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哪個區有發展潛力(中心城市何以崛起)
2023-06-21 17:21:23 1
2021年11月27日,一個新時代城市構想躍然於眼前。中國共產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次代表大會提出:重點建設赤峰、通遼區域中心城市,打造「雙子星座」。消息一出,猶如平地春雷,響徹內蒙古大地。
在赤峰城市版圖上,涉及紅山區、松山區、元寶山區、喀喇沁旗3區1旗及周邊的城市新核,迅速成為赤峰乃至內蒙古高度關注的焦點。
從這一天起,赤峰的城市化將產生歷史性轉變:從以分散的小城鎮為主體的城鎮體系,轉向以中心城市為龍頭的城市格局。
東方風來,春潮湧動。紅山大地上,一場氣勢如虹、勢如破竹的城市變革正快速演進;一股註定被矚目的新生力量正蓄勢待發——
赤峰是怎樣形成的
從興隆窪文化時期的「華夏第一村」到二道井子遺址 「龐貝古城」,從遼王朝首都上京臨潢再到遠近聞名的昭烏達,在中國城市發展史上,赤峰因其綿延千年持續繁榮的歷史,成了一個傳奇般的存在。
新中國成立以後,赤峰劃入內蒙古自治區,設立昭烏達盟公署。
1983年,設立地級赤峰市,市轄常住人口超過一百萬。
鬥轉星移。進入21世紀,赤峰城市建設迎來大提速。
2003年,為緩解城市擁擠,拉開城市框架,開始規劃建設赤峰新區;形成「二十二橫、二十縱、七橋」的市政交通網絡,建成區面積達21平方公裡。
2009年,紅山區啟動橋北新區建設,松山區啟動松北新城建設。
經過多年發展,現在,中心城區建成面積達到158.13平方公裡,常住人口達104.85萬,城鎮化率提高到53.1%。
中心城區、八家組團、小新地組團、橋北新區、松北新城、紅山物流園區、松山物流園區漸次崛起,老城區改造穩步推進,赤峰城市建設邁入新的歷史階段。
近幾年,國家戰略的疊加、自治區戰略的賦能、自身目標的錨定,讓赤峰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期、躍升期。作為蒙東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如何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由中等城市升級中心城市,是擺在赤峰面前的嶄新課題。
什麼是區域中心城市?
是一個省區賦予一座城市的發展使命,是發展的方向標和新引擎。能位列其中,都是居於省區戰略要津、引領區域發展、代表省區形象的現代化城市。
赤峰亟需提升能級與競爭力,期待建設成為區域中心城市!
未來已來。新的區域中心城市,赤峰,呼之欲出。
為什麼選擇赤峰
100多年前恩格斯說過,250萬人集中於倫敦,使每個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據測算,在城鎮化進程中,每增加1萬城鎮人口,可直接帶動基礎設施和住房建設投資8億元至10億元。
城鎮化發展無疑是一座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十三五」收官,內蒙古已建成3個大城市、3個中等城市、14個小城市,一串串閃亮的城市明珠和城鎮集群,在內蒙古經濟版圖上交相輝映。
然而,西快東慢、西強東弱,區域協調發展,迫在眉睫。
站在新起點上,歷史瞄向了蒙東。
第十一次黨代會之後,自治區發布《內蒙古自治區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25)》,繪就內蒙古城鎮化建設藍圖,即構建「一群兩極多點」城鎮化格局,由此,奏響東部、中部、西部區域協調發展「交響曲」。
赤峰作為「一群兩極多點」的重要「一極」,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打造東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增長極,這是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著眼全局、深謀遠慮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這是繼「呼包鄂烏」城市群建設戰略之後,又一新的具有全區意義的區域發展戰略。
大發展需要大戰略,大戰略需要大手筆。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石泰峰始終對蒙東高質量發展牽掛在心,對赤峰充滿希冀、寄予厚望。他強調,要圍繞打造「雙子星座」目標加快推進區域中心城市建設,讓赤峰在融入全國發展大局中煥發更大生機活力。
藍圖的謀劃,使命的賦予,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有跡可循。
大任何以降赤峰?
在內蒙古經濟發展板塊上,赤峰一直舉足輕重。
赤峰處於蒙冀遼三省區接壤處,是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北經濟區的重要樞紐城市,赤通兩地經濟總量佔據蒙東的54%,貢獻了半壁江山。
打造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赤峰具備先天優勢和雄厚基礎——
從國家戰略看,東北振興、西部大開發、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疊加,政策集成、發展協同效應對赤峰持續釋放。
從經濟發展看,赤峰經濟總量穩居蒙東前列,是蒙東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從區位優勢看,赤峰地處中國「雄雞」咽喉的中部,溝通中原與塞外、華北與東北的「三省通衢」,可謂咽喉中的咽喉。
從交通優勢看,赤峰距離北京、瀋陽等中心城市400公裡左右,距錦州、秦皇島等港口不足300公裡,鐵路、公路、航空網絡完備。
從城市能級看,赤峰是內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城鎮化率達53.11%,推進城鎮化潛力巨大。
從創新動力看,赤峰科教資源豐富,大中專院校眾多,基礎教育實力雄厚。
從文化實力看,赤峰歷史厚重、文化燦爛,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
逐夢區域中心城市,赤峰當之無愧;手握歷史最好機遇,赤峰時不我待。
謀定而動,實至勢成。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赤峰以捨我其誰的勇氣擔當,扛鼎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大旗。
中心城市怎麼建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流城市的發展,從來不是「拔地而起」「天馬行空」 ,而是在堅持規劃先行、規劃引領的基礎上,匠心設計、精雕細琢而成。
中心城市規劃,是長久之計,要經得起歷史檢驗。赤峰市委、市政府制定《赤峰市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行動方案(2021—2025年)》,明確中心城市「經濟實力強勁、產業能級高端、資源配置高效、人文魅力彰顯、發展環境優越」5個定位。
全局上謀勢,關鍵處落子。經過多輪調研、反覆論證,最終,紅山區、松山區城區、元寶山區城市規劃區和喀喇沁旗和美園區組成的承載區域脫穎而出。
中心城市建設事關赤峰發展大局,究竟要怎麼建?最終要建成什麼樣子?
赤峰市委書記萬超岐說,赤峰的發展重在提升城市發展核心競爭力與綜合承載力,把功能做強,體現集聚輻射效應。我們一定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闊步邁向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新徵程。
無論是建設區域中心城市,還是打造「雙子星座」,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輕而易舉。
萬超岐說,我們將以坐不住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等不起的責任感,拿出自加壓力、砥礪前行、爭創一流的精氣神,苦幹實幹、奮力攻堅。
積跬步至千裡,聚小流成江河。中心城市的崛起,來自於一街一區、一路一河、一園一景、一樓一房的日積月累,來自於城區之間的不斷融合——
紅山區作為赤峰市經濟、文化、科教、衛生和創業就業中心,近10年來,建成區由29平方公裡拓展至73.8平方公裡,人口由43.5萬增加至46.9萬,中心城區集聚輻射作用日益顯現。
紅山區區長趙蘭廣說,站在新的歷史方位,紅山區計劃利用3到5年時間,全力打造北方醫藥產業基地和蒙東先進位造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數字經濟產業基地、綠色食品加工基地、文化旅遊基地;建設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蒙東金融服務中心、健康養老產業中心、人力資源服務產業中心;建成經濟跨越發展引領區、產城融合示範區、鄉村振興示範區、生態綠色發展先行區和社會治理創新樣板區,全面爭當赤峰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松山區環抱赤峰市中心城區,是聯結東北和華北兩大經濟區的重要樞紐。
這幾年,松山區始終聚焦增強城市能級、壯大城市實力、豐富城市內涵,努力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
松山區區長鍾青松表示,松山區將堅決扛起這一重大責任,進一步放大「中心」優勢,奮力創建「區域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鍾青松說:「我們要發揚工匠精神,下足繡花功夫,細化標準、精心推進,目前已制定7個施工圖,謀劃項目268個,計劃總投資291億元。
作為全國重點產煤縣和重要的能源基地,元寶山聚焦強載體,將全力打造區域中心城市「副中心」。
元寶山區委書記曹智勇說,元寶山將新增建成區面積10平方公裡,人口達到19萬人左右,落地建設項目100個,總投資245.65億元。
在新一輪發展戰略中,喀喇沁旗被赤峰市委、市政府將定位為赤峰中心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喀喇沁旗委書記房瑞說,我們將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將喀喇沁旗建設成中心城市重要的中蒙藥材深加工產業基地、重要的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和重要的全域四季旅遊休閒度假基地。
透過航拍飛閱赤峰,中心城市建設已經啟幕,一場崛起發展新核的城市運動正快速演進,日益清晰的城市版圖已躍然於眼前,展現出一派壯麗恢弘的未來盛景。
中心城市能帶來什麼
邁向中心城市,赤峰會有哪些新變化?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又將如何影響老百姓生活?
高起點,新夢想。赤峰堅持新發展理念,將建設一座活力之城——
到2025年,中心城市GDP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0%左右,常住人口達到110萬人左右。
高標準,新理念。赤峰堅持規劃先行,將建設一座現代之城——
到2025年,中心城市精細化管理覆蓋率達到100%,公共運輸服務指數達到100%,集中供熱、供水和供氣普及率分別達到93%、95%和98%左右,5G網絡覆蓋率達到90%以上。
高要求,新標準。赤峰堅持需求導向,將打造一座人文之城——
到2025年,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歷史文化名城創建取得重要進展。
高水平,新家園。赤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將成為一座幸福之城——
到2025年,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9平方米左右,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聯繫城市、蒙東科創中心和蒙東優質教育中心基本建成。
民為邦本,城為民築。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和希望,都寄托在城市現代化的「築城」進程中。
「我們這代人做什麼夢的都有,就是沒有做過這樣的夢。」生活在赤峰松山區的全國人大代表、「萌嬸兒」趙會傑說,「這幾天鄉親們茶餘飯後都在討論中心城市建設,暢想家鄉未來。」
時序寒冬,赤峰處處生機勃發。所到之處,聽到的,是這座城市拔節生長的律動;看到的,是這座城市由內而發的青春活力;感受到的,是這座城市蓬勃向上的生機脈動。
憶往昔,這裡孕育了燦爛的遠古文明;
看今朝,這裡是肩負歷史使命的未來新城。
赤峰,這座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城市,將在厚積薄發中逐步完成「蝶變」,一座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正在悄然崛起。
來源: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
編輯:楊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