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摘什麼果子最好吃(別人在景區抬頭賞桂)
2023-06-01 05:22:37 1
杭州的秋天,除了是桂花的天下,當然也屬於各種各樣的果實。
在杭州植物園裡,許多植物的枝頭上都已經掛滿了累累碩果,白果、板慄、拐棗、無患子等等,也有一些褐色的果子掉落在地上,被人撿了去,做豆腐。是的,你沒有聽錯,就是做豆腐。
橙友「寧靜」在橙友圈發帖說,「早上在植物園裡看到有人在撿這個,說是拿回家做豆腐,這麼厲害,連豆腐都能自己做,問了這個是什麼,濃厚的方言說了兩遍我也沒聽懂。」
另一位橙友「映雪」,也在植物園遇到過撿果子的人,同樣是用來磨粉做豆腐。
那麼問題來了,這兩種果子分別都是什麼果?是不是真的能做豆腐?
許多橙友在帖子下留言,有人說,這個叫「苦櫧」,可以做成粉皮,顏色是黑的,炒炒很好吃。也有人說,這個杭州話叫「桑慄果兒」「麻慄果兒」,小時候經常撿起來玩。
我們採訪了杭州植物園幾位專家,得到的答案是,這兩個堅硬的果子都是屬於殼鬥科、櫟屬,長長的這個是石櫟,後面圓圓的這個是麻櫟。
櫟樹又名橡樹,是我國天然林中第一大類樹木。分為白櫟、麻櫟、栓皮櫟、槲櫟、枹櫟和槲樹等樹種。樹幹直,根系深,壽命長,耐寒又耐旱,是生態防護林的首選樹種。
櫟樹的果實,俗稱橡子,確實是可以吃的。它既是食品加工的澱粉來源,又可作紡織工業漿紗的原料。
果實成熟後,去外殼碾成粉。豆腐本身是豆子做的,用櫟樹果子做出來的豆腐顏色是褐色的,是凝膠狀態的,有點像涼粉,叫櫟子豆腐、橡子豆腐、柞子豆腐等。
橙友「玐五玖五壹零五」就曾分享過,如何製作這種櫟子豆腐。
這種果子,在歷史上,曾在困頓饑荒的時候給人們充飢用。安史之亂時,詩人杜甫逃難到甘肅,一家老小就在山中撿拾橡子為生,有詩句記載他的那段苦悶往事:「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髮垂過耳。歲拾橡慄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裡」。
除了果子是個寶,包裹它的外殼,也叫橡鬥,也有個妙用,能用來染色。採下殼鬥煮水,然後用黑礬媒染,據說還能當天然染髮劑使用。也許,古人想要遮蓋白頭髮,就是用的它。
至於,有橙友提到的另一種做豆腐用的「苦櫧」,雖然也是殼鬥科,但是錐屬,相當於是櫟樹的表親,做出來的豆腐顏色也是褐色的。
你也發現身邊有什麼有趣的秋天果子嗎?歡迎來橙友圈#天氣小姐姐#話題下跟大家分享。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餘夕雯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盧曉川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都市快報
,