小鄉村,從小愛畫畫,沒有筆就靠白灰在牆上畫,從村東頭畫到西頭,小學開始畫牆報。初中時,從北京來的美術老師看到了楊佔家的天賦,成為他的啟蒙老師。高中時,楊佔家的目標是清華大學建築系,因為他喜歡美術,理科成績也非常好。但後來,藝術院校提前錄取,1958年,楊佔家還沒等到清華大學招生,就已經被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看中,進了建築裝飾系。1999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併入清華,機緣巧合之下,圓了他高中的夢想。
當時,他的畢業設計是農村建築設計,他說,這是他的長項。後來,楊佔家留校做了9年老師,1972年改行搞電影,到了北京電影製片廠。
為電影《狂》繪製的氣氛圖
一提到成都,楊佔家迫不及待地講述了他與成都的往事。電影《狂》改編自成都著名的作家李劼人的代表作《死水微瀾》。上個世紀90年代初,為這部電影做美術設計的楊佔家與導演凌子風一起來到四川成都,他們走訪了成都周邊的幾十個縣,「我對成都很有感情,大家都喜歡聚在茶館裡擺龍門陣」。
接到劇本後,他必須到故事發生地體驗生活,搜集資料,一般是半個月到一個月。為什麼他的新書取名為《因為我有生活》?他說,因為自己把藝術當做生活,可能也是因為有生活,觀眾才會對他創作的環境可信。
為電影《狂》繪製的氣氛圖——成都天回鎮興順號
電影《狂》設計圖
最後,《狂》這部電影的一個場景選定在了四川省合江縣堯壩鎮,楊佔家根據資料和生活積累,憑藉對成都街道、壩子、茶館以及當時鄉鎮上趕集的印象,繪製出了李劼人小說筆下的成都近郊天回鎮興順號雜貨鋪與老茶館的模樣。導演凌子風對此特別鍾愛,其牌匾也是楊佔家所題。後來,此地繼續供很多劇組拍攝。
「當時這部電影也是我和大徒弟陳浩忠第一次合作。」楊佔家口中的大徒弟陳浩忠後來成為享譽影視圈的著名影視美術指導。當時美術組就他們二人,掌管服裝、化妝、道具、置景四個部門,還要外出選景、畫設計圖、監督搭景、道具製作等工作。
後來,陳浩忠回憶起楊佔家的形象:「上身穿一件勞動布的工作服,下身一條深灰色卡其布制服褲,腳蹬一雙舊白色運動鞋,右腳一隻前臉兒還漏了個洞,整個兒一個半工半農的壯勞力。」陳浩忠把隨身帶來的膠鞋送給楊佔家,沒想到他寄給了自己在老家做農活的弟弟。
陳浩忠清楚地記得當時看到楊佔家為這部電影畫好的設計圖的情景,有工程圖和氣氛圖,「我這一看,頓時傻了,那標準漂亮的建築施工圖和清秀生動的鋼筆淡彩的氣氛圖,張張精彩。說真的,從來沒見過,心裡頓生恭敬與崇拜之情」。
為了《霸王別姬》
他曾跑遍老北京四合院和戲院,畫出百餘張設計圖
在20多年前,楊佔家為陳凱歌的《霸王別姬》進行場景繪製構圖。楊佔家的筆記記了厚厚的一大本。他帶著尺、筆、本,跑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園林。一筆一筆畫出來,才將各種場景搭配起來。一到兩天才能畫成一頁,而搭建一個景則需要更久,比如祖師爺院子的平面圖出爐後,還移栽了樹木,劇組為此籌備了一年多,就是為了塑造逼真的場景,留下百年時代的光影。
為《霸王別姬》繪製的北京街景
《霸王別姬》花滿樓
電影裡有老北京梨園科班四合院、唱戲的戲園子,乃至老北京的街道,楊佔家也進行了各種考察,繪製近百張設計圖紙。為了找古舊的戲園子,他騎車到北京虎坊橋探訪「湖廣會館」一個荒廢的戲園子,後來打聽到還有一個會館也有類似的古舊戲園子,便又去了,所以在設計影片中的戲園子時就用湖廣會館的戲臺,陽平會館的包廂,各取其優點。
《霸王別姬》戲園子
此外,他還提到電影《霸王別姬》是與張國榮的第一次合作,以後又合作了《東邪西毒》和重拍片《夜半歌聲》。張國榮給他的印象是工作認真、謙虛、低調,雖然少言寡語,但是禮貌周全,尤其對陌生人和級別比較低的工作人員,更是如此。楊佔家說:「在拍攝電影《霸王別姬》時,導演要求張國榮不許同時兼演別的電影,他和我們美術部門一樣,提前三個月進組。攝製組專派一位製片同志照顧他,並請一男一女兩位京劇演員負責教他京劇表演。張國榮很聰明很用功,短短三個月,《霸王別姬》《貴妃醉酒》,手眼身法,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活靈活現,就是一位科班出身的專業京劇演員,簡直神了。」
《霸王別姬》程蝶衣的屋內
在這部戲裡,楊佔家結識了張藝謀的御用美術師霍廷霄,後來霍廷霄每次需要美術設計,都要拜託楊佔家進行置景製圖,因為他的圖紙拿到電影廠,置景的工人一看就知道該做成什麼樣,而且基本沒什麼誤差,不像一些美術師,氣氛圖畫得漂亮,但是實現不了。「楊老師畢竟畫了好幾十年,你設計上的不完善,他會直接給你糾正過來。」霍廷霄認為,楊佔家畫的圖是最科學的,無論是繪圖功底還是敬業精神,中國電影美術還沒有人能和他比。
塑造《臥虎藏龍》的眾多名場面
李安很滿意,再次邀請他參加下一部電影
「李安這個人特別好,經常到美術組看我們的設計,他一點架子都沒有,是特別和藹的導演,周潤發也是老來與我們溝通,說實在,我對他們特別尊敬。」楊佔家與導演的故事非常多,說起李安更是滔滔不絕。在《臥虎藏龍》中,導演李安想設計一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武打場面,在天上飄著擊劍。這場戲超過四分鐘,是撐起影片武打戲份的一個支點。為了這一段戲,劇組在攝影棚裡搭出了這片房屋。在楊佔家設計的手稿中,能看到這片屋頂的設計圖都是以線描的方式表達出來,這還不是屋頂設計的結束,「 概念圖都是虛的,必須具有實操性」。在屋頂詳圖中,還包含了每一棟房屋的具體設計圖,屋外的門、窗造型,門頭、門墩以至門上的對聯,都標明了詳盡尺寸的設計與描畫,這些圖都是手繪出來的。
《臥虎藏龍》設計圖
還有一場戲是楊紫瓊和章子怡對打,當時徽派建築的景都搭好了,因為天井都排水用的,所以要設置一條水溝,當聽聞李安要求把水溝拆掉,用石頭鋪成平路時,楊佔家的內心是拒絕的,因為現實生活中,這個天井就是要有一個水渠,要拆掉他很心疼,「但是導演的話必須聽,雖然拆了不合理,天井變成平地,但是藝術真實,並不是生活真實,而且楊紫瓊腳剛受傷,他的要求也是合理的,於是我把院子整平了。」後來電影中也確實可以看到章子怡和楊紫瓊在這裡的打戲,後面確實有一條填平的溝,在古色古香的韻味中,兩位主角優美的武打動作,展示出獨特的美感。
電影《臥虎藏龍》中,創作出了很多名場面,比如七星樓都是楊佔家畫的,那必須得在棚裡搭,實景沒法拍,因為最後要把那個樓梯都打塌,在棚裡拍相對簡單,拿著鋼絲拉著就行,一拉就倒。
楊佔家手握小金人與李安合影
他說《臥虎藏龍》這部影片得了奧斯卡後,李安非常有心,特別請全組到北京開一次慶功會,一人發一個刻著電影名字的定製金牌,包括場工都有份。《臥虎藏龍》後來獲得奧斯卡最佳美術指導獎,應該說,其中有楊佔家相當多的付出。
這部戲拍完後,他給李安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幾年後《色·戒》籌拍時,李安又想請他,但那時楊佔家已經答應了吳宇森,進入《赤壁》劇組,李安還來找過他,他也感到很遺憾沒能和李安再次合作。
寶藏爺爺的筆記手稿
把建築美術的製圖方法、理念以及美學觀念植入到電影中
「學美術,身上隨時帶著一個速寫本,一支筆,一把尺子,這樣可以把看到有用的畫下來,拿尺子量一量尺寸,房子多寬,柱子多高,進深多深。」楊佔家走到哪兒畫到哪兒,一次看見蘇州博物館裡的灶臺是單獨的一個,不像北方是和炕連在一起的,他就把鍋的直徑都記下來,畫成圖。後來《紅樓夢》劇組要拍廚房戲的時候,他立馬就知道需要多大的鍋、多高的臺子。
楊佔家的工作筆記本和新書
除了勘景實測圖,他還會將自己對電影的思考、劇本的心得、導演的要求、置辦道具的清單和價錢等一一記下來。如今,他的家裡存著幾十個筆記本,裡面夾著一些舊照片。明信片、剪報、門票、舊信箋、便條、地圖等大事小事的備忘錄,美術師的工作真是繁複瑣碎。
此外,歷年保存的圖紙和氣氛圖掃描件也有幾千張,很多手稿原件已經拿去開過展覽。
楊佔家又參與了不少電影的製作,《河東獅吼》《十月圍城》《七劍》《霍元甲》……名聲漸漸傳到了好萊塢,在參與製作《功夫之王》和《木乃伊3》時,美國方面的美術總監看了楊佔家的圖,特別囑咐道:「你可別學電腦啊!」因為在計算機製圖大行其道的時代,楊佔家始終保持著手繪創作的原則。看到他的手繪圖,每張都有清晰的線條、精細的尺寸和各種標註,這在電腦時代幾乎很難想像。
《七劍》設計圖
楊佔家剛進入電影行業時,國內外的電影美術幾乎都是在方格子上畫圖,但方格子沒有辦法複製,諸多不方便,於是楊佔家把建築界的製圖方法帶入電影美術中。他的大徒弟陳浩忠如此評價:「在電影美術行業,不知道楊佔家老師大名的人很少。楊老師對中國電影美術界最大的貢獻,就是把建築美術的製圖方法、理念以及美學觀念植入到電影美術設計之中,大大提高了電影美術設計的規範和準則。「建築製圖法」逐漸代替了之前廣泛採用的米格紙製圖方法,直至今日用的還是這種方法,只不過電腦代替了手繪。」
《功夫之王》設計圖
現在年輕人都是電腦繪圖,幾乎很少有楊佔家這樣的「匠心手作」了。因為長期伏案作畫,楊佔家的頸椎出了問題,壓迫神經,臥床無法畫圖,這讓他感到很遺憾,但把作品推出來給年輕人一些經驗,也算是彌補了這種遺憾, 「我這一生已經看透了,名利金錢都不是主要的,如今看到自己留下的這些手稿最終成為電影畫面,心裡有一種成就感」。
【對話楊佔家】
紅星新聞:談談你參與製作的最滿意和最遺憾的一部電影?
楊佔家:由劉曉慶、楊在葆主演的《原野》,還有電影《紅樓夢》,都是我獨立擔綱美術設計。關於電影《紅樓夢》,我花了5年的時間,一個人有幾個5年啊,做了一個很大的景叫榮國府,做了大量工作,用兩年研究原著,去蘇州、曲阜等把南北方園林建築特點融入了大觀園、榮國府的設計。可惜電視劇先播,但電影一共是六部,14個小時,相當於要跑電影院6次,很遺憾這部片子知道的人不多就入庫了,好在膠片拍的,可以做教學做資料。
電影《紅樓夢》榮國府
電影《紅樓夢》怡紅院
紅星新聞:如何看待你自己的從事電影美學這份幕後工作?
楊佔家:其實一部電影的美術部門特別重要,一個影片主要創作是導演,負責整個影片的質量,他的左膀右臂,一個是攝影師,一個是美工師,美工師主要負責把文字變成有形的,比如拍古裝劇《西楚霸王》的時候,劇本上寫道 「千軍萬馬」,只簡單寫四個字,就足以讓我們美術部門掉一層皮,千軍萬馬怎麼實現?就靠美工師,下屬還有服裝道具化妝部門,道具找五百匹馬、五百個演員,製作五百套鞍具、兵器、戰旗,工程戰車等,服裝準備五百套盔甲,化妝準備五百個頭套、髮型,布景千軍萬馬,需要城牆、城樓、護城河,當時這部電影第一個鏡頭就是千軍萬馬,我們提前進組三個月就開始準備,導演和攝影師到現場拍攝不到兩天就結束了,所以美工師是非常辛苦的。
《滿城盡帶黃金甲》設計圖
《花木蘭》設計圖
好的美工師要有藝術修養,紮實的生活經驗,熟練繪畫的基本功,繪製製作圖的技能。有人說我是影視界推廣規範繪圖的第一人,也是最後一人。我至今不會電腦,但時代進步了,年輕美術師手繪的少了,甚至很多不重視畫製作圖是不對的,製作圖才能體現設計,老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
如今,我們一家三代都是電影人,我的大兒子跟我一個辦公室,北影廠搞美術,二兒子學電影攝影,我女兒是我的校友,現在搞電影服裝設計。我的孫子楊漢森在美國學習電影專業,即將畢業回國,他是我家的第三代電影人,可真趕上好時候了。
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受訪者提圖
編輯 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